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中国药房》2023年12期
P. 45
100
b
b
b a a
相对荧光强度/%
A.空白对照组 B.阳性对照组 50 a a
0
C.生品水提组 D.流水漂洗法水提组 空白对 阳性对 生品水 流水漂 雷公法 盐炙法 雷公法 盐炙法
照组 照组 提组 洗法水 水提组 水提组 醇沉组 醇沉组
提组
a: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b: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图5 Tg 肝脏荧光转基因斑马鱼幼鱼经补骨脂不同样
品处理72 h后肝脏的相对荧光强度(x±s,n=16)
E.雷公法水提组 F.盐炙法水提组
2.4 补骨脂潜在肝毒性成分与肝毒性的相关性分析
使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分别将6种补骨脂样
品中水溶性成分(补骨脂苷和异补骨脂苷)含量、脂溶性
G.雷公法醇沉组 H.盐炙法醇沉组 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含量以及5个
图3 AB 系野生型斑马鱼幼鱼经补骨脂不同样品处理 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补
72 h后的基本形态(×4) 骨脂酚)含量与“2.3.4”项下斑马鱼幼鱼的肝脏相对荧光
强度进行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补骨脂中脂
BR Analysis 软件测定每个视野中斑马鱼幼鱼的肝脏相
溶性成分与斑马鱼幼鱼肝脏相对荧光强度的相关性较
对荧光强度(以空白对照组为参照)以评估其肝损伤程度
2
高(R =0.885 2),提示脂溶性成分的含量越高,斑马鱼
(两者成反比)。各组数据以 x±s 表示,采用 Graphpad
幼鱼的肝脏相对荧光强度越弱,该类成分的肝毒性较
Prism 8.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为 α=
强;而水溶性成分与斑马鱼幼鱼肝脏相对荧光强度的相
0.05,结果见图 4、图 5。由图 4 可见,空白对照组斑马鱼
关性较低(R =0.096 4),表明水溶性成分补骨脂苷、异
2
幼鱼肝脏形态完整,红色荧光最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补骨脂苷与肝毒性的相关性有限。补骨脂中5种成分与
阳性对照组斑马鱼幼鱼的肝脏显著变小,不同补骨脂样
斑马鱼幼鱼肝脏相对荧光强度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
品组斑马鱼幼鱼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肝脏畸形,其中以
2
2
为补骨脂酚(R =0.890 9)、异补骨脂素(R =0.790 8)、
雷公法醇沉组、盐炙法醇沉组斑马鱼幼鱼的肝脏畸形较
2
补骨脂素(R =0.782 9)、补骨脂苷(R =0.177 0)和异补
2
为严重。由图5可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干预组斑马
骨脂苷(R =0.020 5)。
2
鱼幼鱼的肝脏相对荧光强度均显著减弱(P<0.05或P<
3 讨论
0.01),其中雷公法、盐炙法水提组的肝毒性相对较弱,而
补骨脂为临床常用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丰富,以香
雷公法、盐炙法醇沉组的肝毒性相对较强。
[10]
豆素类、黄酮类、单萜酚类等为主 。本课题组前期通
过对补骨脂不同炮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发现,补骨
脂苷、异补骨脂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5种
A.空白对照组 B.阳性对照组 成分的含量较高,其峰面积之和超过总峰面积的 80%。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 HPLC 法测定了上述 5 种成分的含
量。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建方法操作简便、
准确性高、专属性强。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补骨脂苷、异
C.生品水提组 D.流水漂洗法水提组
补骨脂苷主要集中于水提样品中,而经醇沉处理后,样
品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的溶出大幅增加;
同时,与生品比较,各炮制品水提和醇沉样品中,补骨脂
E.雷公法水提组 F.盐炙法水提组 苷、异补骨脂苷及其总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相关研究报道,补骨脂有明确的肝毒性,主要以肝
细胞损伤为主,其致肝损伤的成分主要包括补骨脂素、
[11]
G.雷公法醇沉组 H.盐炙法醇沉组 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等脂溶性成分 。本课题组调研
图4 Tg 肝脏荧光转基因斑马鱼幼鱼经补骨脂不同样 发现,在含补骨脂的常用复方制剂中,使用补骨脂生品
品处理72 h后的肝脏表型(×15) 的占37.8%,涉及醇沉处理(醇沉体积分数45%~75%)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2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2 · 1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