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中国药房》2024年6期
P. 117

析。Meta 分析结果(图 5)显示,两组患者的 NMD 水平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3,95%CI(-0.74,
          1.00),P=0.77]。



                                                                        图7 ET-1的Meta分析森林图

                                                                 按照对照组用药和干预时间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
                    图5 NMD的Meta分析森林图                         结果显示,使用伊伐布雷定患者的ET-1水平均显著低于
                                                             使用安慰剂、β 受体阻滞剂的患者(P<0.05);无论干预
              按照干预时间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有3项研究报
                                                             时间长短,干预组患者的 ET-1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道了干预时间≤1 个月时的 NMD 水平             [10,16,22] ,各研究间
                                                            (P<0.01)。结果见表5。
                                   2
          无统计学异质性(P=0.13,I =56%),采用固定效应模
                                                                         表5 ET-1的亚组分析结果
          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NMD水平比较,差
                                                                              异质性
          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3,95%CI(-0.99,0.93),                 亚组      纳入文献数          效应模型     MD(95%CI)  P
                                                                                  2
                                                                             P  I /%
                                                    [21]
          P=0.95]。由于干预时间>1个月仅纳入1篇文献 ,故                        对照组用药
          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干预时间>1个月时,两组                            安慰剂    2 [14,18]  0.96  0  固定效应模型 -6.14(-8.03,-4.25) <0.000 01
                                                               β受体阻滞剂 4 [13,15,19―20]  1.00  0  固定效应模型 -7.92(-9.06,-6.78) <0.000 01
          患者的NMD水平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时间
          2.3.3 NO                                             ≤1个月   3 [13,18,20]  0.82  0  固定效应模型 -7.44(-10.15,-4.73) <0.000 01
                                                               >1个月   3 [14―15,19]  0.35  5  固定效应模型 -7.45(-8.49,-6.40) <0.000 01
              6 项研究报道了 NO     [13―15,18―20] ,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
          质性(P=0.65,I =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2.4 敏感性分析
                         2
          Meta分析结果(图6)显示,干预组患者的NO水平显著高                           通过逐一剔除纳入研究后发现,各指标的效应值均
          于对照组[MD=5.80,95%CI(5.02,6.59),P<0.000 01]。         未有明显变化,表明本Meta分析的结果稳健。
                                                             2.5 发表偏倚分析
                                                                 应用 Egger 检验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
                                                             FMD、NMD、NO、ET-1的P值分别为0.208、0.523、0.354、
                                                             0.697,均大于 0.05,提示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
                                                             较小。
                     图6 NO的Meta分析森林图
                                                             3 讨论
              按照对照组用药和干预时间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会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张力调节
          结果显示,使用伊伐布雷定患者的 NO 水平显著高于使
                                                             功能受损并启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与CAD的发生、发
          用安慰剂、β 受体阻滞剂的患者(P<0.05);无论干预时
                                                                       [24]
                                                             展密切相关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检测FMD水平来评
          间长短,干预组患者的N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价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血管舒张通常有2种形式,即
          0.01)。结果见表4。
                                                             FMD 与 NMD,前者是指内皮细胞在药物或生理刺激下
                      表4 NO的亚组分析结果
                                                             释放 NO 而引起血管舒张,此方式完全依赖于内皮结构
                            异质性
          亚组       纳入文献数            效应模型    MD(95%CI)  P
                           P  I /%                           和功能的完整性,反映了内皮细胞释放NO的能力;后者
                                2
          对照组用药                                              则是指由硝酸盐类等物质直接引起血管舒张,此方式不
           安慰剂     2 [14,18]  0.73  0  固定效应模型  4.18(2.23,6.13) <0.000 1
           β受体阻滞剂  4 [13,15,19―20]  1.00  0  固定效应模型  6.12(5.26,6.98) <0.000 01  依赖于内皮细胞,反映了血管平滑肌细胞对 NO 的反
          干预时间                                               应 [25―26] 。本研究增加了对血管内活性物质(NO、ET-1)的
           ≤1个月    3 [13,18,20]  0.94  0  固定效应模型  5.74(3.07,8.42) <0.000 1
           >1个月    3 [14―15,19]  0.20  0  固定效应模型  5.80(5.02,6.59) <0.000 01  评估。NO和ET-1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具有拮抗效
          2.3.4 ET-1                                         应的血管内活性物质,二者的动态平衡在维持基础血管
              6项研究报道了ET-1      [13―15,18―20] ,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      张力和心血管系统稳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反映血
          质性(P=0.78,I =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常用指标            [27―28] 。
                         2
          Meta分析结果(图7)显示,干预组患者的ET-1水平显著                          伊伐布雷定可特异性作用于窦房结超极化激活的
          低于对照组[MD=-7.45,95%CI(-8.42,-6.47),P<               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不影响心肌收缩和心脏传
                                                               [29]
          0.000 01]。                                         导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的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6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6    · 747 ·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