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中国药房》2022年10期
P. 70
后为粒径较小的近球形结构。结果见图4、图5。 “2.3.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检测,计算复合纳米粒中游离
药物的质量,记作W2。另取该纳米混悬液2 mL,加流动
相稀释并定容至 10 mL,超声 2 min 后,经 0.45 μm 滤膜
过滤,取续滤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检测,计算复合纳
米粒中药物的总量,记作W3。实验平行进行3次。按公
式计算DAZ-SC复合纳米粒的包封率与载药量:包封率
(%)=(W3-W2 )/W3×100%;载药量(%)=(W3-W2 )/
W1×100%。结果显示,DAZ-SC 复合纳米粒包封率为
(98.78±0.31)%,载药量为(24.70±0.19)%。
2.4.7 体外溶出度的考察 对 DAZ 原料药和 DAZ-SC
复合纳米粒进行溶出度测定。将精确称量的样品分散
图4 DAZ-SC复合纳米粒冻干前的TEM图 在2 mL去离子水中,封装于截留分子量14 000 Da的透
析袋内,将透析袋浸没于装有 200 mL 溶出介质的密封
容器内,溶出介质为含有 0.1%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磷酸
盐缓冲液(pH6.8)。透析装置被置于(37±0.5)℃的恒
温振荡箱中,转速为100 r/min。分别于5、10、15、30、45、
60 min 时提取 2 mL 溶出液作为样品溶液,并补充等量
的新鲜溶出介质。样品溶液经 0.45 µm 滤膜过滤后,按
“2.3.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检测,计算累积溶出率。图 7
展示了 DAZ 原料药和 DAZ-SC 复合纳米粒的累积溶出
率结果。DAZ 原料药在 60 min 时的累积溶出率为
17.85%,而DAZ-SC复合纳米粒在60 min内的累积溶出
图5 DAZ-SC复合纳米粒冻干后的SEM图 率超过 90%。这说明在 SC 的作用下,DAZ 的溶出性能
2.4.5 晶型的考察 分别取适量 SC、DAZ 原料药和 显著改善。
DAZ-SC 复合纳米粒样品粉末进行 XRPD 测试,实验采 100
用 Cu-K α射线,扫描速度为 20°/min,步宽为 0.02°,扫描
80
范围为 5°~45°。图 6 为各样品的 XRPD 对比图谱。由
图 6 可知,SC 为无定形状态,DAZ 原料药和 DAZ-SC 复 60 DAZ原料药
DAZ-SC复合纳米粒
合纳米粒在 13.62°、15.66°、16.98°、18.82°(2θ)处均有明 累积溶出率/%
显的特征衍射峰。这表明 SC 未改变 DAZ 的晶型,只是 40
影响了晶体的大小和形态。
20
24 500
21 000 0
0 10 20 30 40 50 60
17 500
时间/min
强度 14 000 图 7 DAZ 原料药和 DAZ-SC 复合纳米粒的累积溶出
10 500
曲线
7 000
DAZ原料药
3 500 DAZ-SC复合纳米粒 2.5 DAZ与SC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0 SC 2.5.1 荧光光谱分析 在不同温度下(291、298、303 K,
0 10 20 30 40 50 T/K=t/℃+273)将 1 mL SC 水溶液(1 mg/mL)分别与不
2θ/°
同质量浓度的 10 mL DAZ 乙醇溶液(DAZ 质量浓度分
图 6 SC、DAZ 原料药、DAZ-SC 复合纳米粒的 XRPD
别为 0、10、20、30、40、50、60、70、80 µg/mL)混合。荧光
对比图谱
光谱仪的激发波长设定为 295 nm,测定并绘制在 300~
2.4.6 包封率与载药量的测定 精密称取质量为 W1的 400 nm 波长范围内的荧光发射光谱,298 K 时的结果见
DAZ-SC 复合纳米粒,将其分散于 10 mL 去离子水中形 图8A,图中a→i分别代表DAZ质量浓度为0~80 µg/mL
成纳米混悬液。精密量取该纳米混悬液2 mL置于超滤 时 SC 的荧光光谱。图 8A 显示,SC 的荧光强度随着
离心管(100 kDa)中,在 4 ℃、4 000 r/min 条件下离心 20 DAZ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弱,最大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强
min,取外管内离心液 1 mL,用流动相稀释至 2 mL,按 度从原本的493.70减小至33.49。这说明药物的加入使
·1216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0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