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中国药房》2024年7期
P. 121
100 μg。2023年3月6日医生予患者输注去白细胞机采 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纤维化、巨幼细胞性贫血、溶
[3]
血小板(以下简称“去白血小板”)1 U、洗涤红细胞 2 U。 血性贫血、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严重感染、肿瘤 。本例
2023年3月7日患者痰培养结果示存在嗜麦芽寡养单胞 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史20余年,入院查血红蛋白和红
菌(药敏结果提示全耐药)和布氏柠檬酸杆菌(药敏结果 细胞水平稍低、白细胞水平较高,与患者肾性贫血和肺
提示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医生继续予患者哌拉 部感染的诊断相符。患者入院后的病毒核酸检测呈阳
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2023年3月9日医生予患者皮下 性,咳暗红色黏稠血痰,于2023年2月1日开始抗病毒治
输注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100 μg。2023 年 3 月 10 日患者 疗后核酸检测转阴,咳血痰症状在 2 月 16 日后未再出
-1
9
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9.50×10 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现。医生针对患者肺部炎症进展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1
12
89.5%,红细胞计数 2.41×10 L ,血红蛋白 74 g/L,血 患者在 2023 年 2 月 17 日血小板逐渐下降,并在 3 月 3 日
-1
9
小板计数 83×10 L 。患者住院期间血常规的变化情 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经全身检查,没有发现牙龈和
况见图1。 皮下出血的情况,也无血液系统相关疾病史;同时,其在
20 100 白细胞 血小板逐渐减少至全血细胞减少期间,肺部感染症状有
95
18
白细胞计数/10 9 L -1 14 8 6 85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中性粒细胞 好转。因此,可排除生理及疾病因素引起的全血细胞
16
90
80
12
10
75
减少。
70
65
55
0 4 2 60 2.2 患者全血细胞减少与艾沙康唑的关联性分析
50
2.2.1 从药物不良反应时间相关性角度及已知不良反
2023/1/30 2023/2/4 2023/2/9 2023/2/17 2023/3/3 2023/3/5 2023/3/6 2023/3/7 2023/3/9 2023/3/10 应类型分析
日期
A.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经查阅说明书,患者从转入 EICU 到发生血小板减
5.0 110 红细胞 少、全血细胞减少前,除继续在用的既往肾内科药物
4.5
红细胞计数/10 12 L -1 3.5 70 ( g/L )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 外,新增的其他可能引起血液系统异常的药物有:呋
90
4.0
3.0
2.5
50
塞米(1/1 000≤发生率<1/100)、左氧氟沙星(1/1 000≤
2.0
30
1.5
1.0
0.5
0 10 发生率<1/100)、卡泊芬净(1/100≤发生率<1/10)、利
2023/1/30 2023/2/4 2023/2/9 2023/2/17 2023/3/3 2023/3/5 2023/3/6 2023/3/7 2023/3/9 2023/3/10 -10 奈唑胺(1/1 000≤发生率<1/100)、替普瑞酮(发生率未
日期 知)、美罗培南(1/1 000≤发生率<1/100)、异烟肼(发生
B.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率未知)、莫西沙星(1/1 000≤发生率<1/100)、乙胺丁
250 醇(1/100≤发生率<1/1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100≤
血小板计数/10 9 L -1 170 发生率<1/10)。上述新增可疑药物与患者出现的血小
210
130
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事件均有时间相关性。
90
50
10 2.2.2 从患者停用可疑药物后的反应分析
2023/1/30 2023/2/4 2023/2/9 2023/2/17 2023/3/3 2023/3/5 2023/3/6 2023/3/7 2023/3/9 2023/3/10 2023年2月25日患者诉输注艾沙康唑后全身乏力,
日期 后改用口服艾沙康唑。患者在发生血小板减少前(即
C.血小板 2023年2月17日)已停用呋塞米、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
图1 患者住院期间血常规的变化情况
他唑巴坦,这 3 种药品的体内半衰期分别为 0.5~1、6~
2023年3月10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较 8、3.3~5.1 h,故可排除这 3 种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
清,血常规指标未再下降,予以出院。患者出院后继续 2023年2月24日、2月28日、3月1日患者分别停用美罗
口服异烟肼及莫西沙星,后续随访时血常规未见异常。 培南、利奈唑胺和卡泊芬净,其中美罗培南在肾功能不
2 分析及讨论 全患者的体内半衰期为6 h,利奈唑胺的半衰期为5~7 h,
2.1 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的病理因素分析 卡泊芬净的半衰期为12~16 h、终末半衰期为27~50 h,
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标准是:红细胞计数<3.5× 患者停用上述药品时间最短为 96 h,在停用这 3 种药品
-1
-1
12
12
10 L (男性<4.0×10 L )或血红蛋白<110 g/L(男 后未停用艾沙康唑,而患者血小板或全血细胞减少未缓
9
-1
性<120 g/L)、白细胞计数<4.0×10 L 、血小板计数< 解,因此可排除上述 3 种药品所致不良反应。患者于
9
100×10 L -1[3] 。其常见病因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 2023年3月4日停用乙胺丁醇,继续使用艾沙康唑,而乙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7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7 · 8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