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中国药房》2022年3期
P. 33

表2 各批次掌叶大黄和熟大黄的相似度评价结果                                                平均欧式距离
                                                                     0     5    10    15   20    25
        编号        相似度    编号       相似度    编号       相似度              S11
                                                                   S14
        S1        0.794  S11      0.779  ZS6      0.968            S13
                                                                   S12
        S2        0.818  S12      0.791  ZS7      0.971            S15
        S3        0.807  S13      0.785  ZS8      0.968            S1
                                                                   S2
        S4        0.840  S14      0.780  ZS9      0.969            S3
                                                                   S5
        S5        0.817  S15      0.787  ZS10     0.972            S4
                                                                   ZS4
        S6        0.975  ZS1      0.949  ZS11     0.908            ZS5
                                                                   ZS2
        S7        0.976  ZS2      0.946  ZS12     0.873            ZS3
                                                                   ZS1
        S8        0.978  ZS3      0.945  ZS13     0.905           ZS12
        S9        0.977  ZS4      0.920  ZS14     0.889           ZS14
                                                                  ZS11
        S10       0.949  ZS5      0.923  ZS15     0.900           ZS13
                                                                  ZS15
                                                                   ZS8
                                     49                            ZS9
          24                                                       ZS6
          22                                    60                 ZS7
          20                                                      ZS10
                                                                   S6
          18                                                       S7
          16                                                       S8
                                                                   S9
          14                                                       S10
         U/mV  12                  45
          10   5      22                                       图4 15批掌叶大黄和15批熟大黄的CA树状图
          8             24  27    43           59
          6        14      30  33          55     61
          4             25            50                   不同道地产区掌叶大黄酒蒸前后指纹图谱的 62 个特征
          2               29                               峰峰面积组成62×30阶矩阵导入SIMCA-P14.1软件,建
          0
                                                           立 PCA 模型,绘制 PCA 散点图。结果显示,30 批样品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2 56 60 64 68 72 76
                                 t/min                     大体可聚为两类:青海产掌叶大黄(S6~S10)聚为一
           5:没食子酸;14:儿茶素;22:白藜芦醇-4′-O-葡萄糖苷;24:异莲花          类,其余样品聚为一类。其结果与 CA 结果基本一致,
        掌苷;25:莲花掌苷;27: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29:白藜芦
        醇-4′-O-(6″-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30: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            8
        33:番泻苷 A;43: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45:大黄素-8-β-D-吡喃葡          6
                                                                                                    甘肃产掌叶大黄
        萄糖苷;49: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50:芦荟大黄素;55:大黄               4                                    青海产掌叶大黄
                                                                                                    四川产掌叶大黄
        酸;59:大黄素;60:大黄酚;61:大黄素甲醚                               2                                    甘肃产熟大黄
                                                                                                    青海产熟大黄
                  图3 混合对照品溶液HPLC图                           t[2]  0                                 四川产熟大黄
                                                              -2
        花掌苷)、25号峰(莲花掌苷)、27号峰(芦荟大黄素-8-O-                       -4
        葡萄糖苷)、29号峰[白藜芦醇-4′-O-(6″-没食子酰基)-葡                     -6
                                                              -8
        萄糖苷]、30 号峰(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33 号峰
                                                             -10
       (番泻苷 A)、43 号峰(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45 号                    -20  -15  -10  -5  0  5   10  15
                                                                                t[1]
        峰(大黄素-8-β-D-吡喃葡萄糖苷)、49 号峰(大黄素甲
                                                            图5   15批掌叶大黄和15批熟大黄的PCA得分散点图
        醚-8-O-β-D-葡萄糖苷)、50 号峰(芦荟大黄素)、55 号峰
                                                           详见图 5。
       (大黄酸)、59 号峰(大黄素)、60 号峰(大黄酚)、61 号峰
                                                           2.3.3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由相似度、CA和PCA
       (大黄素甲醚)。
                                                           结果可知,青海产区的掌叶大黄与其他2个产区的掌叶
        2.3  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大黄存在着明显区别,因此选择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
        2.3.1  聚类分析     以 15 批不同产区掌叶大黄酒蒸前后
        的 62 个特征峰峰面积为变量,采用组间联接,借助                          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 [15]
        SPSS 23.0 软 件 进 行 系 统 聚 类 分 析(cluster analysis,    对甘肃、青海、四川3个产区的掌叶大黄及熟大黄进行产
            [15]
        CA) ,结果见图 4。从图 4 可知,当平方欧式距离为 5                     地差异性成分表征。
        时,30 批样品被明显聚为 4 类:青海产掌叶大黄(S6~                          将15批不同产区掌叶大黄的48个共有峰峰面积导
        S9)聚为一类,青海产掌叶大黄(S10)聚为一类,青海产                       入SIMCA-P14.1软件,进行PLS-DA分析。结果显示,自
                                                                                  2
        熟大黄(ZS6~ZS10)聚为一类,甘肃、四川产掌叶大黄                       变量累积解释能力参数(R X)为0.993,因变量累积解释
                                                                      2
                                                                                                2
        及熟大黄(S1~S5、S11~S15、ZS1~ZS5、ZS11~ZS15)              能力参数(R Y)为 0.995,预测能力参数(Q)为 0.994,均
                                                                                         [17]
        聚为一类;当平方欧式距离为25时,30批样品被明显聚                         大于0.5,表明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以变量投影重要
        为2类:青海产掌叶大黄(S6~S10)单独聚为一类,其余                       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值>1 为标
        样品聚为一类。                                            准,筛选质量差异标志物。结果共得到 17 个差异性成
        2.3.2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分,依次为峰 32、峰 49(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
        analysis,PCA)可快速表征样本的差异信息 。将 15 批                  苷)、峰25(莲花掌苷)、峰59(大黄素)、峰23、峰45(大黄
                                             [16]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3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3  ·283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