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中国药房》2022年8期
P. 25
评价,故近年来有关中成药的真实世界研究和循证研究 肿瘤药等),社会公众、卫生部门或临床决策部门关注度
较多。但由于中成药种类较多、成分复杂,加之研究内 较高的药物(如抗菌药物),以及药品价格、治疗费用排
容较为分散,故未能在图4中形成明显的聚类效果。 名靠前的药物及新上市的药物。从本研究收集到的文
2.3.3 经济性评价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按“2.3.2”项下 献可见,在方法上,有研究采用了一手资料(真实世界数
方法对 1 391 篇药物经济性评价文献进行时区图分析, 据研究、专家咨询、模型建立),也有研究采用了二手资
结果见图 5。由图 5 可见,药物经济性评价研究更关注 料(文献研究、模型分析)。笔者在筛选文献时发现,有
抗肿瘤药与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以及临床不同治疗方 些研究者先开展几种药物疗效对比的单中心研究,再将
案的经济性评价,这可能与近年来药品市场准入、医保 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或与药品说明书进行对
定价和临床用药决策的现实需求较高有关。药物经济 比,进而作出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由于上述单中心
学研究主要基于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通过构建治 研究的样本量过小或统计学方法存在问题,使得所得结
疗模式模型、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方案用于某种疾病 论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2021年版指南中多次提到,应
的经济性作出评价。近几年来,药物经济性评价研究依 利用真实世界数据和药品供应保障各环节信息来开展
托于药物经济学学科的快速发展,表现出快速、散点式 综合性分析,故建议临床研究者还需多开展基于一手资
的多学科交叉现象,越来越靠近临床应用实际,已被广 料的临床研究。笔者还发现,多位研究者采用不同的方
泛用于解决合理用药、医保控费等实际问题。目前,研 法或统计学模型对同一种药物进行评价,得出了不同甚
究内容多为药物经济学方法和模型的建立与论证,尤其 至截然相反的结论。虽然,这可能受不同时期、不同临
是来自高校研究团队的药物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国外模 床情境的影响,但如何确保研究方法与评价标准的一致
型验证,与表1的情况较为类似;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为成 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根据 2021 年版指南,药品临
[11]
本-效果分析和最小成本分析,与斯颖航等 的研究结果 床综合评价研究还应重视研究数据的完整性、适用性和
相同。结合机构分析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医院药学工 质量控制,评价结果需具备科学性、权威性和规范性。
作人员参与了这项工作,如近几年涌现的一些进口药与 可见,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标准需尽快统一。
[12]
国产药、原研药与仿制药的综合性评价研究等 。 3.2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的工作协调机制尚不明确
3 讨论 随着 2021 年版指南的发布,政策导向、需求导向下
3.1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标准还未统一 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模式已逐渐形成。虽然,目前
目前,药品综合评价的相关研究聚焦于患病率高、 针对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评价的研究数量较多,研
治疗周期长的疾病用药物(如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抗 究质量也大幅提高,但研究者与研究机构之间仍未形成
图5 药物经济性评价文献的时区图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8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8 ·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