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中国药房》2023年4期
P. 104

机效应模型分析;对不能合并的结果,则仅进行描述性                            报告了对结果评估的盲法            [12,27] ;8 项研究报告了结局完
              [17]
          分析 。采用逐个排除法对结局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                            整 [13,18―20,23―25,27] ;6 项 研 究 未 选 择 性 报 告 研 究 结
          以评估结果的稳健性;若结局指标所纳入文献>9篇,则                           果 [12―13,20,22,24,27] ,6项研究分析了偏倚风险 [13,18―19,22,25,27] 。结
          采 用 倒 漏 斗 图 检 测 潜 在 的 发 表 偏 倚 。 检 验 水 准             果见图2、图3。
          α=0.05。                                             2.3 Meta分析结果
          2 结果                                                2.3.1 VAS 5 项研究报道了 VAS        [13,23―25,27] ,其中 3 项研
          2.1 文献检索结果                                          究为麻醉诱导前给药         [23―25] ,2项研究为术后给药    [13,27] 。麻
              初检共获得文献 107 篇,经阅读标题、摘要和全文                       醉诱导前给药的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02,
          后,最终纳入 12 篇文献        [12―13,18―27] ,共计 1 118 例患者,其  I =6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
                                                               2
          中试验组 633 例,对照组 485 例。文献检索流程见图 1;                    示,两组患者的 VA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见表1。
                                                              -0.16,95%CI(-0.41,0.09),P=0.20]。术后给药的各
                                                                                             2
               英文数据库检索获得文        中文数据库检索获得文                   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25,I =23%),采用固定
                  献(n=42)           献(n=65)
                                                              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VAS
                                                              显著低于对照组[MD=-0.15,95%CI(-0.22,-0.09),
                                    剔除重复文献(n=32)
                                                              P<0.000 1]。结果见图4、图5。
                  初筛后纳入文献(n=75)     排除文献(n=60)
                                     与主题无关(n=18)                  按不同VAS评估时间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麻
                                     非中英文(n=13)
                                     非RCT(n=17)               醉诱导前给药时试验组患者术后0 h时的VAS显著低于
                  复筛后纳入文献(n=15)      无全文(n=12)
                                                              对照组[MD=-0.30,95%CI(-0.53,-0.07),P=0.01];
                                    排除无相关结局指标(n=3)
                                                              其余各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
                   最终纳入文献(n=12)
                                                              后给药时试验组患者术后 12 h[MD=-0.20,95%CI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0.38,-0.02),P=0.03]、48  h[MD=-0.30,95%CI
          2.2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0.46,-0.14),P=0.000 3]的 VAS 均显著低于对照
              有 9 项 研 究 报 告 了 随 机 序 列 产 生 的 方                 组;其余各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法 [13,18―22,24,26―27] ,3项研究描述了分配隐藏 [18,20,22] ;2项研究  结果见图4、图5。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
           第一作者及发表年份    组别     样本量/例         年龄/岁      手术类型              干预措施                          结局指标
           赵刚 2018 [12]  试验组     82         45.16±15.88  单纯四肢长骨骨折手术      术后肌内注射帕瑞昔布40 mg,bid,3 d       ②⑤
                      对照组        82         44.61±16.02                  术后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60 mg,qd,3 d
           江婷婷 2018 [13]  试验组    40          8.2±5.2   剖宫产术              术后12、24、36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20 mg     ①③⑤
                      对照组        40         26.9±6.1                     术后12、24、36 h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
           Daniels 2001 [18]  试验组1  51        21.8     口腔手术              术后肌内注射帕瑞昔布20 mg               ⑤
                      试验组2       50           21.5                       术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20 mg
                      试验组3       50           21.4                       术后肌内注射帕瑞昔布40 mg
                      试验组4       51           21.3                       术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
                      对照组        51           22.5                       术后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60 mg
           Mehlisch 2004 [19]  试验组  50        23.8     口腔手术              术后肌内注射帕瑞昔布20 mg               ⑤
                      对照组        51          24                          术后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
           Leykin 2008 [20]  试验组  25         32±10     内窥镜鼻甲和鼻窦手术        术后静脉滴注帕瑞昔布40 mg               ⑤
                      对照组        25          35±11                       术后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
           Wong 2010 [21]  试验组   33         30.8±5.6   剖宫产术              术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               ⑤
                      对照组        33         30.7±4.4                     术后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
           Siribumrungwong 2015 [22]  试验组  32  58.0±8.6  腰椎融合术           诱导麻醉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      ②③⑤
                      对照组        32         58.2±9.5                     诱导麻醉前30 min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
           郑洁 2012 [23]  试验组     40          18~50     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形术      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      ①
                      对照组        40                                      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
           周德祥 2013 [24]  试验组    30         50.8±10.6  子宫切除术             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      ①④⑤
                      对照组        30         49.8±11.0                    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30 mg
           王东 2017 [25]  试验组     50         55.4±5.4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诱导前20 min静脉滴注帕瑞昔布40 mg      ①
                      对照组        50         54.8±4.33                    麻醉诱导前20 min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
           鲍信艳 2020 [26]  试验组    21         56.1±9.9   关节置换手术            诱导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帕瑞昔布40 mg      ②③④⑤
                      对照组        20         57.2±10.7                    麻醉诱导前30 min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
           陈东 2021 [27]  试验组     28         60.9±11.5  腰椎经椎间孔入路减压椎间融合手术  术后静脉滴注帕瑞昔布40 mg,bid,3 d       ①
                      对照组        31         60.6±11.8                    术后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bid,3 d
             ①:VAS;②:NRS;③:术后出血量;④:术后阿片类镇痛药消耗量;⑤:不良反应发生率


          · 478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4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4期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