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中国药房》2021年20期
P. 131

基质影响的不足,提高了川芎油的生物利用度,而且发                           了优化,确定最优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
        挥了凝胶膏剂的优势,比如与皮肤生物相容性好、无致                           例 1 ∶ 10(mL/g)、水与β-环糊精的比例10 ∶ 1(mL/g)、包合
        敏性、无刺激性,提高了制剂对皮肤角质层的水化作用,                          温度30 ℃、搅拌时间3.5 h,以此条件所制包合物的收率
        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等。                                        为 73.06%,挥发油得率达 96.24%(RSD≤5.43%,n=
        3.5 微球                                             3),证实工艺稳定、可行。李娜等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
                                                                                        [47]
            微球是以聚合物为基础,经膨胀或吸附聚合而形成                         以β-环糊精包合了四味土木香散中土木香挥发油和山
                                [33]
        的颗粒分散体系。叶俊贤等 采取复乳-乳化交联法制                           柰挥发油的混合物,制成了四味土木香散挥发油包合
        备了辛夷挥发油壳聚糖微球,以粒径为考察指标筛选了                           物,该制备工艺既减少了单独包合的工作量,也提高了
        合适的乳化温度,并发现所制微球对辛夷挥发油具有良                           制剂的稳定性。
                                                  [34]
        好的稳定作用。微球亦可作为靶向制剂,张庆等 制备                           4 中药挥发油制剂的质量控制
        了当归挥发油结肠靶向微丸,实现了局部靶向给药,避                           4.1 质量评价方法
        免了口服药物的首关效应等诸多不足。张彦等                     [35-36] 制
                                                                      [48]
                                                               刘媛等 认为,应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控制中药
        备了紫苏挥发油β-环糊精微球,提高了紫苏挥发油的稳
                                                           挥发油制剂中挥发油的质量。刘璐等 认为,采用多指
                                                                                            [49]
        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标、多手段的质量控制模式来评价中药挥发油制剂的质
        3.6 脂质体
                                                           量很有必要。陈振华等 认为,中药质量评价方法已涵
                                                                                [50]
            脂质体是将药物用类脂双分子层包封制成的微小
                                                           盖了光谱、色谱、生物组学、代谢组学等各领域的先进分
        囊泡,具有载药靶向运行、延长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改
                                                           析技术,且借助上述先进分析技术制定中药规范的质量
        变给药途径等优点        [37-38] 。冯诗杨等 采用加热熔融-超
                                       [39]
                                                                                               [51]
                                                           标准将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钱志瑶 采用 2010 年
        声分散法制备了艾叶挥发油纳米结构脂质体,并采用正
                                                           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方法检测了宽叶缬草挥发油的理
        交实验优选了处方,以气质联用法测定了挥发油的含
                                                           化性质,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鉴
        量。结果显示,所制艾叶挥发油纳米结构脂质体清澈透
                                                           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挥发油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了
        明、包封率高、理化性质稳定,具有缓释作用。王红娟
                                                           测定,确定了挥发油的外观性状、酸值、皂化值、折光率
        等 以卵磷脂和胆固醇为膜材,采用薄膜分散水化法制
          [40]
                                                           等限度要求,对该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
        备了苍耳子油脂质体,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
                                                           依据。任翔等 以当归挥发油为模型药物,对挥发油包
                                                                        [52]
        选出了该脂质体的最优处方工艺: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
                                                           合物质量评定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室温下超声萃取包
        比为3∶1、苍耳子油与卵磷脂比例为1∶7(mL/mg)、水化溶
                                                           合物中的挥发油,可防止其在萃取过程中发生降解;同
        液体积为20 mL,以此工艺所制脂质体的包封率达60%
                                                           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萃取液中有效成分的含
        以上。
                                                           量,以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评定了挥发油类包合物的
        3.7  聚合物胶束
                                                                          [53]
                                                           质量。范晓良等 采用挥发油测定仪对丁香挥发油得
            聚合物胶束亦称高分子胶束,系由两亲性嵌段高分
        子载体辅料在水中自组装包埋难溶性药物所形成的粒                            率进行了测定,以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
        径<500 nm的胶束溶液,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聚合物                        了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其中主要成
                                                           分的含量,可为丁香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
        胶束作为挥发油载体,具有稳定性好、溶解度高、生物利
                                                                      [54]
                                                     [41]
        用度高等优点,并可将挥发油被动靶向到指定部位 。                           考。廖小芳 基于防风挥发油,通过建立玉屏风颗粒
              [42]
        王纪芬 制备了鱼腥草挥发油胶束,并通过单因素实验                          “原料药材-中间体-成品”的关联性指纹图谱,提升了产
        和 Box-Behnken 响应面设计筛选出了最优处方工艺条                     品质量控制标准,实现了对药物生产节点的监控,为确
                                                    [43]
        件,结果显示,所制胶束具有缓释作用。张壮丽等 采                           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奠定了基础。黄小安
                                                             [55]
        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鱼腥草挥发油聚合物胶束,该制剂                           等 采用气质联用法测定皂角刺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
        可将挥发油被动靶向到肿瘤部位,且优化后的工艺稳                            并结合 NIST2014 质谱库进行检索,以峰面积归一化法
        定、可靠,所得制剂具有一定缓释作用。                                 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上述文献报道表明,除
        3.8 包合物                                            《中国药典》规定的理化性质、定性鉴别、含量测定外,建
            将挥发油制成包合物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有研究者                         立中药挥发油指纹图谱亦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中药挥发
        发现研磨法制备包合物的工艺简单、易行,可改善中药                           油及其制剂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进而对
                        [44]
                                  [45]
        挥发油的不稳定性 。兰杨等 通过稳定性试验发现,                           中药挥发油制剂的质量进行整体评价。中药指纹图谱
        九味蒲芍胶囊挥发油经β-环糊精包合后,其稳定性得以                          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定手段,主要用于评价中药
        提高。马娟等 采用水溶液法制备了菏泽颗粒挥发油β-                          材以及中药制剂半成品质量的真实性、优良性和稳定
                    [46]
        环糊精包合物,并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法对包合工艺进行                           性 。中药挥发油及其制剂均为多成分的、不稳定的复
                                                             [56]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20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20  ·2553 ·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