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中国药房》2022年4期
P. 85

(n=6),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酸的含量。结果显示,神经酸口服乳剂外观均呈均一乳
        2.6.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白色,无分层现象,且神经酸的含量变化不大。结果见
            精密移取已知含量的按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得                          表17。
        的神经酸口服乳剂,共 6 份,加入等量的对照品,按
                                                                  表16 神经酸口服乳剂的加速试验结果
       “2.6.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6.1”项下色谱
                                                            批次    时间/月       外观        分层现象       含量/(mg/mL)
        条件进样测定并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15。                              1       0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779 9
                                                                    1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651 6
            表15 神经酸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6)
                                                                    2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663 1
         已知量/mg  加入量/mg  测得量/mg  加样回收率/%  平均加样回收率/% RSD/%           3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638 9
         0.872 5   0.84   1.710 2  99.73                            6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630 7
         0.872 5   0.89   1.822 6  106.75                   2       0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761 3
         0.872 5   0.84   1.732 3  102.36                           1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661 6
         0.872 5   0.94   1.874 2  106.56   104.60  2.77            2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678 2
         0.872 5   0.98   1.914 1  106.29                           3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653 9
         0.872 5   0.87   1.794 1  105.93                           6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644 5
                                                            3       0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648 4
        2.6.11 样品含量测定
                                                                    1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639 9
            按“2.3”“2.4”项下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得神经酸                             2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631 7
        口服乳剂,共 3 批,按“2.6.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3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580 9
        再按“2.6.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并按标准曲线法计                                 6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552 5
        算样品含量。结果显示,口服乳剂中神经酸的含量分别                                  表17 神经酸口服乳剂的长期试验结果
        为 8.473 2、8.709 2、8.482 3 mg/mL,平均含量为 8.554 9
                                                            批次    时间/月       外观        分层现象       含量/(mg/mL)
        mg/mL(RSD=1.56%,n=3)。                               1       0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746 2
        2.7  样品稳定性试验                                                3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695 6
                                                                    6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717 3
        2.7.1 高温试验
                                                            2       0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703 2
            按“2.3”“2.4”项下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得神经酸                             3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632 0
        口服乳剂。取适量,于60 ℃下放置10 d,分别于第5天、                               6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706 2
                                                            3       0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673 3
        第10天时取样,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稳定性
                                                                    3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636 7
        重点考察项目”考察高温条件下样品的稳定性 ,并按                                    6      均一乳白色        无分层        8.730 5
                                                 [9]
       “2.6.11”项下方法测定其中神经酸的含量。结果显示,
        于60 ℃下放置5 d后,神经酸口服乳剂外观由均一乳白                        3 讨论
        色变为上层淡黄色、下层白色,出现分层现象;神经酸的                              研究指出,在采用机械法制备神经酸口服乳剂时,
                                                                                                 [10]
        含量明显升高,由8.688 2 mg/mL增加到16.249 2 mg/mL,            不需要考虑混合顺序,制备的乳剂质量较好 。笔者在
        表明神经酸口服乳剂不适宜放置于高温环境中,应于较                           单因素实验中发现,油相用量越大,所得口服乳剂的 Ke
        低温度中保存(因第5天时神经酸口服乳剂的外观、含量                          就越大,乳剂就越不稳定,油滴越易析出;随着乳化剂用
        均发生了变化,故未对第10天的样品进行检测)。                            量的增加,乳剂稳定性亦有所增加,但当乳化剂用量超
        2.7.2 加速试验                                         过6%时,会导致油相与水相无法均匀混合,从而使乳剂
            按“2.3”“2.4”项下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得神经酸                    的稳定性变差。升高乳化温度可以降低油相的黏度,有
        口服乳剂。取 3 批样品,于温度(40±2)℃、相对湿度                       利于剪切力的传递及乳剂的形成,但温度过高会导致乳
       (75±5)%条件下放置6个月,分别于放置0、1、2、3、6个                     剂的稳定性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温度过高导致油水界面
        月时取样,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加速试验”规                      膜膨胀,增加乳滴的动能,使大量的乳滴聚集合并,粒径
                                                               [15]
        定考察样品的稳定性 ,并按“2.6.11”项下方法测定其中                      增大 。在一定的剪切速度下,剪切时间的延长可使乳
                          [9]
        神经酸的含量。结果显示,神经酸口服乳剂外观均呈均                           剂趋于稳定,粒径逐渐缩小;当剪切时间超过 4 min 时,
        一乳白色,无分层现象,且神经酸的含量变化不大。结                           粒径出现增加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外界过高的能量使
        果见表16。                                             更多的乳滴产生,使得乳滴之间的挤压、碰撞更为剧烈,
                                                                                                        [13]
        2.7.3 长期试验                                         导致乳滴出现合并现象,从而增加乳剂的平均粒径 。
            按“2.3”“2.4”项下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得神经酸                    此外,本课题组发现,高压均质压力越大,所得乳剂越稳
        口服乳剂。取 3 批样品,于温度(25±2)℃、相对湿度                       定,Ke越小,但粒径有增加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过做
       (60±5)%条件下放置6个月,分别于放置0、3、6个月时                       功”而引起的“粒径反弹”,即乳剂在高压均质机中受到
        取样,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长期试验”规定考                      高压而产生强烈的剪切、撞击和空穴作用,使得乳剂超
                      [9]
        察样品的稳定性 ,并按“2.6.11”项下方法测定其中神经                      微细化,但过度做功会使单位体积内油水两相接触面积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4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4  ·463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