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中国药房》2024年11期
P. 34
规则,建立判断矩阵,获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若判断 100 100
98 95
矩阵一致性比率<0.1,则表明判断矩阵一致性较好,求 96
90
得的权重系数合理有效、无逻辑混乱。结果见表2。 OD值 94 OD值 85
92
表2 桑黄蜜炙工艺指标的准则层判断矩阵 90 80
88 75
工艺指标 麦角甾醇含量 原儿茶醛含量 原儿茶酸含量 外观性状评分 权重
86
麦角甾醇含量 1.000 0 2.000 0 4.000 0 2.000 0 0.451 1 70
1∶2 2∶3 1∶1 3∶2 2∶1 5∶20 10∶20 15∶20 20∶20 25∶20
原儿茶醛含量 0.500 0 1.000 0 1.333 3 0.900 0 0.198 8 蜜水比/(g/g) 蜜水与桑黄质量比/(g/g)
原儿茶酸含量 0.250 0 0.750 0 1.000 0 0.666 7 0.134 8 A.蜜水比的影响 B.蜜水与桑黄质量比的影响
外观性状评分 0.500 0 1.111 1 1.500 0 1.000 0 0.215 3 96 94
94 92
根据表 2 结果,分别赋予麦角甾醇含量 0.451 1、原 92 90
儿茶醛含量 0.198 8、原儿茶酸含量 0.134 8、外观性状评 OD值 90 OD值 88
分 0.215 3 的权重系数,并按以下公式计算综合评分 88 86
86 84
(OD)值 :OD=(0.451 1X/Xmax+0.198 8Y/Ymax+0.134 8W/ 84 82
80
Wmax+0.215 3Z/Zmax )×100。该公式中,X、Y、W、Z 分别表 82 1 2 3 4 5 100~110 120~130 140~150
130~140
110~120
150~160
示麦角甾醇、原儿茶醛、原儿茶酸的含量及外观性状得 闷润时间/h 炒制温度/℃
C.闷润时间的影响 D.炒制温度的影响
分,Xmax、Ymax、Wmax分别表示上述成分含量的最大值,Zmax 100
表示外观性状评分的最高值。OD值越高表示桑黄蜜炙 98
96
品质量越好。 OD值 94
2.4 桑黄蜜炙工艺单因素考察 92
90
本研究参考多项研究 [13―15] ,最终确定以蜜水比、蜜 88
86
水与桑黄质量比、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因素 2 3 4 5 6 7
进行考察,并根据文献及桑黄药材质地、预实验结果确 炒制时间/h
E.炒制时间的影响
定各因素的水平。
图2 各因素对桑黄蜜炙品OD值的影响
2.4.1 蜜水比考察
2.4.4 炒制温度考察
取桑黄生品 5 份,每份 20 g,按“2.1.3”项下方法炮
取桑黄生品 6 份,每份 20 g,按“2.1.3”项下方法炮
制,在蜜水与桑黄质量比10∶20(g/g)、闷润时间3 h、炒制
制,在蜜水比2∶3(g/g)、蜜水与桑黄质量比15∶20(g/g)、
温度 130~140 ℃、炒制时间 5 min 的条件下,考察蜜水
闷润时间 2 h、炒制时间 5 min 的条件下,考察炒制温度
比(1∶2、2∶3、1∶1、3∶2、2∶1,g/g)对桑黄蜜炙品 OD 值的
(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
影响。结果如图2A所示,当蜜水比为2∶3(g/g)时OD值
150~160 ℃)对桑黄蜜炙品 OD 值的影响。结果如图
最高,故后续选择蜜水比 1∶2~1∶1(g/g)进行正交实验
2D所示,当炒制温度为120~130 ℃时OD值最高,故后
设计。
续选择炒制温度110~140 ℃进行正交实验设计。
2.4.2 蜜水与桑黄质量比考察
2.4.5 炒制时间考察
取桑黄生品 5 份,每份 20 g,按“2.1.3”项下方法炮
取桑黄生品 6 份,每份 20 g,按“2.1.3”项下方法炮
制,在蜜水比 2∶3(g/g)、闷润时间 3 h、炒制温度 130~
制,在蜜水比2∶3(g/g)、蜜水与桑黄质量比15∶20(g/g)、
140 ℃、炒制时间5 min的条件下,考察蜜水与桑黄质量
闷润时间2 h、炒制温度120~130 ℃的条件下,考察炒制
比(5∶20、10∶20、15∶20、20∶20、25∶20,g/g)对桑黄蜜炙品 时间(2、3、4、5、6、7 min)对桑黄蜜炙品 OD 值的影响。
OD值的影响。结果如图2B所示,当蜜水与桑黄质量比 结果如图2E所示,当炒制时间为4 min时OD值最高,故
为 15∶20(g/g)时 OD 值最高,故后续选择蜜水与桑黄质 后续选择炒制时间3~5 min进行正交实验设计。
量比10∶20~20∶20(g/g)进行正交实验设计。 2.5 正交实验优化桑黄蜜炙工艺
2.4.3 闷润时间考察 2.5.1 正交实验设计
取桑黄生品 5 份,每份 20 g,按“2.1.3”项下方法炮 本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蜜水比(A)、蜜水
制,在蜜水比2∶3(g/g)、蜜水与桑黄质量比15∶20(g/g)、 与桑黄质量比(B)、炒制温度(C)和炒制时间(D)为考察
炒制温度 130~140 ℃、炒制时间 5 min 的条件下,考察 因素,以桑黄蜜炙品OD值为评价指标,使用L9 (3)正交
4
闷润时间(1、2、3、4、5 h)对桑黄蜜炙品 OD 值的影响。 表设计实验。因素与水平见表3。
结果如图2C所示,当闷润时间为2 h时OD值最高,且闷 2.5.2 正交实验结果
润程度达到“蜜尽药透”的标准、耗时较短,故后续正交 取同一批次桑黄生品各 20 g,分别按表 4 中实验设
实验不将其列为考察指标,实验选择闷润时间为2 h。 计进行炮制。按“2.2.4”项下色谱条件测定炮制品中麦
· 1312 ·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11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