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中国药房》2022年22期
P. 127

增加,抗肿瘤药的价格大幅降低,可带动部分病种次均                           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尽管许多恶性肿瘤
          药费的瞬时下降       [15-16]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我院临床              患者受益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但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
          药师进行了相关政策宣讲,宣传了药品集中采购、医保                           反应限制了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如程序性死亡蛋白1/
          谈判政策的积极作用,提高了医师和患者对治疗药物的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抑制剂可引发类风湿关节炎、心
          认可度;同时,随着药品一致性评价的推进和药物经济                           肌炎、重症肌无力等,且放射性肺炎、胆管炎、暴发性1型
                                                                                                          [21]
          学评价的加快,临床药师可更合理地进行药物重整,在                           糖尿病等多种不良反应信号均未被药品说明书收载 ,
          结合我院《中心合理用药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监                          加之自身免疫性垂体炎的发病时间跨度大、临床表现不
                                                                 [22]
          督、落实临床药品的合理使用,有效地控制了药费的不                           特异 ,临床应予以关注。此外在靶向药物引发的多种
          合理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恶性增生性疾病的化                           不良反应中,恩美曲妥珠单抗致蜘蛛痣和维布妥昔单抗
                                                                                                          [23]
          疗和/或分子靶向治疗、恶性增生性疾病的免疫治疗和/                          致非感染性心内膜炎在药品说明书中均未被提及 。
          或其他治疗等前沿治疗方法涉及到诸多需引进的创新                            因此,临床在关注抗肿瘤药疗效的同时也应加强相关安
          药物,虽然有少部分药物已进入医保,但RE19、RU29病                       全性监管,应长期监测其药物浓度和患者相关内分泌激
          组次均药费仍相对较高(表 3),加之抗肿瘤药的费用普                         素水平,警惕迟发性免疫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
                         [17]
          遍处于较高水平 ,遂带动了我院次均药费的整体                             发生。
          增长。                                                3.2.2  以 合 理 用 药 为 导 向 的 药 物 经 济 学 研 究 探 索
              三是在学科建设方面,临床药师通过关注新技术、                         DRG支付改革下,医疗机构逐渐形成以医疗成本和医疗
          新疗法中创新药物的管理,可促进疗效更好、副作用更                           质量为核心的考核机制,促使医疗机构主动选择更符合
          小、临床获益更高的药品运用于临床,以助力医院药品                           药物经济学规律的药品。药物经济学研究是促进药品
          目录的优化;同时,可助力于医师诊治疾病能力的提升,                          回归临床价值的重要技术工具,应用经济学原理、方法
          从而科学、有效地推动学科能力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加                           和分析技术评价临床药物的经济价值能保证药物发挥
          优质的医疗服务。                                           最高的价值效应,从而助力临床药学服务的提升。随着
                                                                                                  [16]
          3.2 临床药师参与药事精细化管理的研究现状及探索                          医疗机构药物目录中抗肿瘤药占比的上升 ,临床药师
          3.2.1 以药品安全性研究为出发点的药事精细化管理                         需要更全面地掌握药品的共性与特性,指导临床合理用
          研究现状 临床药师是医院药物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                           药。如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发现,与康艾注射液组相
          应监测和药物经济学评价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在模拟                            比,苦参注射液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成本效果比更
                                                               [24]
          DRG 收费期间,临床药师通过建立相适应的药物警戒、                         优 ;靶向药物能极大地提升晚期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模式参与用药评估,进而参与                           疗效并减少各类毒副反应的发生,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
                                                                       [25]
          DRG背景下的医院药事精细化管理,以实现药学职能转                          单一放化疗 。临床药师对抗肿瘤药进行经济性评价,
          变并体现药师价值。                                          能有效促进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的优化,并为医师提供更
              首先,在药物相互作用方面,药物相互作用在肿瘤                         经济、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因此,开展以合理用药为
          患者中很常见,包括药物本身的相互作用、药动学相互                           导向的经济学研究是我院临床药学完善DRG视角下药
          作用和药效学相互作用,上述相互作用常常会影响疗                            事精细化管理的下一步计划。
          效,甚至引发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增加患者经济负                            4 结语
            [18]
          担 。部分抗肿瘤药细胞毒性强、药理学特征复杂、治                               目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对医
          疗窗狭窄,与多个药物联用时,药物相互作用更加明显。                          疗费用影响的重要杠杆:一方面,DRG 支付方式改革有
          研究发现,细胞毒性药物(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和紫杉                          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减少医疗纠纷,促进
                                                                                [26]
          醇类)与其他细胞色素 P450 酶亚型 3A4 代谢药物(苯二                    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DRG 支付方式改革
          氮卓类、抗真菌药、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和抗惊厥药)                          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方面显示出独特优
                                      [19]
          联合使用时,存在明显的危险性 。因此,临床药师应                           势,有利于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保障医疗资源配置和
          更多地掌握药品的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特性,警惕潜                          利用的合理性,促进医院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我院临床药师基于 DRG 建立以病组为对象的管理模
              其次,在药品不良反应方面,抗肿瘤药是我国新药                         式,为临床药师用药点评和用药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
                                                 [20]
          研发的活跃领域之一,占药物研发总量的 55% 。部分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DRG背景下,临床药师参与药事精
          不良反应未被药品说明书提及或发病时间跨度大、临床                           细化管理后,我院肿瘤中心整体诊疗服务能力提升,诊
          表现不特异,故挖掘和评价新药的不良反应对于指导临                           疗效率整体提高,无低风险死亡及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22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22    · 2805 ·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