Page 97 - 《中国药房》2024年11期
P. 97
精神病类 (1,0.19%) 表2 成人中IRI的ADE报告数排前20位的PT
各种手术及医疗操作 (2,0.39%)
社会环境 (2,0.39%) 报告数/
内分泌系统疾病 (2,0.39%) PT ROR(95%CI) PRR(95%CI) SOC
免疫系统疾病 (4,0.77%) 份
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 (5,0.97%)
(87, 腹泻 1 330 4.69(4.44,4.96) 4.51(4.28,4.75) 胃肠系统疾病
16.80%) 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 (6,1.16%)
眼器官疾病 (8,1.54%) 恶心 720 1.91(1.78,2.06) 1.89(1.76,2.03) 胃肠系统疾病
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 (10,1.93%)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657 10.92(10.10,11.80) 10.68(9.90,11.53)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
各种先天性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10,1.93%)
心脏器官疾病 (11,2.12%) 呕吐 620 2.85(2.63,3.08) 2.80(2.59,3.03) 胃肠系统疾病
(74, 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 (14,2.70%) 超说明书使用 a 437 1.58(1.44,1.74) 1.57(1.43,1.72) 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
14.29%) 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 (21,4.05%)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 (22,4.25%) 乏力 361 1.89(1.70,2.10) 1.88(1.69,2.08)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 (23,4.44%)
(44, 代谢及营养类疾病 (23,4.44%) 发热 360 2.07(1.87,2.30) 2.06(1.86,2.28)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
8.49%)
肝胆系统疾病 (23,4.44%) 食欲减退 352 2.98(2.68,3.31) 2.95(2.66,3.28) 代谢及营养类疾病
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 (26,5.02%) a
血管与淋巴管类疾病 (27,5.21%) 疾病进展 345 7.09(6.37,7.89) 7.01(6.31,7.79)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
各类神经系统疾病 (34,6.56%) 腹痛 325 2.79(2.50,3.12) 2.77(2.49,3.09) 胃肠系统疾病
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包括囊状和息肉状)(39,7.53%)
各类检查 (44,8.49%) 血小板减少症 293 5.40(4.82,6.07) 5.36(4.78,6.01)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
感染及侵染类疾病 (74,14.29%) 周围神经病 a 280 7.10(6.31,7.99) 7.04(6.26,7.91) 各类神经系统疾病
胃肠系统疾病 (87,16.80%)
贫血 274 2.68(2.38,3.02) 2.67(2.37,3.00)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
A.成人(n=518)
全身状况恶化 265 5.11(4.53,5.77) 5.07(4.50,5.72)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
(11, 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 (1,1.33%)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59 8.90(7.87,10.06) 8.83(7.81,9.97)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
14.67%) 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 (2,2.67%)
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 (2,2.67%) 脱水 a 250 3.53(3.12,4.00) 3.51(3.10,3.97) 代谢及营养类疾病
肝胆系统疾病 (3,4.00%) 白细胞减少症 248 9.99(8.81,11.33) 9.91(8.75,11.23)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 (3,4.00%)
(9,
12.00%) 血管与淋巴管类疾病 (5,6.67%) 口腔黏膜炎 a 206 7.56(6.59,8.68) 7.52(6.56,8.62) 胃肠系统疾病
各类神经系统疾病 (5,6.67%) 进展性肿瘤 a 198 10.46(9.09,12.04) 10.39(9.04,11.95) 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包
各类检查 (5,6.67%)
(8, 代谢及营养类疾病 (6,8.00%) 括囊状和息肉状)
10.67%)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 (7,9.33%) a
感染及侵染类疾病 (8,10.67%) 肺栓塞 192 3.72(3.23,4.29) 3.70(3.21,4.26) 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
胃肠系统疾病 (8,10.67%)
