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中国药房》2021年22期
P. 104

表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0                               低剂量NAC vs.安慰剂
                                                                                                厄多司坦vs.安慰剂
        Tab 3 Results of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the inci-                                     安慰剂vs.羧甲司坦
                                                                                                安慰剂vs.高剂量NAC
                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2 groups            0.1

         组别                     OR(95%CI)                     standard error of logOR
         试验组    厄多司坦                                           0.2
               0.63(0.26,1.51)  羧甲司坦
               0.76(0.31,1.89)  1.21(0.65,2.24)  高剂量NAC
               0.65(0.11,3.98)  1.04(0.19,5.55)  0.86(0.16,4.68)  低剂量NAC  0.3
         对照组   0.65(0.30,1.40)  1.02(0.69,1.53)  0.85(0.53,1.35)  0.99(0.19,5.04) 安慰剂  -1  -0.5  0  0.5
                                                                effect size centred at comparison-speciffic pooled effect(Y iXY-μXY )
                                                                               A.年急性加重率
           1.0
                                                                 0                             厄多司坦vs.安慰剂
                                                                                               安慰剂vs.羧甲司坦
           0.8                                                                                 安慰剂vs.高剂量NAC
                                                                                               安慰剂vs.低剂量NAC
                                                                0.5
           概率累积  0.6                             安慰剂            1.0
                                                 低剂量NAC
           0.4
                                                 高剂量NAC         standard error of logOR
           0.2                                   羧甲司坦
                                                 厄多司坦           1.5
            0
              1        2        3        4        5             2.0
                               排序                                 -4       -2       0        2       4
                图6   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概率累积排序                                 effect size centred at comparison-speciffic pooled effect(Y iXY-μXY )
                                                                              B.不良事件发生率
        Fig 6 Probability cumulative ranking of the inci-
                                                                 图8   纳入研究结局指标的发表偏倚分析图
               dence of adverse events                      Fig 8  Analysis chart of publication bias of outcomes
        生率的SUCRA进行聚类分层排序。结果显示,5种干预                                of included studies
        措施的疗效与安全性可聚为3类,其中疗效与安全性均                            气道黏液高分泌等症状,清除黏液是肺部用于保护自身
        较低的安慰剂和低剂量 NAC 为一类,疗效好但安全性                          免受空气中病原体和有害颗粒侵害的主要防御机
        低的羧甲司坦为一类,疗效与安全性均较好的高剂量                             制 。COPD 患者由于气道分泌物增多,黏液清除能力
                                                              [28]
        NAC和厄多司坦为一类。结果见图7。                                  减弱,呼吸困难加重,从而导致病情急性加重 。香烟、
                                                                                                   [29]
              80                                            烟雾诱导的氧化应激状态与 COPD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
              70                                            关,个体间抗氧化能力的不同可能是造成吸烟患者
                                                                                      [30]
              60                                            COPD易感性差异的原因之一 。因此,应用祛痰/抗氧
             安全性  50                                        化药物可促进 COPD 患者黏液排出,改善氧化应激状
                                                            态,减轻气道炎症,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40
                                                                NAC、羧甲司坦、厄多司坦均为具有黏液溶解活性
              30
                0      20    40     60     80     100       的硫醇抗氧化药物,其祛痰机制如下:一方面,上述药物
                                 疗效
          图7   5种干预措施疗效与安全性的聚类分层排序图                         可通过破坏黏液糖蛋白的二硫键,影响黏液的物理性
        Fig 7  Cluster ranking diagram of efficacy and safety  质,从而加快黏液的清除;另一方面,其可通过加快气道
               for 5 intervention measures                  纤毛的清除速率来促进痰液的排出 。这3种药物的抗
                                                                                          [31]
        2.4  发表偏倚分析                                         氧化机制并不相同,羧甲司坦可通过有效保持α 1抗胰蛋
                                                                                                         [32]
            分别以年急性加重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指标绘制                          白酶活性以及直接清除活性氧来减缓氧化应激反应 ;
        倒漏斗图,结果显示,以年急性加重率为指标时,有一散                           厄多司坦通过在肝脏中代谢为开环化合物来有效清除
        点在倒漏斗图范围外,左右对称性差,表明本研究存在                            过氧化氢和次氯酸,对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均具
                                                                        [33]
        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大;以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指标时,                            有抗氧化作用 ;NAC在细胞内脱乙酰化生成L-半胱氨
        各研究散点基本在倒漏斗图的范围内,左右较对称,表                            酸,进而增加胞内谷胱甘肽的含量,从而增强细胞的抗
        明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果见图8。                             氧化能力 。
                                                                    [34]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年急性加重率方面,高剂量
            COPD 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通常伴有                        NAC、羧甲司坦、厄多司坦的效果均优于安慰剂,且高剂


        ·2782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22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22期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