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中国药房》2023年2期
P. 90

续表1
           第一作者及发表年份   国家     癫痫类型       组别   例数    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月   干预措施                 疗程/月     结局指标
           田利 2021 [30]  中国   不详        试验组    45     9          11     LEV 30 mg/(kg·d),一日2次  6    ①②③④⑦
                                        对照组    45     10        10      VPA 20~30 mg/(kg·d),一日2次
           田永刚2018 [31]  中国   不详        试验组    40     8.3       26.64   LEV 30~40 mg/(kg·d),一日2次  6  ①
                                        对照组    40     8.18      27.84   VPA最小有效剂量,一日2次
           秦永平2017 [32]  中国   不详        试验组    38     6.7        不详     LEV 30 mg/(kg·d),一日2次  4    ①②④⑦⑧
                                        对照组    38     6.2        不详     VPA 25~30 mg/(kg·d),一日2次
           肖斌 2010 [33]  中国   各种发作      试验组    30     6.7       45.6    LEV 20~30 mg/(kg·d),一日2次  1  ①
                                        对照组    30     6.7       45.6    VPA最小有效剂量,一日3次
           邹撰 2019 [34]  中国   不详        试验组    37     10.2       不详     LEV最小有效剂量,一日2次        不详    ②⑦
                                        对照组    37     9.4        不详     VPA 20~30 mg/(kg·d),一日2次
           郑小凤2020 [35]  中国   不详        试验组    60     2.82      26.51   LEV 20~50 mg/(kg·d),一日2次  3  ①②④⑥⑧
                                        对照组    60     2.73      26.07   VPA 20~30 mg/(kg·d),一日2次
           陈丽红2017 [36]  中国   不详        试验组    36     8.5        不详     LEV 30~40 mg/(kg·d),一日2次  6  ①
                                        对照组    36     8.3        不详     VPA最小有效剂量,一日3次
           陈升东2012 [37]  中国   失神发作      试验组    33     7.8        不详     LEV 20~30 mg/(kg·d),一日2次  6  ①②④⑦
                                        对照组    32     7.8        不详     VPA 15~40 mg/(kg·d),一日2次
            ①:有效率;②:不良反应总发生率;③:皮疹发生率;④:嗜睡发生率;⑤:情绪异常发生率;⑥:食欲不振发生率;⑦:头晕头痛发生率;⑧:恶心呕吐发生率
          2.2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详见图4。Meta分析结果显
              所有研究均为 RCT       [4-5,7-37] 。15 项研究报道了序列        示,试验组患儿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1.06,
          产生的方法      [7-9,12,19,23,25,27-33,35] ;2 项研究报道了分配隐  95%CI(1.02,1.11),P=0.003]。
          藏 [7―8] ;2 项研究描述了盲法     [7,17] ;3 项研究描述了对研究             按疗程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治疗 1 个月

          结 局 的 盲 法 评 价     [7-8,17] ;28 项 研 究 结 果 数 据 完      时,两组患儿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整 [4-5,7-16,18-23,25-26,28,30-32,34-37] ;14 项 研 究 选 择 性 报 道 结  1.12,95%CI(0.98,1.29),P=0.10]。治疗3个月时,两组
          局 [4,7-9,11,13,19,21,25-26,28,30,32,35] ;所有研究均不清楚是否存在  患儿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1,
          其他偏倚来源。结果见图2、图3。                                    95%CI(0.90,1.14),P=0.84]。治疗 6 个月时,试验组患
                                                              儿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1.06,95%CI(1.02,
                 Random sequence generation(selection bias)   1.11),P=0.005]。结果见图5。
                   Allocation concealment(selection bias)
            Blinding of participants and personnel(performance bias)  2.3.2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27 项研究报道了不良反应
                Blinding of outcome assessment(detection bias)        [4-5,7,9-11,13-28,30,32,34-35,37]
                                                              总发生率                      。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
                   Incomplete outcome data(attrition bias)
                                                                            2
                     Selective reporting(reporting bias)      质性(P=0.28,I =12%),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Other bias
                                                              分析,详见图6。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的不良
                                    0%             25%            50%            75%           100%
              Low risk of bias                              Unclear risk of bias                        High risk of bias  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50,95%CI(0.41,
                                                              0.61),P<0.000 01]。
                        图2 风险偏倚条形图
                                                              2.3.3 具体不良反应发生率 试验组患儿的恶心呕吐
          2.3 Meta分析结果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儿的皮疹、
          2.3.1 有效率 32项研究报道了有效率              [4-5,7-33,35-37] 。各  嗜睡、情绪异常、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等发生率比较,差
                                            2
          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00 1,I =56%),采用随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Abdelmesih 2021
                                                          周田 2011
                                                        尹君平 2017
                                                      庄朝晖 2017
                                                             周玲 2021
                                                                 刘惜弟 2020
                                                               吕永刚 2020
                                                                     刘凯 2019
                                                                   刘开宇 2019
                                                                          冯枚 2017
                                                                              严建华 2018
                                                                                Zhou 2019
                                                                        刘丕松 2011
                                                                            何颖 2021
                         田永刚 2018
                       秦永平 2017
                           田利 2021
                                王加朋 2017
                              王玲 2018
              陈丽红 2017
            陈升东 2012
                郑小凤 2020
                     肖斌 2010
                   邹撰 2019
                                               曹时珍 2017
                                             曹现芳 2017
                                                    张光林 2019
                                                  智常青 2019
                                           李刚 2018
                                    梁燕锦 2019
                                  王冬 2020
                                         李振宏 2011
                                      李磊 2018
                                                                                     Random sequence generation(selection bias)
                                                                                     Allocation concealment(selection bias)
                                                                                     Blinding of participants and personnel(performance bias)
                                                                                     Blinding of outcome assessment(detection bias)
                                                                                     Incomplete outcome data(attrition bias)
                                                                                     Selective reporting(reporting bias)
                                                                                     Other bias
                                                    图3 风险偏倚图
          · 208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期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