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中国药房》2022年17期
P. 127

后药物治疗的延续性及安全性。如房颤合并急性冠脉                            4 讨论
        综合征的患者需采取抗凝联合抗血小板的治疗方案,属                               随着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房
        于多种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使用多种抗栓药,即纳入重                           颤患者管理模式越来越多样化,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断呈
        点监护,后台对重点监护对象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数据抓                           现。如杨艳艳等 采用抗凝药学模式线上程序远程服
                                                                          [10]
        取时间除每天 12:00 外,增加 10:00 和 17:00 2 次,便于             务院外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可提高INR达标率和患者满
        指标异常的尽早发现及预警;系统动态筛查用药医嘱中                           意度,减少患者在院停留时间及经济成本;周鹏等 开
                                                                                                       [11]
        对抗栓作用有影响的合用药品,存在影响的向医生推送                           发了以 HIS 及互联网为基础,以手机 APP、微信服务号
        提醒后持续追踪疗效及 ADR;针对患者,临床药师指导                         为核心的房颤信息化网络,具备抓取患者数据、提高录
        合理安排多种抗栓药的服药时间,告知各个品种的用药                           入率等功能,可提高随访患者的抗凝率及达标率。但上
        疗程、ADR的日常观察重点等,提高用药依从性。                            述信息化管理模式均侧重于院外已启动抗凝治疗患者
        3 抗凝治疗信息化药学监护路径的初步效果                               的长期管理,而对住院患者尤其是未启动或刚刚启动抗
        3.1 抗凝治疗评估                                         凝治疗的群体缺乏有效的监护,对 ADR 事件的风险预
            2021年1-12月,MINDS共纳入1 673例房颤患者,                 警也是不足的。我院借助合理用药软件平台自主研发
        均在入院当天完成CHA2DS2-VASc评分并向医生工作站
                                                           的“抗凝药学监护”模块则解决了这一问题。2021年1-
        推送。1 673 例房颤患者中需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 1
                                                           12 月,我院共对 1 228 例患者进行了全程化抗凝监护,
                               [9]
        228例,其中参考相关指南 Ⅰ级推荐1 033例、Ⅱa级推
                                                           CHA2DS2-VASc 评分和 HAS-BLED 评分完成率达到了
        荐 195 例。4 例患者入院时未启动抗凝治疗,经推送用
                                                           100%,均向医生推送了入组患者抗凝治疗提示,均就
        药提示后启动。1 228 例患者均完成 HAS-BLED 评分,
                                                           699例出血高风险患者推送了出血风险预警,2张评分表
        系统均就HAS-BLED评分≥3分的699例患者向医生工
                                                           可供医生直接打印留存病历,与传统人工管理模式相
        作站推送出血高风险提示。
                                                           比,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实现了卒中及出血风险评估
        3.2  医嘱审核及干预
                                                           的及时性、全面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1 年 1-12 月,MINDS 共抓取相关抗栓药医嘱
                                                               多项研究表明,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用
        2 578条,18条医嘱(0.70%)存在说明书禁忌证予直接禁
                                                           于预防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有效性远不如抗凝药华法
        止下达,173 条医嘱(6.71%)存在用法用量不适宜予驳
                                                           林 ;指南也明确提出,不推荐抗血小板治疗用于房颤
                                                             [12]
        回修改(包括给药剂量不足 109 条,给药剂量过大 64
                                                           患者血栓栓塞的预防,且抗凝药的剂量也需个体化制
        条),167 条医嘱(6.48%)选药不适宜建议修改(包括选
                                                           订,如华法林需控制患者 INR 在 2.0~3.0 之间,NOACs
        择抗血小板药进行抗凝治疗148条、不适宜选择NOACs
                                                           则需要根据患者年龄、肾功能状况及出血高危因素等调
        19条),医生修改用法用量不适宜医嘱102条(给药剂量
                                                           整剂量    [9,13] 。在临床实践中,一方面由于患者对华法林
        不足38条、给药剂量过大64条),选药不适宜医嘱137条
                                                           定期监测 INR 的接受度有限、便捷性不高,另一方面由
       (不适宜选择抗血小板药118条、NOACs19条)。干预成
                                                           于药品集中采购政策落地前 NOACs 价格相对昂贵,使
        功医嘱占总医嘱的9.27%,医嘱干预成功率为70.29%。
                                                           用抗血小板药进行房颤抗凝治疗的患者并不在少数,
        3.3  抗凝治疗监护
            纳入抗凝药学监护路径管理的有 1 228 例患者,其                     MINDS的抗凝治疗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医生检视
        中一般监护 985 例,重点监护 243 例。系统推送药物相                     患者抗凝方案起到了促进作用,故对于依从性较好的患
        互作用预警37例(包括华法林29例、NOACs 8例);推送                     者能进行治疗方案的优化——经干预,79.73%的患者由
        ADR 风险预警 224 例(包括出血事件预警 153 例、肝功                   抗血小板药调整为抗凝药。该系统结合患者年龄、肾功
        能/电解质异常等其他风险预警27例等);医嘱被医生采                         能及出血风险评分进行预判,对存在用法用量不合理的
        纳并调整的患者有49例,占所有抗凝治疗患者的3.99%。                       进行事前干预,如应当接受标准剂量 NOACs 而实际给
        3.4 抗凝治疗优化成效                                       药剂量不足、存在肾功能不全或出血高危因素而未减量
            2021年第四季度与第一季度相比,抗凝治疗优化成                       的患者,给医生推送剂量调整提示,58.96%的建议被采
        效显著,患者抗凝治疗率由88.73%提高至97.40%(χ =                    纳。未采纳调整建议的主要为抗凝药加量,医生出于对
                                                     2
        14.689,P<0.001),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 INR 院内达                 出血风险的担忧未给予标准剂量,这也是在整个抗凝治
        标率由38.64%提高至66.67%(χ =6.227,P=0.015),严             疗药学监护路径中较主要的问题——尽管目前已有部
                                    2
        重出血事件发生率由 2.94%降至 0.37%(χ =5.228,P=                分循证证据支持对于亚洲人群给予减少剂量的NOACs
                                            2
        0.046),药师对不合理抗凝医嘱干预成功率由45.24%提                     对卒中风险预防疗效与标准剂量相当                 [14-16] ,但该剂量是
                    2
        高至80.56%(χ =10.216,P=0.002)。                       否可推广应用还需更多的研究支持。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7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7  ·2165 ·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