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中国药房》2023年8期
P. 109

2
         (risk ratio,RR)及其 95%CI表示。采用Q和I 检验各研                2.2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究间的异质性,若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10,                            14 项研究描述了随机序列的产生,包括掷硬币、抽
           2
          I <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反之,则                      签及计算机随机法         [6―8,14―17,19―23,25―26] ;12 项研究描述了分
          表示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进一步行亚组分析查找                           配隐藏   [6,8,14―16,18―20,22―23,25―26] ;4 项研究未实施盲法 [26―29] ;除
          异质性的可能来源,予以排除后,再进行合并分析;若未                          3 项研究   [14,16,19] 外,其余研究均对失访及退出进行了描
          能找到异质性可能来源,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述;12 项研究未选择性报道结局             [8,14―15,19―22,24―28] ;所有研
          分析;若经上述处理后仍存在较大异质性,则进行描述
                                                             究均不清楚是否存在其他偏倚来源。结果见图2、图3。
          性分析。以敏感性分析评价结果的稳健性;采用倒漏斗
                                                             2.3 Meta分析结果
                                            [13]
          图和 Egger’s 检验进行发表偏倚分析 。检验水准
                                                             2.3.1 IOPR 19 项研究报道了终点 IOPR          [6―8,14―29] 。各
          α=0.05。
                                                                                             2
                                                             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02,I =56%),采用随机
          2 结果
                                                             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终点
          2.1 文献检索结果与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
                                                             IOPR[MD=0.89,95%CI(0.53,1.25),P<0.000 01]显著
              初检共得到相关文献379篇,经阅读题目、摘要和全
                                                             低于对照组。结果见图4。
          文后,最终纳入 19 篇文献        [6―8,14―29] ,共计 2 181 例患者,其
                                                                 按 1、3、6 个月的不同用药时间节点进行亚组分析。
          中对照组1 105例、试验组1 076例。文献筛选流程见图
                                                             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用药 1 个月[MD=1.20,95%CI
          1,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见表 1(Nct 表示在 ClinicalTrails
          数据库中公布且未在期刊发表的临床试验研究)。                            (0.88,1.52),P<0.000  01]、3 个 月 [MD=0.84,95%CI
                                                            (0.58,1.10),P<0.000  01]、6 个 月 [MD=1.04,95%CI
             数 据 库 检 索 获 得 相 关 文 献(n=
             379):中国知网(n=4)、中国生物                            (0.37,1.71),P=0.002]时的 IOPR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医学文献数据库(n=7)、万方数据
             (n=9)、维 普 网(n=2)、PubMed
             (n=87)、Embase(n=86)、the Co‐                     结果见图5(由于其余时间节点纳入的研究不足3篇,故
             chrane Library(n=184)
                                                             未纳入亚组分析)。
                                  剔除重复文献(n=120)
                                                             2.3.2 安全性 试验组患者的结膜充血发生率[RR=
                初筛获得文献(n=259)
                                  排除文献(n=55):动物实验(n=13)、     1.89,95%CI(1.59,2.24),P<0.000 01]、睫毛增长发生率
                                  重复报道文献(n=22)、综述或系统评
                                  价(n=17)、手术用药(n=3)
                复筛获得文献(n=204)                                [RR=3.17,95%CI(1.97,5.08),P<0.000 01]均显著高于
                                  排除文献(n=185):非 RCT(n=13)、
                                  干预措施不符(n=71)、研究对象不符        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眼睛刺激/异物感、瘙痒、眼干、眼部
                                 (n=28)、无相关结局指标(n=20)、其
                                  他研究方向(n=53)
                 最终纳入文献(n=19)                                炎症、眼痛、视觉障碍、虹膜/皮肤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
          第一作者及    国家/地区  研究设计      例数           平均年龄/岁                       干预措施                  用药时间 结局指标
          发表年份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Dubiner 2001 [6]  美国  平行双盲  21  22  68.8±1.6  64.3±2.1  0.03%贝美前列素,每晚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晚1次  1个月  ①②
          Gandolfi 2001 [7]  意大利+美国  平行双盲  119  113  61.3±12.9  62.2±13.1  0.03%贝美前列素,每晚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晚1次  3个月  ①②
          Walters 2004 [8]  美国  平行单盲  38  38  59.1±12.0  57.9±12.1  0.03%贝美前列素,每晚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晚1次  1个月  ①②
          Nct 2007 [14]  美国  平行双盲  270  272   未提及      未提及    0.03%贝美前列素,每晚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晚1次   4.5个月  ①
          Arcieri 2005 [15]  巴西  平行单盲  16  15  69.6±9.2  66.7±15.4  0.03%贝美前列素,每日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日1次  6个月  ①②
          Birt 2010 [16]  加拿大  平行单盲  27  30  60.6±10.8  62.3±10.4  0.03%贝美前列素,每日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日1次  6个月  ①②
          Cellini 2004 [17]  意大利  平行双盲  20  20  未提及    未提及    0.03%贝美前列素,每晚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晚1次   6个月  ①
          Faridi 2010 [18]  美国  平行单盲  40  42   68       67    0.03%贝美前列素,每晚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晚1次   6个月  ①②
          Konstas 2007 [19]  希腊  交叉单盲  123  123  66.5±8.3  66.5±8.3  0.03%贝美前列素,每晚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晚1次  3个月  ①②
          Koz 2007 [20]  土耳其  平行双盲  20  20   51.0±14  53.0±11  0.03%贝美前列素,每晚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晚1次   6个月  ①
          Mishra 2014 [21]  意大利  平行单盲  35  35  54.8±13.6  52.4±13.8  0.03%贝美前列素,每晚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晚1次  3个月  ①②
          Orzalesi 2006 [22]  意大利  交叉双盲  44  44  71±14.2  71±14.2  0.03%贝美前列素,每晚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晚1次  1个月  ①
          Parrish 2003 [23]  美国  平行单盲  136  136  64.4±12.4  65.9±11.3  0.03%贝美前列素,每晚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晚1次  3个月  ①②
          Stalmans 2016 [24]  欧洲  交叉单盲  28  28  未提及    未提及    0.03%贝美前列素(无防腐剂),每晚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无防腐剂),每晚1次 6个月  ①
          Whitson 2010 [25]  美国  平行单盲  35  38  69.3±12  67.3±10  0.03%贝美前列素,每晚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晚1次  3个月  ①
          Wu 2021 [26]  中国台湾  平行非盲  41  43   54.8±11.3  57.1±12.2  0.03%贝美前列素(无防腐剂),每晚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晚1次  4个月  ①
          黄海荔2011 [27]  中国  平行非盲  20   21    54.7±13.4  54.3±11.6  0.03%贝美前列素,每晚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晚1次  1个月  ①
          孔祥梅2006 [28]  中国  平行单盲  27   51    52.0±14.0  51.7±15.1  0.03%贝美前列素,每晚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晚1次  1个月  ①
          汪梦园2019 [29]  中国  平行非盲  16   14    62.8±14.2  58.7±7.1  0.03%贝美前列素,每晚1次  0.005%拉坦前列素,每晚1次  6个月  ①
             ①:IOPR;②:安全性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8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8    · 995 ·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