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中国药房》2024年3期
P. 130

2 TIPN的药物治疗研究概况                                     2.3 改善内环境中钙失衡类药物
          2.1 抑制轴突变性类药物                                           细胞内的钙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和内质网。紫杉醇
              化疗诱发的神经毒性转化为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                           能激活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并可导致神经元和非神经
          是复杂的,其中轴突变性是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                            元中的线粒体快速去极化,从而刺激线粒体和内质网释
                                                                      [28]
          TIPN)的主要发病机制。TIPN动物模型研究表明,感觉                        放钙离子 ,进而导致神经元损伤。因此,改善内环境中
          轴突发生远端断裂之后,化疗会引起轴突发生退行性                             的钙失衡能够为TIPN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变性 。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 1(transient receptor po‐
              [23]
                    [24]
              Mori 等 利用雄性 TIPN 模型大鼠(6 mg/kg 紫杉醇               tential vanilloid 1,TRPV1)是一种对钙离子具有高通透
          腹腔注射,每周 1 次,连续 4 周)研究了 α1 受体拮抗剂                     性的热激活阳离子通道,主要表达于脊髓和背根神经节
         (多沙唑嗪、坦索罗辛)对 TIPN 的影响,结果显示,多沙                        神经元。芍药甘草汤(Shaoyao gancao decoction,SGD)
          唑嗪或坦索罗辛多次给药(口服 30 mg/kg 多沙唑嗪或                       是传统的止痛方剂,现已成为缓解化疗副作用(尤其是
          0.4 mg/kg坦索罗辛,每周5次)能显著降低TIPN模型大                     TIPN)的主要药物,其能通过降低TRPV1的表达发挥镇
                                                                            [29]
          鼠的反应阈值,抑制大鼠坐骨神经组织的轴突变性。该                            痛作用。Chen等 研究表明,TRPV1和Toll样受体4-髓
                                                              细胞分化应答基因 88 (TLR4-myeloid-differentiation re‐
          研究还通过分析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证实,
                                                              sponse gene 88,TLR4-MYD88)信号通路在TIPN模型大
          使用 α1 受体拮抗剂的患者的 TIPN 报告率(坦索罗辛,
                                                              鼠 DRG 中均存在过表达,而 SGD 可显著抑制二者的过
          P<0.01;多沙唑嗪,P=0.195)低于未使用这些抑制剂的
                                                              度表达,并对 TIPN 的热痛觉过敏症状有明显的镇痛效
          患者。此外,坦索罗辛和多沙唑嗪分别是临床上用于治
                                                              果,且高浓度 SGD(6 g/kg)的镇痛效果优于低浓度 SGD
          疗排尿困难和高血压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是低
                                                             (3 g/kg)。因此,SGD 将有望成为 TIPN 的潜在治疗药
          血压,但该项研究中,二者均未见低血压相关不良反应,
                                                                           [30]
                                                              物。Adamek 等 研究发现,一种新型的选择性磷脂酰
          如低血压引起的蹒跚)。因此,多沙唑嗪和坦索罗辛可
                                                              肌醇 3 激酶 δ/γ 双抑制剂 Duvelisib(IPI-145)能抑制紫杉
          能是高血压患者TIPN的一种新型治疗选择。
                                                              醇诱导的 TRPV1 受体增敏,增强大鼠和小鼠 TIPN 模型
          2.2 阻止线粒体功能受损类药物
                                                              DRG 中小直径神经元的磷脂酰肌醇 3 激酶/蛋白激酶 B
              紫杉类药物能诱发线粒体功能障碍,表现为线粒体
                                                              信号传导,并诱导DRG中CD681细胞数量增加,从而减
          肿胀,从而导致氧化应激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
                                                              轻发生TIPN后脊髓背角(spinal dorsal horn,SCDH)的兴
          cies,ROS)水平升高。正常线粒体有氧代谢会释放低水
                                                              奋性。这表明,Duvelisib对DRG和SCDH中的疼痛样行
          平的 ROS,但在不受控制的病理条件下,功能失调的线
                                                              为有改善作用。
          粒体可产生过量的 ROS,进一步损害线粒体的功能,最
                                                                  抑制电压门控钙通道(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
                              [25]
          终导致神经元轴突变性 。
                                                              CAV)是治疗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方法之一。
              Ezaka 等 对小鼠腹腔注射紫杉醇 4 mg/(kg·d)建                         [31]
                     [26]
                                                              Khanna 等 研究发现,一种新的 N 型 CAV 抑制剂 IPPQ
          立TIPN模型,然后给小鼠灌胃谷胱甘肽三硫化物(gluta‐
                                                             (一种喹唑啉类似物,属于新型 CAV2.2 靶向药物)能逆
          thione trisulfide,GSSSG)50 mg/(kg·d),连续 28 d 后发
                                                              转啮齿类动物 TIPN 的机械性异痛和热痛觉过敏;与此
          现,GSSSG可上调小鼠坐骨神经背根节(dorsal root gan‐
                                                              同时,IPPQ 不会引起 CAV2.2 靶向药物注入动物大脑时
          glion,DRG)中抗氧化蛋白基因的表达,并阻止无髓轴突                       发生的不良反应(如运动不能症或运动障碍),因此IPPQ
          的丢失,从而抑制坐骨神经线粒体的变性。其次,在培                            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治疗慢性疼痛的非阿片类药物。
          养的模型小鼠皮质和背根节原代神经元中发现,GSSSG                          2.4 抑制神经炎症类药物
          可减轻紫杉醇诱导的超氧化物生成、轴突线粒体丢失和                                紫杉类药物可引起 DRG 和周围神经的病理改变,
          轴突变性,由此减轻了紫杉醇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症                             激活免疫系统和炎症细胞,从而释放出大量具有促炎和
          状。上述结果表明,GSSSG可以通过调节外周神经元氧                          抗炎特性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进而促进 TIPN 的发
          化还原平衡来阻止外周感觉神经轴突变性和线粒体损                             生发展,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功能障碍乃至疼痛等临床症
                                       [27]
          伤,改善TIPN症状。此外,Sun等 研究发现,氧化应激                        状 。临床前研究表明,经紫杉醇处理后,DRG 和脊髓
                                                                [32]
          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诱发的 TIPN 毒性起主导作用,                         星形胶质细胞中促炎趋化因子配体2/3、肿瘤坏死因子α
          抗氧化剂α-硫辛酸可通过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以及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IL-1β、IL-8 水平
         (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  升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IL-4)水平降低,从而导致患
          路预防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时导致的大鼠氧化应                             者伤害感受器敏化、机械性痛觉过敏。因此,趋化因子抑
          激和周围神经病变,并且不会影响紫杉醇对移植瘤的化                            制剂在预防和治疗TIPN中可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疗效果。                                                    外周神经细胞表达的 IL-8 通过参与微管稳定等关


          · 376 ·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3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3期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