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中国药房》2023年11期
P. 89
parasiticus and A. flavus, especially volatile oil from the stems and leaves. CONCLUSION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volatile oil between the roots, stems and leaves of G. littoralis, both of which have certain in vitro
antifungal activity.
KEYWORDS Glehnia littoralis; stems; leaves; roots; volatile oil; fungus; antifungal activity; chemical components
北沙参是伞形科植物珊瑚菜 Glehnia littoralis Fr. 根中挥发油的提取进行优化,分别设对照组、处理1组、
Schmidt ex Miq. 的干燥根,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 处理 2 组、处理 3 组,具体提取过程如下。(1)对照组(水
[1]
地区)、日本、朝鲜、俄罗斯和美国 ,具有养阴清肺、益胃 蒸气蒸馏提取):取供试品100 g,称定质量(精确至0.01 g),
[2]
生津的功效 。作为常用传统药材,北沙参早在明朝就 置于2 L圆底烧瓶中,加1 L水与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合
[3]
被种植 ,但其野生药材被长期无序采挖,资源遭到严重 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
破坏,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被 水使其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
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导致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 为止;置电热套中缓缓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约 5 h,
[4]
加强北沙参资源保护,开展其药用部位(根)与非药用部 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后,开启
位(茎叶)的利用研究十分必要。 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
[5]
[6]
[1]
研究显示,北沙参的根具有抗氧化 、抗癌 、抗炎 、 度0线上面5 mm处为止;放置1 h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
[8]
[7]
[9]
抗脂肪形成 、免疫调节 和抗菌 等活性;而关于北沙参 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计算
[11]
[10]
的茎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多糖 、黄酮类 、香豆
供试品中挥发油含量(%),并于分析前储存在4 ℃的琥
[13]
[12]
素 和微量元素 等成分的研究。北沙参挥发油的研究
珀色小瓶中。每个实验平行 3 次。(2)处理 1 组(蒸馏瓶
[14]
主要集中于根 ,而对于茎叶的研究几乎无报道。本研
辅助提取):在对照组圆底烧瓶和挥发油测定器之间放
究对北沙参茎叶和根中挥发油进行提取工艺优化,比较
置一个蒸馏瓶,并将北沙参粉末放在蒸馏瓶中,不与水
它们所含化学成分的异同,并对二者抗黄曲霉与茄病镰
接触,其他操作同对照组。(3)处理 2 组(NaCl 溶液提
刀菌等真菌的活性进行研究,以期为北沙参地上部位挥
取):用 20% 的 NaCl 溶液代替对照组的蒸馏水,其他操
发油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同对照组。(4)处理3组(KCl溶液提取):分别用10%、
1 材料
[15]
15% 和 20% 的 KCl 溶液代替对照组中的蒸馏水 ,其他
1.1 植物来源
操作同对照组。计算北沙参茎叶挥发油和根挥发油的
2020年10月21日本课题组在河北省安国市采集北
提取率,提取率(g/kg)=(挥发油的质量/植物的质量)×
沙参的茎叶和根,经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赵云生教授鉴
1 000。
定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 G.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
2.1.2 正交实验 在“2.1.1”项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
的茎叶和根,植物标本保存于河北中医学院标本馆。
4
L9 (3)正交表设计优化提取条件,其中料液比、蒸馏时间
1.2 主要仪器
和KCl浓度被认为是影响挥发油提取率的重要因素,每
7890B/5977B 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购
个因素均被分为3个水平(料液比1∶5、1∶10、1∶15,蒸馏时
自美国 Agilent 公司;FW100 型粉碎机购自天津泰斯特
仪器有限公司;BSA224S-CW型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 间3、4、5 h,KCl浓度10%、15%、20%)以优化提取过程。
购自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GHP-9050 型 2.2 挥发油的GC-MS检测
恒温培养箱购自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在 GC-MS 分析之前,将 30 μL 挥发油加入到 1 mL
1.3 主要菌种与试剂 正己烷中,然后经 0.45 μm 微孔滤膜过滤,制成测试溶
寄生曲霉(编号 BNCC144221)购自北京北纳创联 液。使用 7890B/5977B 型 GC-MS 仪,通过 GC-MS 程序
生物技术研究所;茄病镰刀菌、半裸镰刀菌和尖孢镰刀 对北沙参茎叶挥发油和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菌由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房慧勇副教授捐赠;黄曲霉由 采用 NIST 17.0 质谱数据库(https://webbook.nist.gov/
河北中医学院河北省中药炮制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分 chemistry/)进行化合物检索(设置匹配度>80%),采用
离。正己烷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2 方法 质谱条件:采用离子源,电子能量为 70 eV,离子源
2.1 挥发油的提取 温度为230 ℃,四极杆温度为150 ℃,溶剂延迟为3 min,
2.1.1 单因素实验 根据 2020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 质量扫描范围质荷比(m/z)为50→500。检测程序如下:
通则“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提取方法 对北沙参茎叶和 载气为氦气(纯度 99.999%),分流比为 50∶1,流速为 1
[2]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1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1 · 13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