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中国药房》2022年16期
P. 126
据,指南建议全面评估患者的实际情况,审慎制订给药 出现排泄延迟、急性肾损伤或其他严重不良事件时,应
与滴注方案。 缩短监测间隔、增加监测频率(强推荐,专家意见)。
2.3 TDM HDMTX给药方案根据滴注时间可分为24 h持续滴
2.3.1 HDMTX给药后开展TDM的必要性 注和快速滴注2类。相对应地,TDM方案根据滴注时间
指南推荐意见 13:推荐常规开展 TDM(强推荐,低 可分为2类:对于24 h持续滴注方案,滴注结束时的血药
质量证据)。 浓度(C24 h )被认为是Css,与疗效和安全性相关,而消除相
MTX 个体差异大,CMTX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且肿瘤 的 C48 h和 C72 h则主要与安全性有关;对于滴注时间≤6 h
患者往往伴随较多的合并用药。实施 TDM 并优化 的快速滴注方案,滴注结束时的 C3~6 h被认为是 Cmax,与
MTX 和亚叶酸钙解救剂量有助于提高血药浓度达标 疗效和安全性相关,而消除相的C24 h、C48 h、C72 h则主要与
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疗效。患者意愿调查显 安全性相关。故指南建议,至少在滴注结束时和滴注结
示,95.24%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与 92.50%的骨肉瘤患 束后24、48、72 h各监测1次CMTX。药师应结合不同时间
[3]
者均愿意接受 TDM 。因此,指南推荐 HDMTX 给药后 点的目标浓度范围,为临床提供TDM结果解读;当出现
常规开展TDM。 排泄延迟或不良事件时,应缩短监测间隔、增加监测
2.3.2 TDM方法 频率。
指南推荐意见14:基于药物检测特异性与结果准确 2.3.4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C24 h目标范围
性,推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指南推荐意见 17:对于 ALL 患儿,推荐 24 h 滴注结
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析方法开展TDM;当条件受
束时 C24 h (即 Css )的目标范围为 16~40 µmol/L(强推荐,
限或需快速检测时,可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
中等质量证据)。
酶放大免疫分析(EMIT)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目前尚缺乏成人患者 C24 h目标范围的临床研究,相
(CMIA)等试剂盒方法(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关证据仅关注 ALL 患儿——对于 ALL 患儿,C24 h>16
MTX 以原型和代谢物的形式存在于体内,包括
µmol/L可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而C24 h>40 µmol/L可
MTX、7-OHMTX、多聚谷氨酸化甲氨蝶呤(PGMTX)、
能会增加毒性风险 。故基于疗效和安全性平衡的考
[14]
2,4-二氨基-N10-甲基蝶酸(DAMPA)。在 MTX 代谢物
虑,指南推荐将16、40 µmol/L分别作为ALL患儿C24 h目
中,PGMTX 和 7-OHMTX 被发现与抗肿瘤细胞增殖活
标范围的下限和上限。对于成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药
性和/或不良反应有关,但其检测意义、检测时机及目标
师可一定程度上参考该浓度范围进行 TDM 结果解读,
浓度范围均有待进一步明确,目前临床TDM仍以MTX
并积极探索验证成人患者的C24 h目标范围。此外,开展
为主。
TDM的同时仍有必要密切监测不良事件。
HPLC 和 HPLC-MS/MS 可用于检测和区分 MTX 及
2.3.5 骨肉瘤患者的C4~6 h目标范围
其代谢物,但成本相对高、样品处理复杂。试剂盒方法
指南推荐意见 18:对于骨肉瘤患者,建议 4~6 h 滴
测定所需时间短,但线性范围窄、无法区分MTX及其代
注结束时的 C4~6 h (即 Cmax )的目标范围为 1 000~1 500
谢物(不同TDM方法的详细比较详见指南附件)。由于
µmol/L(弱推荐,低质量证据)。
TDM 发展水平因地区而异,色谱分析方法和试剂盒方
法在TDM工作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指南建议各医疗 系统评价证据表明,对于骨肉瘤患者,C4~6 h>1 000
机构可根据临床需求与自身条件选用合适的 TDM 方 µmol/L的临床疗效更好,但C4~6 h>1 500 µmol/L时疗效
[15]
法。但值得注意的是,试剂盒方法的结果可能需校正。 未显著改善,而严重毒性发生风险增加 。故基于疗效
此外,应用美国FDA批准的MTX解毒剂谷卡匹酶后,患 和安全性平衡的考虑,指南建议将 1 000、1 500 µmol/L
者体内MTX均转化为DAMPA,此时免疫测定方法可能 分别作为Cmax目标范围的下限和上限。鉴于骨肉瘤患者
会高估CMTX。故对于应用谷卡匹酶的患者,指南建议选 MTX给药剂量较大,且需在短时间内快速滴注,故临床
用色谱分析方法,避免应用FPIA法。 在开展TDM的同时仍有必要密切监测不良事件。
2.3.3 TDM时机 2.3.6 基于TDM的剂量调整
指南推荐意见 15:对于 24 h 持续滴注方案,推荐至 指南推荐意见 19:建议基于 TDM 结果与目标治疗
少于滴注开始后 24、48、72 h 各监测 1 次 CMTX,直至 浓度,结合药动学特性,对 MTX 剂量进行个体化调整
CMTX≤0.1~0.2 µmol/L;当出现排泄延迟、急性肾损伤或 (弱推荐,低质量证据)。
其他严重不良事件时,应缩短监测间隔、增加监测频率 已有不少群体药动学研究确定了 HDMTX 药动学
(强推荐,专家意见)。 参数的影响因素,但个体化浓度的预测模型尚未广泛建
指南推荐意见 16:对于滴注时间≤6 h 的快速滴注 立。指南建议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包括化疗疗效、耐
方案,推荐至少于滴注开始后3~6 h(即滴注结束时)、24、 受性以及本周期TDM结果),审慎调整下一周期的给药
48、72 h各监测1次CMTX,直至CMTX≤0.1~0.2 µmol/L;当 剂量。对于 24 h 持续滴注的患者,当条件允许时,可测
·2036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6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