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中国药房》2022年5期
P. 84

表 4 10 批益母草颗粒中 4 个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3.3 聚类分析与PCA结果分析
             (n=3,µg/g)                                         本研究利用聚类分析与PCA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
         样品编号    盐酸益母草碱       阿魏酸        芦丁      金丝桃苷       批次益母草颗粒样品进行了聚类鉴别和判别分析。聚
         S1        132.38      10.23    18.35      8.06     类分析是通过各观察样品或变量之间亲疏关系统计量
         S2        138.82      10.45    18.95      7.69
         S3        128.23      10.26    18.35      8.04    (距离)的分析比较,可将性质相近的事物归在同一类,
         S4        125.30      9.89     15.62      6.69     而将性质差别比较大的事物归在不同类,侧重于找出样
         S5        126.07      10.01    17.78      7.67     品或变量之间的共性          [13-14] 。PCA 是在基本保留原始变
         S6        122.10      9.33     14.12      5.87
         S7        123.96      10.10    17.84      7.08     量信息的前提下,利用降维技术将原多个具有一定相关
         S8        122.24      10.04    17.72      7.62     性的指标组合成少数几个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侧重于
         S9        123.09      9.90     15.65      6.73     全面反映多个原始指标所提供的信息                 [11-12] 。在聚类分
         S10       125.93      9.40     15.20      6.08
         平均值       126.81      9.96     16.96      7.15     析中,10 批益母草颗粒样品被聚为 4 大类:第 1 类为
         RSD/%      4.12       3.59      9. 73    11.01     S4~S6、S8~S10,第 2 类为 S1、S2,第 3 类为 S3,第 4 类
        3 讨论                                                为 S7。同时,在 PCA 中,3 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总贡献
        3.1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确定                                    率为90.987%,同样聚为4大类,与PCA结果一致。
            在前期预实验中,笔者考察了甲醇和乙醇(体积分                          3.4 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数均为100%)2种提取溶剂对益母草颗粒中有效成分提                              盐酸益母草碱是益母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在指纹图
        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以甲醇为提取溶剂时,图                            谱中,其色谱峰响应值较大、分离良好,且其平均峰面积
        谱中色谱峰数量较多;而以乙醇为提取溶剂时,图谱中                            约占共有峰总峰面积的 13%,保留时间较为稳定且适
        色谱峰数量较少且峰形较差。因此,本研究最终确定以                            中,峰纯度高,故本研究选择其作为益母草颗粒指纹图
        甲醇为提取溶剂。此外,笔者还依次考察了不同提取方                            谱的参照峰(S)。本研究建立了10批益母草颗粒样品的
        法(超声提取法和加热回流提取法)、不同提取时间(20、                         指纹图谱,通过分析发现,10 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
        40、60 min)、不同体积分数的提取溶剂(30%、50%、                     在0.970以上,表明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益母草颗粒样品
        70%、100%甲醇)、不同提取溶剂用量(10、25、50 mL)对                  的化学成分组成基本相同。经全谱峰模式自动匹配后
        益母草颗粒中有效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用 25                           共生成16个共有峰,并通过与混合对照品溶液色谱图比
        mL 50%甲醇溶解并稀释样品,然后在功率600 W、频率                       对,指认出了其中4个成分,依次为盐酸益母草碱、阿魏
        40 kHz 的条件下超声提取 40 min 所得提取物的图谱中                    酸、芦丁和金丝桃苷。为进一步比较不同批次益母草颗
        色谱峰数量较多且分离效果较好,故最终确定将上述条                            粒之间的质量差异,本研究选择指认出的4种成分建立
        件作为本研究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了含量测定方法。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盐酸益母草碱在
        3.2  色谱条件的选择                                        益母草颗粒中的含量相对较高;但总体而言,不同批次
            在色谱条件的优化过程中,笔者前期采用二极管阵                          益母草颗粒样品中这 4 个指标成分的含量差异性不明
        列检测器在190~400 nm波长范围内检视供试品溶液的                        显,产品批间稳定性较好,表明企业在药材选择及生产
        光谱图,对不同检测波长下样品色谱峰的数量、峰形及                            工艺上进行了严格控制,从而保证了产品整体质量的稳
        基线稳定性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波长280 nm处,                         定性和均一性。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盐酸益母草碱、阿
        色谱信息丰富、峰形较好,且基线稳定,能够反映样品中                           魏酸、芦丁、金丝桃苷 4 个成分均具有抗心肌缺血的活
        化学组分的全貌,故本研究最终选择280 nm作为检测波                         性 [15-18] ,而益母草颗粒具有活血调经的功效,推测这4个
        长。同时,笔者比较了不同流动相体系(甲醇-0.1%甲酸                         成分可能与该药活血调经作用密切相关,可为下一步的
        溶液、乙腈-0.1%甲酸溶液和乙腈-水)、不同生产厂家和                        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品牌的色谱柱(Inertsil     TM  ODS-3 柱、Welch XB-C18 柱和         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益母草颗粒的 HPLC
        Agilent ZORBAX SB-Aq 柱)、不 同 流 速(0.8、1.0、1.2         指纹图谱,并测定了其中盐酸益母草碱、阿魏酸、芦丁、
        mL/min)、不同柱温(25、30、35 ℃)以及不同进样量(5、                  金丝桃苷4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所建方法简便易行、准确
        10 μL)对各成分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流动相                         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益母草颗粒的质量控制。
        为乙腈-0.1%甲酸溶液、色谱柱为 Inertsil         TM  ODS-3、流速     参考文献
        为1.0 mL/min、柱温为25 ℃和进样量为5 μL时,所得图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20年
        谱中各色谱峰间的分离度均相对较好、基线平稳,且色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518.
        谱峰数量较多,故本研究最终选择上述色谱条件开展                             [ 2 ]  李锟,王树真,李乐,等.益母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
        实验。                                                      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4,41(2):54-55.


        ·590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5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5期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