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中国药房》2023年2期
P. 121

CSCO)的《ICIs 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均未直接发现
                                                             ICIs相关棘皮瘤的具体处置措施。我国《皮肤鳞状细胞
                                                             癌诊疗专家共识(2021)》提到,角化棘皮瘤是皮肤鳞状
                                                             细胞癌的特殊亚型,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常规治疗方法,
                                                             但主要针对孤立性病灶。其他非手术治疗方式包括:
                                                            (1)局部药物治疗,如联合外用氟尿嘧啶和咪喹莫特乳
                                                             膏;(2)冷冻疗法和电干燥刮除术,用于具有多个病灶、
                                                             边界清晰的皮损;(3)光动力疗法;(4)放射治疗;(5)系
                                                             统治疗,包括使用化疗药物(维 A 酸类药物)、免疫及靶
                                                                     [9]
                                                             向治疗等 。考虑到 ICIs 相关毒性反应的特殊性,为了
             A:颈部;B:左手;C:右手;D:躯干;E:小腿;F:脚底                   清晰地了解ICIs相关棘皮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转
              图2 患者棘皮瘤临床表现(2022年9月8日)
                                                             归,临床药师进一步查阅了国内外报道的相关病例报
          2 讨论                                               道,并对其进行了总结         [5,8,10―18] ,详见表1。
          2.1 患者棘皮瘤与纳武利尤单抗的关联性评价                                 由表1可见,在检索到的16例相关病例中:(1)男女
              棘皮瘤在接受 ICIs 治疗的病例报道中相对罕见。                      发病比例为1.29∶1,且年龄均大于60岁;(2)原发肿瘤以
          该病起源于皮肤和黏膜的皮脂腺滤泡,通常表现为坚硬                           黑色素瘤多见(6 例,37.50%);(3)棘皮瘤发病潜伏期长
                                        [3]
          的锥形结节,中心可见鳞片状堵塞 。ICIs 致棘皮瘤的                        短不一,介于 1.4~18 个月;(4)累及部位主要包括躯干
          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但学者普遍认为是T细胞介导                           及四肢;(5)棘皮瘤的处置手段包括停药(5例,31.25%)、
          的:cirAE的发展涉及ICIs对肿瘤细胞和真皮-表皮交界                      切除/冷冻手术/电干燥刮除术(6 例,37.50%)、局部应用
          处和/或皮肤的其他部位共表达抗原的阻断,ICIs可通过                        强效激素(6例,37.50%)、病灶内注射曲安奈德等激素(5
                      +
                           +
          重新激活 CD4 /CD8  T 细胞来靶向皮肤真皮/表皮的抗                    例,31.25%)等;(6)暂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预后良
                                                       [4]
          原,并在与正常皮肤发生交叉反应后诱发炎症反应 。                           好,其中8例(50.00%)患者可继续使用ICIs,不良反应转
          棘皮瘤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DNA损                          归时间介于2周~1年。
                                      [5]
          伤、炎症、局部或全身免疫改变等 。目前,已有报道指                              本例患者为63岁的男性,其棘皮瘤累及头皮、颈部、
          出,维罗非尼、索拉非尼、芦可替尼、来氟米特、维莫德吉                         躯干、手臂、手背、腿部及脚底,与上述病例特征基本相
          等多种药物均可引发棘皮瘤            [5―6] 。                    符。该患者在用药后 2 周发病,潜伏期短于上述病例。
              对于本例患者而言,判定引发棘皮瘤的原因是明确                         首先,该患者的棘皮瘤泛发于全身多个部位,不具备单
          治疗方案的第一步。临床药师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个手术切除的条件;其次,由于经济原因,该患者拒绝激
                         [7]
          和监测管理办法》 推荐的因果关系评价方法对该患者                           光及冷冻治疗;最后,病灶内注射曲安奈德可能存在影
          棘皮瘤与纳武利尤单抗之间的关联性判定为“肯定”。                           响血糖的潜在风险,由于病灶数繁多,该患者治疗意愿
          理由如下:(1)该患者发生棘皮瘤与纳武利尤单抗免疫                          不佳。与此同时,该患者的棘皮瘤还伴发瘙痒。CSCO
          治疗有合理的时间关系;(2)纳武利尤单抗药品说明书                          的《ICIs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将瘙痒症分为轻、中、重3
                                                  [8]
          中的不良反应虽未提及棘皮瘤,但是国外文献 已有报                           个等级,该患者伴有强烈且广泛的瘙痒,呈间歇性,因挠
          道;(3)该患者既往无皮肤病史,无细菌真菌感染,不存                         抓致皮肤受损,属于中度,推荐可在加强止痒治疗(如局
          在可引起棘皮瘤的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如紫外线长期照                           部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的情况下继续
          射、吸烟、其他化学致癌物和创伤);(4)再次用药期间,                        使用ICIs。综合以上因素,在考虑药物有效性、安全性、
          该患者棘皮瘤处于发展中,符合“再激发阳性”;(5)该患                        经济性、可及性的总体原则下,以控制瘙痒及稳定皮肤
          者既往合并使用的其他治疗药物如白蛋白紫杉醇及顺                            病变为目的,临床药师与医师讨论后最终决定予该患者
          铂均无此类不良反应报道。综上,临床药师判定该患者                           强效卤米松乳膏外用+维 A 酸胶囊口服+依巴斯汀片口
          的棘皮瘤与免疫治疗直接相关。                                     服的综合治疗方案。
          2.2 患者确诊为棘皮瘤后的治疗方案选择分析                             2.3 关于继续用药后棘皮瘤持续恶化的治疗决策干预
              临床药师查阅了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的《ICIs治疗的                           该患者确诊为棘皮瘤后,先后于5月18日、6月9日
          患者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处理实践指南》、美国国家综合                           分别接受1剂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在前述对症方案治疗
          癌症网络指南《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以及中国临                           的基础上,棘皮瘤进一步加重,全身多个部位出现新发
          床 肿 瘤 协 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病变,手背病变迅速融合。7 月 4 日,患者再次入院,医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    · 239 ·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