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中国药房》2023年19期
P. 88

研究者在选择对照组的干预措施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4.5 评价方法的选择有待完善
          和规范性,部分文献没有选择功能主治相同的中药或适                                本研究中,超过一半的文献采用的是成本-效果分
          应证相同的化学药,对无干预措施的对照组也没有说明                            析,仅 12.68% 的文献采用了成本-效用分析。在评价干
          该选择的临床合理性。针对此问题,研究者在选取对照                            预措施的临床疗效和卫生经济学结果时,研究者不仅要
          方案时应尽量选用适应证相同或相近的化学药,并适当                            考虑患者短期实验室或病理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也要
          考虑具有同一功效的中药品种;在没有标准治疗方案的                            考虑患者长期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中国药物经济学
          情况下,可以采用临床上的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对照 。                            评价指南 2020》建议在条件许可时,研究者优先采取成
                                                     [6]
          4.2 成本测算不规范                                         本-效用分析 。由于目前严重缺乏中国人群各类疾病
                                                                         [6]
              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在不同的研究角度下,成本                          的效用值,研究者在选择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时会受到
                                      [6]
          范围的测量和估计会有较大差别 。本研究纳入的文献
                                                              限制,故在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时,研究人员应尽量在临
          有超过一半未报告研究角度,这将影响成本的识别和测
                                                              床中直接获取效用值,便于后续的研究者可以在充分考
          量,进而影响研究的科学性与可靠性。绝大部分文献只
                                                              虑疾病特点和患者获益情况后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
          考虑了直接医疗成本,且一半以上的文献仅包括药物成
                                                              4.6 阈值的选择缺乏科学依据
          本。由于直接非医疗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的测算
                                                                  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效果分
          难度较大且在不同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多数文献不予
          考虑。部分纳入研究的文献中,中药作为化学药的辅助                            析等方法的基本决策原则是按照增量分析的结果与意
                                        [32]
          治疗手段出现,使得成本难以测算 。整体而言,我国                            愿支付阈值进行对比决策。对于采用成本-效用分析方
          中药药物经济学成本项目的识别和测量尚有提升空间,                            法的经济学评价(即使用质量调整生命年作为效果指标
          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针对此问题,研究者应首先选取恰                            的研究),《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 2020》建议采用全
                                                                                                  [6]
          当的研究角度,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方案尽可能准确地                            国人均 GDP 的 1~3 倍作为意愿支付阈值 。而对于采
          测量成本项目,以提高研究的规范性与可靠性。                               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的经济学评价(多使用临床指标
          4.3 研究时限选取不合理                                       作为效果指标),则较难界定意愿支付阈值。这主要在
              2018-2022 年我国中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疾病种                      于相关临床指标单位效果提升的价值难以衡量,同时缺
          类以治疗周期相对较长的慢性疾病为主,包括呼吸系                             乏相关权威指导。在纳入本研究的文献中,有超过 1/4
          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疾病,但纳入研究的文献有接                           的文献(19 篇,26.76%)采用全国人均 GDP 作为意愿支
          近一半(32篇,45.07%)的研究时限在1个月以内。对于                       付阈值,而实际评价方法采用成本-效用分析的文献仅为
          慢性疾病而言,研究时限需符合疾病的发展进程,能够                            9 篇(12.68%),这说明部分文献在选择意愿支付阈值时
          体现干预方案对患者成本和健康产出的全部影响。研                             存在混用现象且缺乏科学依据。考虑到中药自身的特殊
          究时限选取不恰当,一方面研究者会忽略慢性疾病长期                            性,相关意愿支付阈值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深入讨论。
          治疗下成本和产出的贴现问题,另一方面无法体现中药                            4.7 文献报告质量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在临床疗效、治疗成本等方面的长期优势。因此,现有                                应用 CHEERS 2022 清单对纳入文献的报告质量进
          研究时限的选择与研究疾病存在着不匹配的情况。针                             行评价,文献平均得分仅为11.02分,质量较低。这一方
          对此问题,研究者应科学选择与研究疾病相适应的研究
                                                              面是由于中药领域缺乏专业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权威指
          时限,一方面可以合理配置研究资源,另一方面能够体
                                                              南,使得中药药物经济学研究长期缺乏规范化指导;另
          现中药的整体效益和长期优势。
                                                              一方面是由于 CHEERS 2022 清单纳入的评价内容要求
          4.4 健康产出指标的证据质量有待提高                                 开展研究的科研人员具备扎实的药物经济学理论基础,
              药物经济学研究推荐优先从循证医学临床证据等
                                                              但分析结果显示纳入文献的第一作者单位大部分为医
          级较高的 RCT 系统评价或荟萃分析中获取临床疗效数
                                                              疗机构,相较于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研究者来说,部分医
          据,当无法获得更新的临床疗效数据或数据不适用时,
                                   [6]
          可以考虑采用真实世界数据 。本研究中有 36 篇文献                          师或药师受实际工作影响,在深入理解药物经济学相关
                                                              理论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50.70%)使用真实世界研究中的实际效果数据,另有部
                                                              4.8 本研究局限性
          分研究的效果数据来自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荟萃分析和
          网络荟萃分析等。其中纳入荟萃分析或网络荟萃分析                                 本研究可能存在以下局限性:(1)药物经济学评价
          的原始临床研究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文献整体质量不高                            的质量评估方法和手段众多,本研究采用CHEERS 2022
          的问题,仅有1篇英文荟萃分析反映出纳入研究的文献                            清单进行文献质量评估,由研究人员自行理解并对纳入
          质量较好。健康产出指标的证据质量整体有待提升,针                            文献的各个条目进行判断打分,而不同研究人员由于理
          对此问题,研究者在筛选纳入系统综述的原始临床研究                            解的差异可能会给出不同的评价结果,导致文献报告质
          时应尽可能选择质量较高的文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潜                            量结果较为主观;(2)本研究仅对文献的基本情况进行
          在的研究偏倚。                                             了解,统计分析的内容尚不全面,今后需进一步完善。


          · 2382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9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9期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