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中国药房》2023年7期
P. 88

2.2 MTX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关性感染3例,导管堵塞1例,输液部位渗液4例,导管内
          2.2.1 两组患儿MTX血药浓度比较 所有患儿给药后                         血栓形成 2 例,导管移位 1 例,发生率分别为 2.80%、
          24  h 的 MTX 血 药 浓 度(C24 h 水 平)均 值 为(111.72±         0.93%、3.74%、1.87%、0.93%。PICC 组与 TIVAP 组患儿
          55.74)μmol/L,给药后42 h的MTX血药浓度(C42 h水平)               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
          均值为(1.02±2.45) μmol/L。TIVAP组患儿的C24 h水平              计学意义(P>0.05),见表5、表6。
          显著高于PICC组(P<0.05),见表2。                              表5 PICC组与TIVAP组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表2 PICC 组与 TIVAP 组的 MTX 血药浓度比较[(x±                       比较[例(%%)]
               s,μmol/L)]                                             消化道不     白细胞计 血红蛋白 中性粒细胞 血肌酐 神经系统
                                                              组别    n      黏膜炎                            合计
           组别             n           C 24 h水平     C 42 h水平           良反应       数降低  含量降低  计数降低  升高 不良反应
           PICC组         65         102.45±48.77  1.17±3.02   PICC组  65  4(6.15) 2(3.08) 21(32.31) 28(43.08) 15(23.08) 1(1.54) 2(3.08) 40(61.54)
                                                              TIVAP组 42  0(0)  2(4.76) 19(45.24) 24(57.14)   9(21.43) 0(0)  0(0)  30(71.43)
           TIVAP组        42         126.87±61.99 a  0.81±0.86
             a:与PICC组比较,P<0.05                                表6 PICC组与TIVAP组患儿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
          2.2.2 MTX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MTX C24 h水                         率比较[例(%%)]
          平为因变量,年龄、性别(男=1,女=2)、BSA、MTX 剂                      组别    n  导管相关性感染 导管堵塞 输液部位渗液 导管内血栓形成 导管移位   合计
                                                              PICC组  65  2(3.08)  1(1.54)  4(6.15)  2(3.08)  1(1.54) 8(12.31)
          量、给药前eGFR、给药第1天液体入量、给药第2天液体                         TIVAP组  42  1(2.38)  0(0)  0(0)  0(0)  0(0)  1(2.38)
          入量、HD-MTX 给药日距离首次化疗日的时间、静脉输
                                                              2.2.4 两组患儿住院天数比较 两组患儿平均住院天
          液装置(PICC=1,TIVAP=2)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线
                                                              数 为(5.08±3.95)  d,其 中 PICC 组 平 均 住 院 天 数 为
          性回归分析;之后纳入单因素分析中P<0.10的变量(见
                                                             (4.74±2.56) d,TIVAP 组平均住院天数为(5.62±5.45)
          表3),使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d。 两 组 患 儿 住 院 天 数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显示,经 TIVAP 给药与 MTX C24 h 水平升高相关(P<
                                                             (P>0.05)。
          0.05),见表4。                                          3 讨论
             表3 MTX C24 h水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PICC与TIVAP可以减轻静脉穿刺对患儿血管的损
           变量                       β         SE      t       伤,达到长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目的。现有研究主要
           年龄                      -0.02      0.02   -0.68
           性别(男)                   -0.02      0.16   -0.13    就置管操作、维护、并发症方面对TIVAP与PICC的安全
                                                                                          [4]
           BSA                      0.07      0.26    0.25    性进行比较与探讨        [9―10] 。而 QI 等 研究发现,甲状旁腺
           MTX剂量                    0.11      0.21    0.51    切除术后患者经PICC输注钙剂比经股静脉导管达到正
           基线eGFR                  -0.01 a    0.01   -1.84    常血钙水平的时间更短,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这
           给药第1天液体入量               -0.01      0.01    0.11
           给药第2天液体入量                0   a     0       2.15    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应用不同的静脉输液装置可能会影
           HD-MTX给药日距离首次化疗日的时间      0         0       1.46    响药物的治疗效果,但目前证据十分有限。就本研究而
           静脉输液装置(TIVAP)            0.35 a    0.16    2.21
                                                              言,HD-MTX 给药期间需通过 MTX 血药浓度水平调整
             a:P<0.10
                                                              解救方案以维持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因此本研究选
             表4 MTX C24 h水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择以MTX血药浓度作为切入点,评估PICC组与TIVAP
           变量                 β          SE         t         组MTX治疗的安全性。
           常量                 4.81       0.10      48.26
           静脉输液装置(TIVAP)      0.36 a     0.16       2.17      3.1 应用不同静脉输液装置给药对 MTX 血药浓度及
           基线eGFR            -0.17                 -1.71      HD-MTX不良反应的影响
           给药第2天液体入量          0.18                  1.82          由于不同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MTX 血药浓度的
             a:P<0.05
                                                              影响因素目前尚未达成一致性结论,大致可分为生理因
          2.2.3 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                          素(尿液pH、肾功能等)、遗传学因素(基因多态性)和药
          率比较 共有70例患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物相关因素(剂量、给药期间液体出入量、药物相互作用
          65.42%。其中消化道不良反应4例,黏膜炎4例,白细胞                        等) [11―14] 。本研究应用多因素分析后发现,经 TIVAP 给
          计数降低40例,血红蛋白含量降低52例,中性粒细胞计                          药与 MTX C24 h水平升高相关。有研究者认为此种差异
          数降低 24 例,血肌酐升高 1 例,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2 例                     主要来源于静脉输液装置的管路长度、管径等参数上的
         (由于每位患儿在治疗期间很可能发生多个不良反应,                             差异 。TIVAP的导管部分较PICC管径更大、置入长度
                                                                  [15]
          所以会出现“发生不良反应患儿”的例数总和超过该组                            更短,推测药物可以更迅速地分布于患者体循环中。还
          患儿例数的情况,也会出现每个不良反应的例数相加大                            有研究认为这可能与管路材料对药物的生物吸附性相
                                                                [16]
          于合计的情况,下同),发生率分别为 3.74%、3.74%、                      关 。更深层次的原因仍有待研究。
          37.38%、48.60%、22.43%、0.93%、1.87%。共有 9 例患儿               有证据指出,MTX C24 h水平升高与肿瘤患儿口腔黏
                                                                                                [17]
          出现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8.41%。其中导管相                         膜炎、消化道不良反应风险增加相关 ,并且较高的

          · 846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7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7期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