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中国药房》2022年12期
P. 118
受肠道菌群的影响 ,因此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影响了 5 生理功能改变对二甲双胍药动学参数的影响
[55]
OCT1的表达,从而导致二甲双胍在体内吸收、分布的改 5.1 肝肾功能改变
变。有学者在体外孵育实验中将肠内容物与二甲双胍分 研究显示,机体肾功能的变化也会对二甲双胍的药
别孵育2、24 h后,测得二甲双胍的剩余百分含量分别为 动学参数产生影响。Duong等 报道了1例在血液透析
[63]
(61.32±7.83)%和(52.25±5.21)%,进一步证明了肠道 期间接受二甲双胍治疗(日剂量250 mg)的患者,其二甲
[56]
菌群对二甲双胍代谢的影响 ,但具体是哪些菌群或菌种 双胍的清除率(CL)为 149 mL/min,未观察到二甲双胍
导致了二甲双胍药动学参数的变化尚需进一步探究。 或乳酸浓度升高。Smith 等 在 4 例 T2DM 患者中分析
[64]
4 高原低氧环境对二甲双胍药动学参数的影响 了二甲双胍的药动学特征,这些患者每周接受3次间歇
高原低氧环境会干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 性血液透析,每次透析后口服二甲双胍 500 mg,结果显
谢和排泄,进而可能对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造成影 示,透析期间患者的二甲双胍血浆浓度较为稳定,且在
[57]
响。年永琼 研究表明,急性缺氧可使大鼠体内二甲双 血液透析过程中,二甲双胍的 CL 为 78~196 mL/min。
胍的 t1/2 增加 27.8%,平均体内滞留时间(MRT0-t )增加 为可视化血液透析期间患者二甲双胍的药动学特征,
[65]
24.6%,消除速率常数(ke )降低22.9%,但对cmax无明显影 Sinnappah等 研究出了透析后服用二甲双胍500 mg的
响;慢性缺氧则可使大鼠上述参数的变化更加显著,且 个体单预测血浆浓度典型模型,该模型预测患者二甲双
还可使cmax降低25.6%。本课题组前期对二甲双胍在急 胍血浆浓度在约 4 h 时达到峰值,并在约 12 h 时基本完
进高原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成初始分布,随后血浆药物浓度缓慢下降,直到下一次
与平原组相比,高原组大鼠体内二甲双胍的 AUC 增加 透析。为适应不同患者的用药需求,不少研究者对不同
肾功能患者进行了数学模型个体化预测给药,如Duong
了23.2%,cmax降低了21.8%,CL/F降低了24.1%,MRT0-t
增加了20.7%,表明高原低氧环境会使二甲双胍的体内 等 对二甲双胍普通片剂和缓释片剂进行非线性效应
[17]
[54]
吸收增加、清除减慢 。 混合模型模拟后发现,根据患者肾功能设置二甲双胍的
高原低氧环境可使药物的药动学参数发生变化,目 日给药剂量较为可靠,T2DM 患者与 CL 相关的单日最
前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不同低氧环境下代谢酶、转运体蛋 大剂量分别为 500 mg(CL:15 mL/min)、1 000 mg(CL:
白表达及活性的相应变化上 [58-60] 。有关高原低氧环境 30 mL/min)、2 000 mg(CL:60 mL/min)和3 000 mg(CL:
下二甲双胍相关转运体的变化研究集中于 OCT1 和 120 mL/min),Li 等 的研究结果也与之一致。已有数
[66]
[57]
OCT2。例如,年永琼 通过测定低氧环境对大鼠肾脏 据显示,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的药物达峰时间(tmax )
内OCT2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了导致二甲双 有所延后 [64-65] 。1项采用生理药动学模型的预测研究结
胍药动学参数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与平原组相比,急 果显示,二甲双胍全身暴露量的显著增加不仅会导致患
性缺氧组和慢性缺氧组大鼠OCT2蛋白的表达均有所降 者肾功能下降,而且会导致严重的肝损伤 。另外,二
[67]
低,其中急性缺氧组OCT2蛋白表达降低了31.1%,慢性 甲双胍在慢性肝病无肝硬化患者中的药动学参数与
缺氧组OCT2蛋白表达降低了14.8%;与平原组相比,急 T2DM 患者相似,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慢性肝病无肝硬
性缺氧组大鼠 OCT2 mRNA 的表达与慢性缺氧组比较 化患者体内二甲双胍的CL/F和肌酐清除率(CLcr)的比
[6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呈降低的趋势, 值略低 。
分别下降了 57.7%与 49.7%。靳婷等 研究结果显示, 5.2 种属及其机体状态
[61]
大鼠在模拟海拔5 000 m的低压氧舱中暴露24、72 h后, 二甲双胍在正常大鼠和糖尿病模型大鼠中的药动
其肝、肠、肾组织中 OCT1 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 学参数有明显差异,与正常大鼠相比,盐酸二甲双胍在
且暴露于急进高原实地环境1 d后,其小肠转运体OCT1 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的消除较慢,其t1/2约为正常大鼠的
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 OCT2 蛋白的表达水平显 4.6倍,而CL/F约为正常大鼠的1/7 [69] 。在1项人体试验
著降低。二甲双胍体内代谢涉及的转运体较多,但目前 中,18例受试者(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和9例
高原环境对其他转运体的影响尚未见报道。 健康受试者)先后接受了5种方案的二甲双胍治疗,5种
以上研究表明,高原低氧环境下二甲双胍在大鼠体 方案治疗间隔至少1周,其中包括4种单剂量方案(分别
内的 AUC 增加、CLr 减小,即二甲双胍在大鼠体内的吸 为服用 850、1 700、2 550 mg 的盐酸二甲双胍片和安慰
收增强、排泄减慢。结合高原低氧对二甲双胍转运体的 剂)和 1 种多剂量方案(850 mg 盐酸二甲双胍片,每天 3
影响表明,药动学参数的变化与二甲双胍在体内转运体 次,共19次),分别在末次服药后的48 h内采集血浆和尿
的表达量呈正相关,说明转运体的表达可能是影响二甲 液样本以测定二甲双胍的药物浓度,结果显示,组别、性
[62]
双胍药动学行为的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Wojtal等 研 别、多剂量/单剂量治疗等因素对二甲双胍的药动学参数
究了人体十二指肠部位的转运体表达,发现在低氧环境 均无显著影响 。因此,种属差异可能会导致二甲双胍
[70]
下转运体OCT1、OCT2表达降低,与上文所提研究结果不 药动学相关研究结果的不同,但目前糖尿病状态下二甲
同,这可能与人和动物的种属差异有关。 双胍的药动学行为是否会发生改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1516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2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