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中国药房》2023年11期
P. 26
前文构建的模型相吻合。分别将各专家对各一级指标 少证据的整合分析与综合决策。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模
与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评价结果进行判断矩阵的构建,经 型,成功构建了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分
一致性检验后进行运算,最后将全部专家的结果进行加 级。在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一级指标的6个维度中,安全
权算术平均计算,得到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的权重结 性与有效性的权重较大。因为在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开
果。至此,成功构建出了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 展过程中,安全与有效是临床用药最基本的要求。在有
量化分级,详见表1。 效性二级指标中,指南推荐地位所占权重最大。这是因
3 讨论 为临床指南/专家共识是解决临床问题的最佳实践方法,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是近年来临床药学工作的重点, 故在对药品进行有效性评价时,指南推荐地位是至关重
目前开展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多局限于证据收集 要的。在安全性二级指标中,与不良反应相关的指标数
部分,完成的临床综合评价报告大多为证据的罗列,缺 量多、权重占比高,其中不良反应事件的严重程度所占
表1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分级
一级指标(权重) 二级指标(权重) 指标释义 量化分级
A有效性(0.254 1) A1指南推荐地位(0.105 4) 在治疗指南中,待评价药品的推荐用药次序及证据质量 (1)国家行政部门的诊疗规范推荐(10分);(2)指南强推荐(8分);(3)指南弱推荐(5分);(4)专家共识
推荐(3分);(5)以上均无推荐(0分)
A2 有效性的循证医学证据情况 待评价药品治疗疾病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有效程度 基于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前瞻性/回顾性队列研究等的Meta分析结果提
(0.074 3) 示:(1)疗效优于其他药物(10分);(2)疗效与其他药物相当(5分);(3)疗效不及其他药物(0分)
A3说明书适应证(0.074 3) 待评价药品说明书是否明确包括待评价疾病适应证 (1)是(10分);(2)否(0分)
B安全性(0.282 6) B1特殊人群用药(0.035 3) 待评价药品说明书上所列的内容是否对儿童、孕妇或老年人等特 (1)是(10分);(2)否(0分)
殊人群用药进行了规范的说明
B2禁忌证(0.037 0) 待评价药品说明书中对禁忌证的描述是否清晰明确 (1)是(10分);(2)否(0分)
B3不良反应(0.034 0) 待评价药品在说明书中对不良反应的描述是否详细 (1)是(10分);(2)否(0分)
B4 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情况 待评价药品治疗疾病的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情况 基于RCT、前瞻性/回顾性队列研究等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1)安全性优于其他药物(10分);(2)安全
(0.031 9) 性与其他药物相当(5分);(3)安全性不及其他药物(0分)
B5药品不良事件发生频率(0.027 0) 待评价药品上一年度在医疗机构发生相关不良事件等级的高低 (1)非常低(发生频率<0.01%)(10分);(2)比较低(0.01%≤发生频率<0.1%)(8分);(3)一般(0.1%≤
程度 发生频率<1%)(5分);(4)比较高(1%≤发生频率<10%)(3分);(5)非常高(发生频率≥10%)(0分)
B6药品不良事件的可逆性(0.020 2) 待评价药品发生的不良事件是否可逆 (1)完全可逆,停药后均可自行恢复(10分);(2)不完全可逆,停药后部分无法自行恢复(5分);(3)不可
逆,停药后均不可自行恢复(0分)
B7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0.042 7) 待评价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是否列出以下情形:(1)导致死亡;(2) (1)是(0分);(2)否(10分)
危及生命;(3)致癌、致畸;(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
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B8药物相互作用(0.019 4) 待评价药品说明书中是否明确清晰地列出了与该药同时使用可使 (1)是(10分);(2)否(0分)
药效减弱或出现不应有的毒副作用的其他药品
B9药物警戒情况(0.035 2) 待评价药品是否出现过撤市、召回、安全性警告、黑框警告或安全 (1)是(0分);(2)否(10分)
性相关的说明书修改等系列问题
C经济性(0.135 3) C1药品疗程费用(0.064 4) 待评价药品与治疗同一适应证的其他药品相比,药品疗程费用是 (1)是(0分);(2)否(10分)
否处于居中水平或较低水平
C2成本-效果(0.070 9) 待评价药品的成本-效果如何(成本指采取药物治疗的直接成本和 (1)非常低(10分);(2)比较低(8分);(3)一般(5分);(4)比较高(3分);(5)非常高(0分)
间接成本,效果指反映临床治疗或干预结果的定量表达方式)
D适宜性(0.153 7) D1药品有效期(0.035 7) 待评价药品在一定的贮藏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时间长短 (1)长(有效期≥36个月)(10分);(2)一般(24个月≤有效期<36个月)(5分);(3)短(有效期<24个
月)(0分)
D2药品贮藏条件(0.035 7) 待评价药品说明书中列出的对于贮藏条件的要求 (1)常温贮藏(10分);(2)常温贮藏,避光或遮光(8分);(3)阴凉贮藏(5分);(4)阴凉贮藏,避光或遮光
(3分);(5)冷藏或冷冻贮藏(0分)
D3给药频次(0.049 4) 待评价药品一段时间内给药的频率与次数 (1)每日1次(10分);(2)每日2次(8分);(3)每日3次(5分);(4)每日4次(3分);(5)大于每日4次(0
分)
D4用药疗程时长(0.032 9) 待评价药品的用药疗程时间跨度 (1)短(疗程≤7 d)(10分);(2)一般(7 d<疗程≤14 d)(5分);(3)长(疗程>14 d)(0分)
E可及性(0.098 3) E1基本药物目录情况(0.031 7) 待评价药品是否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1)是(10分);(2)否(0分)
E2医保目录报销情况(0.024 1) 待评价药品在医保目录内是属于甲类还是乙类,有无报销的限制 (1)国家医保甲类,无限制使用条件(10分);(2)国家医保甲类,有限制使用条件(8分);(3)国家医保乙
条件 类,无限制使用条件(5分);(4)国家医保乙类,有限制使用条件(3分);(5)不在国家医保目录(0分)
E3药品带量采购情况(0.020 0) 待评价药品是否为国家或省级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中选药品 (1)国家级集中带量采购的中选药品(10分);(2)省级集中带量采购的中选药品(5分);(3)未进入集中
带量采购的药品(0分)
E4药品疗程费用可负担情况(0.022 4) 结合地区经济水平,考察待评价药品的疗程治疗费用(自费部分) (1)完全可负担(年费用/年收入≤1%(10分);(2)比较可负担(1%<年费用/年收入≤5%(8分);(3)一
可负担程度 般(5%<年费用/年收入≤10%(5分);(4)比较难负担(10%<年费用/年收入≤20%(3分);(5)完全难
以负担(年费用/年收入>20%(0分)
F创新性(0.076 0) F1药品创新程度(0.076 0) 待评价药品与同类药品相比,上市时间、专利成果与专利授权等方 (1)非常创新(上市时间≤3年,在专利保护期内)(10分);(2)比较创新(3年<上市时间≤5年,在专利
面的创新程度 保护期内)(8分);(3)一般创新(5年<上市时间≤10年,不在专利保护期内)(5分);(4)比较不创新
(10年<上市时间≤15年,不在专利保护期内)(3分);(5)非常不创新(上市时间>15年,不在专利保
护期内)(0分)
· 1300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1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