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中国药房》2023年22期
P. 112
2.3.3 ORR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结果
11 项研究报道了 ORR [9,11,13,15,17,19,21,23,25,27,30] 。各研究 异质性
指标 纳入研究数 2 效应模型 OR(95%CI) P
2
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42,I =2%),采用固定效应模 P I /%
≥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 18 [9,11―16,19―27,29―30] <0.000 01 95 随机效应模型 10.28(6.97,15.17) <0.000 01
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 ORR 显著高于 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 21 [9,11―30] <0.000 01 95 随机效应模型 65.09(36.43,116.31)<0.000 01
对照组[OR=1.71,95%CI(1.51,1.93),P<0.000 01],详 白细胞减少发生率 21 [9,11―30] <0.000 01 88 随机效应模型 22.90(15.40,34.04) <0.000 01
贫血发生率 21 [9,11―30] <0.000 01 76 随机效应模型 5.71(4.51,7.22) <0.000 01
见图6。 腹泻发生率 20 [11―30] <0.000 01 99 随机效应模型 3.00(1.19,7.51) <0.05
恶心发生率 20 [9,11―26,28―30] <0.000 01 89 随机效应模型 1.99(1.52,2.60) <0.000 01
2.4 敏感性分析
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指标,当剔除 Johnston
等 研究后,各研究间的异质性改变较明显(P<0.000 1,
[14]
I =73%),但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中性粒
2
细胞减少发生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OR=71.66,95%CI
(51.02,100.64),P<0.000 01],与剔除前比较未发生明
显改变,表明结果较稳健。
分别以≥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白细胞减少发生率、
贫血发生率、腹泻发生率、恶心发生率为指标,逐一剔除
各项研究后,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均无较大改变,Meta 分
析结果亦未发生明显改变,表明结果较稳健。
图6 ORR的Meta分析森林图 2.5 发表偏倚分析
分别以 PFS、OS、ORR、CBR 为指标绘制倒漏斗图,
2.3.4 CBR
结果显示,各研究散点基本在倒漏斗范围内,表明本研
11 项研究报道了 CBR [9,11,13,15,17,19,21,23,25,27,30] 。各研究
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果见图8。
2
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09,I =38%),采用固定效应
0 0
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CBR显著高于
0.02 0.02
对照组[OR=1.73,95%CI(1.52,1.95),P<0.000 01],详
见图7。 ( logHR ) 0.04 ( logHR ) 0.04
SE 0.06 SE 0.06
0.08 0.08
0.10 0.10
0.70 0.85 1.00 1.20 0.70 0.85 1.00 1.20
HR HR
subgroups subgroups
达尔西利 阿贝西利 瑞波西利 哌柏西利 阿贝西利 瑞波西利 哌柏西利
A. PFS B. OS
0 0
0.1 0.1
( logOR ) 0.2 ( logOR ) 0.2
SE 0.3 SE 0.3
0.4 0.4
0.5 0.5
0.1 0.2 0.5 1 2 5 0.2 0.5 1 2 5
OR OR
subgroups subgroups
达尔西利 阿贝西利 瑞波西利 哌柏西利 达尔西利 阿贝西利 瑞波西利 哌柏西利
C. ORR D. CBR
图8 PFS等指标的发表偏倚分析图
图7 CBR的Meta分析森林图
3 讨论
2.3.5 不良反应发生率 有研究报道,CDK4/6 是细胞增殖过程中重要的调
试验组患者≥3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中性粒细胞减 控因子,可通过与细胞周期蛋白D结合形成细胞周期蛋
少发生率、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贫血发生率、腹泻发生 白 D-CDK4/6 复合物,而使得 Rb 蛋白磷酸化,继而释放
率、恶心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 转录因子E2F,促使DNA开始复制,使细胞从G1期发展
[31]
见表2。 至S期 。另有研究发现,许多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
· 2790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2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