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中国药房》2023年5期
P. 41
50 和CI的总量已达到最大值,第4 BV时50%乙醇洗脱流分
中CA和CI的总量很低,说明到第4 BV时已基本洗脱完
CA和CI的总量/mg 30 全。因此,确定4 BV为50%乙醇洗脱剂的最佳用量。
40
20
50
10
0 40
3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CA和CI的总量/mg
乙醇体积分数/% 20
A. CA和CI总量的测定结果 10
CA CI
10%乙醇洗脱部位
20%乙醇洗脱部位 0
30%乙醇洗脱部位 1 2 3 4 5 6
40%乙醇洗脱部位 50%乙醇洗脱用量/BV
mAU 50%乙醇洗脱部位 A. CA和CI总量的测定结果
60%乙醇洗脱部位
70%乙醇洗脱部位 第1 BV洗脱时
80%乙醇洗脱部位
90%乙醇洗脱部位 第2 BV洗脱时
第3 BV洗脱时
0 10 20 30 40 50 60 mAU
t/min 第4 BV洗脱时
B.样品洗脱流分的HPLC图 第5 BV洗脱时
图2 洗脱剂体积分数对CA和CI解吸附效果的影响 第6 BV洗脱时
0 10 20 30 40 50 60
的层析柱中。将 100 mL 样品溶液以 2 BV/h 流速上柱, t/min
B.样品洗脱流分的HPLC图
静置1 h,分别以2、4、6 BV 20%乙醇洗脱杂质(流速为2
图4 目标产物洗脱剂用量对CA和CI洗脱效果的影响
BV/h),然后用4 BV 50%乙醇以2 BV/h流速洗脱CA和
CI,收集洗脱流分;采用 HPLC 法测定各样品洗脱流分 2.3.6 最优富集工艺的验证 取已标定 CA 和 CI 总含
中的CA和CI的含量,并记录色谱图。结果如图3所示, 量为27.8 mg/g的样品适量,按“2.3.2”项下方法制备上柱
经 2、4、6 BV 20% 乙醇洗脱杂质后,进一步收集的 4 BV 样品溶液,分成3份,每份100 mL,分别加入到3份装有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的层析柱中,上样流速为2 BV/h,
50%乙醇洗脱流分中CA和CI的总量分别为1.45、3.60、3.16
静置1 h;采用上述优化的富集参数进行层析操作,采用
mg。由此可知,4 BV 20%乙醇洗脱杂质的效果较好。
HPLC 法测定各样品洗脱流分中 CA 和 CI 的含量,并计
4
算富集倍数。结果显示,经 D101 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
CA和CI的总量/mg 2 RSD 为 1.05%(n=3),平均富集倍数为 11.61 倍,这表明
3
后的提取物中 CA 和 CI 的平均总含量为 322.7 mg/g,
该最优富集工艺的富集效果显著,工艺重复性好。
1
3 讨论
0
0 2 4 6 8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分布极其广泛,是许多中
20%乙醇洗脱用量/BV
A. CA和CI总量的测定结果 草药的有效成分。在植物黄酮类成分的提取方法中,传
统的回流提取法设备简单,但提取温度高且提取时间较
长,容易造成黄酮类成分的氧化损失;超声提取法与回
流提取法相比,能极大缩短提取时间,减少溶剂使用和
2 BV洗脱 [5―6]
mAU 降低能耗 。笔者在前期研究中,考察了超声提取法
4 BV洗脱 和传统回流提取法对长梗金腰中 CA 和 CI 的提取效
果,结果发现,超声提取法的提取率较高,且提取时间
明显短于回流提取法。笔者进一步对超声提取法的工
6 BV洗脱
艺参数乙醇体积分数(0、25%、50%、75%、95%)、料液比
0 10 20 30 40
t/min (1∶5、1∶10、1∶20、1∶30,g/mL)、提取温度(30、40、50、60、
B.样品洗脱流分的HPLC图
图3 杂质洗脱剂用量对杂质洗脱效果的影响 70 ℃)、提取时间(30、45、60 min)进行了单因素实验。
结果发现,超声提取时间在45 min以上对CA和CI的提
2.3.5 CA 和 CI 洗脱剂用量的考察 称取 1 份 D101 型 取率没有明显影响。因此,笔者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
大孔吸附树脂 66.0 g,湿法装柱,分别装入 3 cm×35 cm 上,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以进一步优化长梗
的层析柱中。将100 mL样品溶液以2 BV/h流速上柱,静 金腰中CA和CI的超声提取工艺。结果显示,长梗金腰
置1 h;用4 BV 20%乙醇冲洗杂质后,再用6 BV 50%的乙 中CA和CI的最优提取工艺为8倍量的50%乙醇在室温
醇进行洗脱,每隔1 BV就收集一份洗脱流分;采用HPLC 下一次性超声提取45 min。经验证,在该最优提取工艺
法测定各样品洗脱流分中CA和CI的含量,并记录色谱 条件下,CA和CI的转移率可达到95.43%。
图。结果如图 4所示,第2 BV时50%乙醇洗脱流分中CA (下转第553页)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5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5 · 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