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中国药房》2024年11期
P. 39

加入含10%CCK-8的培养基共同孵育75 min,然后采用                     以 x±s 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
          酶标仪于45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并计算细胞增殖                        两比较使用LSD-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抑制率,具体公式为细胞增殖抑制率(%)=(空白组吸                          3 结果
          光度-药物组吸光度)/空白组吸光度×100%。实验重                         3.1 乙酸乙酯部位对WEHI-3细胞增殖的影响
          复3次。                                                   与 空 白 组 比 较 ,经 不 同 质 量 浓 度(0.062  5~0.5
          2.3 动物分组、造模、给药与一般情况观察                              mg/mL)乙酸乙酯部位干预24、48、72 h后,WEHI-3细胞
              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                         的增殖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5)。结果见表1。
         (5-FU,13 mg/kg)和乙酸乙酯部位低、高剂量组(50、200                   表1 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检测结果(x±s,n=3,%%)
          mg/kg),每组10只,剂量依据参考文献[6]设置。除空白                      组别                  24 h      48 h       72 h
          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 WEHI-3 细胞悬液                        空白组                 0          0         0
                                                              乙酸乙酯部位0.062 5 mg/mL组  13.21±3.56 a  16.63±4.22 a  32.72±4.25 a
                                5
          0.1 mL(细胞密度为 8×10 个/mL)进行造模;从第 2 天
                                                              乙酸乙酯部位0.125 mg/mL组  23.18±4.54 a  26.28±6.04 a  44.35±3.50 a
          起,给药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0.1 mL/g,临用时以纯净                       乙酸乙酯部位0.25 mg/mL组  27.40±4.42 a  31.31±0.00 a  53.69±5.62 a
          水溶解),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水,每天                           乙酸乙酯部位0.5 mg/mL组  50.79±6.20 a  52.18±6.86 a  77.98±7.44 a
          1次,连续14 d。造模7 d后,随机取造模小鼠6只,眼眶                         a:与空白组比较,P<0.05。
          取血 100 μL 进行血液学检测,若白细胞计数大于 10×                     3.2 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10  μL ,则表明AML模型造模成功。给药期间每天观                           与未造模的小鼠比较,造模后小鼠的运动状态和精
               -1
            3
          察各组小鼠精神状态、腹部形态、运动状态及进食量等                           神状态逐渐下降,体重逐渐增加,这可能与小鼠腹部体
          的变化,并每天记录小鼠体重。                                     积增大、腹水增多有关。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
          2.4 小鼠肝、脾指数检测及肝组织病理学形态观察                           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小鼠体重减少,运动状态和精神
              末次给药1 h后,对各组小鼠眼球取血适量,一部分                       状态均改善。
                                                             3.3 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肝、脾指数及肝组织病理学形
          置于抗凝管中保存备用;另一部分置于 1.5 mL 离心管
                                                             态的影响
          中,静置 30 min,离心取上层血清备用。麻醉小鼠后剖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肝、脾指数显著
          取其肝脏和脾脏组织,称质量,并计算肝、脾指数[肝
                                                             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乙酸乙酯
         (脾)指数=肝(脾)组织质量/体重];将肝组织用多聚甲
                                                             部位高剂量组小鼠的肝、脾指数显著降低(P<0.05),乙
          醛固定,经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
                                                             酸乙酯部位低剂量组小鼠的脾指数显著降低(P<
          色,采用显微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0.05)。结果见表2。
          2.5 小鼠血液学分析及白细胞分化检测
                                                               表2 各组小鼠肝、脾指数检测结果(x±s,n=10,%%)
              取“2.4”项下抗凝管中保存的全血样品适量,采用血
                                                              组别                    肝指数             脾指数
          常规检测仪进行血液学分析(具体指标有白细胞计数、
                                                              空白对照组                5.60±0.11       0.38±0.01
          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                           模型组                  7.14±0.48 a     0.73±0.05 a
          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及白细胞分                            阳性对照组                5.92±0.16 b     0.58±0.03 b
                                                              乙酸乙酯部位低剂量组           6.27±0.24       0.55±0.04 b
          化检测(具体指标有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
                                                              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           5.50±0.08 b     0.50±0.02 b
          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a: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b:与模型组比较,P<0.05。
          2.6 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检测
                                                                 病理学形态观察结果(图 1)显示,空白对照组小鼠
              取“2.4”项下血清样品适量,按照 ELISA 试剂盒说
                                                             肝细胞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且无淤血现象;模型组
          明书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 IL-2、IL-3、IFN-γ、TNF-α
                                                             小鼠肝实质可见大量髓外造血细胞增生(绿色箭头)、少
          水平。
                                                             量静脉淤血(橙色箭头)和淋巴细胞点状浸润(红色箭
          2.7 小鼠全血中白细胞表面标志物水平检测                              头);各给药组小鼠肝组织多见肝细胞颗粒变性和细胞
              取“2.4”项下抗凝管中保存的全血样品100 μL置于                    质淡染,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棕色箭头),肝实质偶有淋
          2 mL 离心管中,每管加入 1 μL 对应流式抗体(CD3、                    巴细胞浸润,几乎无炎症细胞浸润。
          CD19、CD11b、Mac-3),涡旋混匀;4 ℃避光孵育30 min,              3.4 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血液学和白细胞分化的影响
          加入红细胞裂解工作液2 mL,充分混匀,4 ℃裂解5 min;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白细胞计数显著
          以 1 000 r/min 离心 5 min,使用预冷 PBS 洗涤白色细胞             增加(P<0.05),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
          沉淀1~2次,加入0.2 mL细胞染色缓冲液重悬细胞,采                       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显著降低(P<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全血中白细胞表面标志物水平。                           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乙酸乙酯部位高剂
          2.8 统计学处理                                          量组小鼠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血红蛋白水
              采用 Graphpad Prism 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              平和红细胞比容均显著升高(P<0.05)。结果见表3。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11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11    · 1317 ·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