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中国药房》2023年13期
P. 103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
                                     干预措施                      例数        年龄/岁           孕周/周
          研究                                                                                       疗程/周 结局指标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蔡丹青 2007 [12]  多糖铁胶囊 300 mg/d,bid  硫酸亚铁0.9 g/d,tid+维生素C 0.9 g/d,tid+10%  18  18  28.5±4.8  30.2±5.6  30.2±4.8  28.3±4.5  4、8  ③④⑤⑥
                                        稀盐酸1.5 mL,tid
          陈华萍 2011 [13]  多糖铁胶囊 300 mg/d,bid  硫酸亚铁0.9 g/d,tid  70  68  28.6±3.8  28.9±4.1  29.5±4.3  30.1±4.7  4  ①②
          刘俊丽 2015 [14]  多糖铁胶囊 3.6 g/d,tid  硫酸亚铁0.9 g/d,tid+维生素C 0.3 g/d,tid  86  82    22~35    22~35     8~30      8~30  8  ①②
          吕荣君 2014 [15]  多糖铁胶囊 300 mg/d,bid  硫酸亚铁0.9 g/d,tid+维生素C 0.9 g/d,tid  40  40  30.16±3.25  29.00±4.12  8  ②⑦
          牟丹 2011 [16]  多糖铁胶囊150 mg/d,qd(轻度)或300 mg/d,bid 硫酸亚铁0.9 g/d,tid+维生素C 0.9 g/d,tid+10%  21  21    20~38    23~37  未报道  未报道  3  ①②
                  (中重度)                 稀盐酸1.5 mL,tid
          佘小艳 2014 [17]  多糖铁胶囊 300 mg/d,bid  硫酸亚铁0.9 g/d,tid  44  44  29.4±2.8  28.3±3.2  30.1±3.6  31.2±4.1  4  ①②③④⑤⑥
          孙淑珍 2011 [18]  多糖铁胶囊 300 mg/d,bid  硫酸亚铁0.9 g/d,tid+维生素C 0.9 g/d,tid  30  30    22~40    28~37  8  ②③⑦
          万振华 2014 [19]  多糖铁胶囊 300 mg/d,bid  硫酸亚铁0.9 g/d,tid+维生素C 0.9 g/d,tid  60  60  30.23±3.26 29.36±4.17  29.00±3.89  30.00±2.56  8  ②⑦
          王素英 2005 [20]  多糖铁胶囊 300 mg/d,bid  硫酸亚铁0.9 g/d,tid+维生素C 0.6 g/d,tid  112  106    23~38     孕28周~产后1周  4  ①②③④⑤
          叶全华 2014 [21]  多糖铁胶囊 300 mg/d,bid  硫酸亚铁0.9 g/d,tid+维生素C 0.9 g/d,tid  35  30  28.2±3.1    26~37  未报道  ②③⑦
          张晨 2018 [22]  多糖铁胶囊 300 mg/d,bid+维生素C 0.3 g,tid  硫酸亚铁0.9 g/d,tid+维生素C 0.3 g,tid  45  45  30.74±3.81 30.78±3.85  28.78±4.82  28.35±4.89  8  ①②⑦
          张美娟 2015 [23]  多糖铁胶囊 300 mg/d,bid  硫酸亚铁0.9 g/d,tid  45  40     25.3±3.8         22~36     4    ①②
          甄学慧 2005 [24]  多糖铁胶囊 300 mg/d,bid  硫酸亚铁0.9 g/d,tid  62  66    27.46±4.52     30.00±3.26   4   ①②⑦
             ①:不良反应总发生率;②:胃肠道不适发生率;③:厌食恶心发生率;④:腹痛发生率;⑤:腹泻发生率;⑥:呕吐发生率;⑦:牙龈黑染发生率。
                                                             2.3.2 胃肠道不适发生率
                                                               12 项研究报道了胃肠道不适发生率                 [13―24] 。各研究
                                                                                         2
                                                             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22,I =23%),采用固定效应
                                                             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胃肠道不
                                                             适 发 生 率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RR=0.08,95%CI(0.05,
                                                             0.12),P<0.000 01]。结果见图5。
                        图2 偏倚风险条形图











                                                                  图5 胃肠道不适发生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2.3.3 厌食恶心发生率
                         图3 偏倚风险总图
                                                               5 项研究报道了厌食恶心发生率                [12,17―18,20―21] 。各研
          2.3 Meta分析结果                                                                     2
                                                             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7,I =54%),采用随机效
          2.3.1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厌食恶

            8 项研究报道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3―14,16―17,20,22―24] 。  心 发 生 率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RR=0.21,95%CI(0.09,
          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29,I =18%),采用固                     0.54),P=0.001]。结果见图6。
                                           2
          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不
          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11,95%CI(0.06,
          0.18),P<0.000 01]。结果见图4。


                                                                   图6 厌食恶心发生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2.3.4 腹痛发生率
                                                               3 项研究报道了腹痛发生率             [12,17,20] 。各研究间无统
                                                                                  2
                                                             计学异质性(P=0.98,I =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图4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腹痛发生率显著低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3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3    · 1629 ·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