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中国药房》2022年11期
P. 123

肿瘤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手段仍较局限,                         2 历年《指导原则》中药品变迁情况
        是世界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球癌症统计数据                           2.1  历年《指导原则》中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品种数量及
                                    [1]
        显示:2020年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 929万例、死亡病                      适应证变迁情况
        例996万例 。肿瘤疾病负担的持续加重加速了肿瘤学                              2018 年版《指导原则》中纳入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品
                 [2]
        科发展,以蛋白酶抑制剂、单克隆抗体和免疫检查点抑                           种数为 33 个,2019、2020、2021 年分别增加至 46、60、77
                                                  [3]
        制剂类药物为主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相继研发上市 。相                           个。历年《指导原则》纳入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
        比传统化疗药物,新型抗肿瘤药物普遍具有疗效更好、                           均以相应年度的药品说明书为准,部分新型抗肿瘤药物
                                               [4]
        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依从性更好等特征 ,但使用                          的适应证覆盖了多个肿瘤系统,且同一品种药物的各适
        时需综合考虑药物可及性、患者治疗意愿和疾病预后三
                                                           应证纳入《指导原则》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其中,安罗替
        大要素。不合理的临床应用在造成药物疗效降低、副作
                                                           尼在2020年版《指导原则》中新增了“晚期肾细胞癌高危
        用增加的同时,还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患者一线治疗”的适应证,但又在2021年版《指导原则》
            为规范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肿瘤临床
                                                           中取消。历年《指导原则》的药物品种数量及适应证的
        治疗的用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利
                                                           变迁情况充分体现了《指导原则》制定的动态性。历年
        用、维护肿瘤患者健康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
                                                           《指导原则》纳入药物的品种数量变迁信息见表 1,适应
        制定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后文简称
                                                           证变迁信息见图2。
       《指导原则》),以指导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合理应
                                                           表1    不同肿瘤系统历年《指导原则》纳入药物的品种数
          [5]
        用 。本研究拟全面分析历年《指导原则》的变迁情况,
                                                                 量变迁信息(种)
        重点剖析我国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品种数量、适应证分
                                                            年份  呼吸 消化 血液 泌尿 乳腺 皮肤及软组织 皮肤 骨与软组织 头颈 生殖 合计
        类、医保纳入信息及我国原研新型抗肿瘤药品的发展状
                                                            2018  11  9  10  5  2  3               2     33
        况,总结《指导原则》的变迁趋势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                           2019  15  11  13  7  5  5              2  1  46
        后续《指导原则》的更新提供建议或参考。                                 2020  19  14  17  9  9       6    3    4  2  60
        1 历年《指导原则》体例的变迁情况                                   2021  26  21  22  11  10     6    3    9  4  77
            2018年9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                          注:由于多适应证的原因,同一品种药物可能在不同肿瘤系统中
        印发《指导原则》的通知,并明确指示需定期修订、更新                          重复
        该原则。此后,于 2019 年 12 月 16 日、2020 年 12 月 29
        日、2021 年 12 月 27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分别对该
       《指导原则》进行了更新          [6-8] 。
            2018年版《指导原则》从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临床应
        用管理、各系统肿瘤的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个方面
        指导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管理。2019年版《指
        导原则》延续了2018年版的体例,仅在“各系统肿瘤的药
        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项中增加了“生殖系统”。2020年
        版《指导原则》的体例较前2版则发生了较大变化:删除
        了“临床应用管理”项,增添了“附表”项,“皮肤与软组
        织”系统被拆分为“皮肤”和“骨与软组织”2 个系统。
        2021 年版《指导原则》延续了 2020 年版的体例。历年
       《指导原则》体例变迁情况见图1。















               图1 历年《指导原则》体例的变迁情况                            图2 历年《指导原则》纳入药物品种适应证变迁信息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1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1  ·1393 ·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