(8, a:IRI说明书未提及的ADE。
10.67%) 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包括囊状和息肉状)(9,12.00%)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 (11,14.67%) 表3 儿童中IRI的ADE报告数排前20位的PT
B.儿童(n=75) 报告数/
注:括号中的数据分别表示风险信号数(个)及其占比(%)。 PT ROR(95%CI) PRR(95%CI) SOC
份
图2 IRI在成人和儿童群体中相关ADE风险信号数累 腹泻 53 7.58(5.75,9.98) 7.30(5.60,9.50) 胃肠系统疾病
及SOC及占比 呕吐 45 2.98(2.21,4.02) 2.91(2.18,3.88) 胃肠系统疾病
超说明书使用 a 45 1.70(1.26,2.29) 1.68(1.26,2.23) 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
2.2.2 IRI的ADE发生频率 治疗产品效果不全 44 40.07(29.54,54.34) 38.69(28.83,51.92)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
IRI 在成人和儿童患者中 ADE 报告数排前 20 位的 发热 31 2.16(1.51,3.08) 2.13(1.50,3.02)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8 8.55(5.87,12.45) 8.38(5.80,12.10)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
PT分别见表2、表3。其中,超说明书使用、疾病进展、脱
疾病进展 a 24 17.07(11.37,25.63) 16.76(11.25,24.97)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
水和进展性肿瘤是成人和儿童群体中均未在IRI说明书 恶心 23 2.67(1.77,4.03) 2.64(1.76,3.96) 胃肠系统疾病
中出现的ADE。周围神经病、口腔黏膜炎和肺栓塞是成 高血压 a 23 7.92(5.24,11.97) 7.79(5.19,11.69) 血管与淋巴管类疾病
骨髓功能衰竭 19 20.48(12.98,32.31) 20.18(12.87,31.63)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
人中特有的新的 ADE;高血压、恶性肿瘤进展和肿瘤溶
恶性肿瘤进展 a 17 26.47(16.33,42.91) 26.13(16.22,42.07) 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包
解综合征是儿童群体中特有的新的ADE。 括囊状和息肉状)
2.2.3 IRI的ADE信号强度 腹痛 16 2.59(1.58,4.25) 2.57(1.58,4.19) 胃肠系统疾病
进展性肿瘤 a 16 44.19(26.79,72.88) 43.63(26.62,71.52) 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包
经ROR和PRR法信号筛选和删除与药物无关以及
括囊状和息肉状)
受原发疾病影响的 ADE 后,成人和儿童中分别得到了 血小板减少症 14 5.54(3.27,9.38) 5.48(3.25,9.24)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
518 和 75 个风险信号。成人和儿童中 ADE 信号强度排 脱水 a 13 5.82(3.37,10.07) 5.77(3.36,9.93) 代谢及营养类疾病
前 20 位的 PT 分别见表 4、表 5。其中,表皮痣综合征是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11 3.19(1.76,5.78) 3.17(1.76,5.72)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
便秘 11 4.41(2.29,8.51) 4.39(2.29,8.43) 胃肠系统疾病
成人中新发现的异常高风险信号,累及各种先天性家族 难受 9 1.93(1.00,3.73) 1.93(1.00,3.70)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
性遗传性疾病这一SOC,但相关ADE报告仅有4份。此 血红蛋白降低 9 6.08(3.15,11.74) 6.05(3.15,11.61) 各类检查
外,生殖毒性、低铁蛋白血症、肢端型脱皮综合征、大血 肿瘤溶解综合征 a 9 35.54(18.30,69.00) 35.29(18.26,68.20) 代谢及营养类疾病
管错位、血管通路部位肿胀、右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脾动 a:IRI说明书未提及的ADE。
脉血栓症、黏膜感觉异常和出血性口腔黏膜炎也是在成 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检查等
人中新发现的高风险信号,累及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 SOC。此外,肿瘤溶解综合征、栓塞、2型糖尿病、肾盂肾
代谢及营养类疾病,各种先天性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各 炎和急性呼吸衰竭也是在儿童中新挖掘到的值得临床
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各类检查,血液及淋巴系统 注意的高风险信号,主要累及代谢及营养类疾病,血管
疾病,各类神经系统疾病,胃肠系统疾病等 SOC。在儿 与淋巴管类疾病,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呼吸系统、胸及纵
童中挖掘到的新的高风险信号排前3位的分别是神经压 隔疾病等SOC。本研究挖掘到的ADE信号强度排前20
迫、黏膜毒性和尿白细胞阳性,分别累及各类神经系统 位的PT大部分未在IRI说明书中提及。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11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11 · 1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