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中国药房》2021年20期
P. 119
表1 纳入患者的主要临床资料
Tab 1 Main clinical data of included patients
病例 性别 年龄, 病例 原发 过敏史 阿卡波糖 不良反应潜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表现 干预与转归
序号 岁 来源 疾病 用法用量 伏期,d 诊断
1 女 76 张霞等 [6] 糖尿病 无过敏史 口服,150 mg/d 4 皮疹 腹部出现多处散在红色皮疹伴瘙痒,后全身出 停用阿卡波糖,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4 mg
现红色皮疹伴瘙痒,尤以腹部、四肢为重 (tid)抗过敏治疗,7 d后皮疹逐渐消退并好转
2 男 58 Kono等 [7] 糖尿病 有醋磺己脲 口服,300 mg/d 13 多形红斑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出现多形红斑 停用阿卡波糖,给予泼尼松龙20 mg/d,6 d后
和氨基比林 好转,再次使用阿卡波糖后出现了类似不良反
过敏史 应,同样的方法处理后症状好转
3 男 43 Poszepczynska- 糖尿病 - - 2 脓疱病 发热性全身性皮肤脓疱性红斑,皮肤活检示皮 停用阿卡波糖,无其他处理,7 d后好转
Guigné等 [9] 肤陈旧性损伤,真皮层可见淋巴细胞和中性粒
细胞浸润
4 女 50 亓鲁光等 [10] 糖尿病 无过敏史 口服,150 mg/d 2 皮疹 双上肢及腰部出现米粒至蚕豆样大小的圆形或 停用阿卡波糖,给予西替利嗪片,7 d后好转
椭圆形红色丘疹,边界不清,伴瘙痒,之后迅速
蔓延至颜面、腹部和双下肢,部分融合呈片状,
伴轻度发热、乏力、失眠、焦躁
5 男 60 王秀芹等 [11] 糖尿病 无过敏史 口服,150 mg/d 14 皮疹 双手掌侧出现大片状斑丘疹,外周红晕,局部皮 停用阿卡波糖,对症处理,14 d后好转
肤瘙痒、灼热,3 d后双手皮肤脱皮,出现大小不
一的糠状鳞屑,双手掌指端可见纸片状角质脱落
6 女 38 Wu等 [12] 肥胖 - - * 1 脓疱病 发热合并全身性皮肤脓疱性红斑;血常规示白 停用阿卡波糖,给予系统抗组胺药及激素治
细胞计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组织 疗,7 d左右好转
病理学检查示多个表皮内脓疱、海绵状菌病以
及淋巴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的胞吐作用,真皮
上部可见淋巴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嗜酸性粒细
胞在血管周围浸润
7 男 47 马雏凤等 [13] 糖尿病 - 口服,75 mg/d 3 荨麻疹 躯干、四肢出现散在斑丘疹,局部皮肤发红并伴 停用阿卡波糖,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d,静脉
有瘙痒 滴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L/d,外用炉甘石
洗剂,7 d后皮疹消退并好转
8 男 47 计成等 [14] 糖尿病 无过敏史 口服,150 mg/d 1 口唇肿胀 口麻,口周皮肤瘙痒,上下口唇肿胀,黏膜充血 停用阿卡波糖,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d抗过
敏治疗,2 d后好转
9 男 38 王林杰 [15] 糖尿病 - 口服,50 mg/次,bid 1 皮疹 先出现全身发痒,未予处理;后腹部、背部出现 停用其他药品并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 mg/d,症
片状皮疹 状未消失,第6天停用阿卡波糖,第7天症状消
失、好转
10 女 76 罗晶 [16] 糖尿病 有磺胺类药 口服,75 mg/d 1 荨麻疹 四肢出现红色皮疹伴瘙痒,以伸侧为主;后全身 停用阿卡波糖,口服氯雷他定10 mg/d,7 d后
物过敏史 出现红色斑丘疹,局部皮肤发红、瘙痒 皮疹消退并好转
11 女 70 梅春丽等 [17] 糖尿病 - 口服,150 mg/d 1 斑丘疹 全身皮肤瘙痒;恶心,腹部疼痛;全身散在皮疹, 停用阿卡波糖,给予止吐、抑酸、抗过敏治疗,
大小不一、色红,以斑丘疹为主,中央为丘疹、外 3 d后症状减轻,7 d后好转,再次使用阿卡波糖
周为斑疹 后出现了类似不良反应,同样的方法处理后症
状好转
12 男 66 薛慧等 [18] 糖尿病 无过敏史 口服,150 mg/d 3 发疹性脓疱病 体温高达41 ℃,躯干及四肢散在分布黄豆至蚕 停用阿卡波糖,给予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
豆样大小的脓疱疹,内含黄绿色液体,疹间皮肤 qd),体温正常但皮疹未见好转,加用头孢西丁
发红,部分皮疹破溃伴渗液;皮疹初始呈粟粒 2 g(静脉注射,q8 h),2 d后好转
状;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增加
13 男 76 本文病例 糖尿病 无过敏史 口服,300 mg/d 6 多形红斑 躯干及四肢散在分布大量红斑、水泡,血常规示 停用阿卡波糖,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白细胞计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40 mg(静脉注射,qd)+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
(口服,qd)+炉甘石洗剂(外用),10 d后皮疹逐
渐消退并好转
注:“-”表示未提及;“*”表示该患者没有直接口服阿卡波糖,而是口服含阿卡波糖的减肥药
Note:“-”means not mentioned;“*”means the patient didn’t take acarbose directly,but took weight-less drugs containing acarbose orally
61.5%,不良反应潜伏期为用药 6 d 内的患者占 84.6%, 肤不良反应可能是由于肠道吸收了阿卡波糖的降解产
主要表现为皮疹、脓疱病等。 物所致。(2)阿卡波糖是从放线菌中分离得到的假寡糖,
关于阿卡波糖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可能机制,笔者有 在其制备过程中可能由于技术原因导致其制剂中含有
[16]
以下几种推测:(1)根据阿卡波糖的药动学特点,其进入 少量可致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的致敏原 。
体内后仅局部作用于胃肠道,且在胃肠道中由肠道细菌 综上所述,皮肤不良反应为阿卡波糖的罕见不良反
和消化酶代谢,全身生物利用度低(少于2%作为活性药 应,多发生于用药6 d内,且中老年男性患者发生此类不
[7]
[24]
物被吸收,35%作为代谢物被吸收) 。Kono等 对服用 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当患者出现该不良反应时,应及
阿卡波糖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阿卡波糖淋巴 时停药,部分患者可在停药后自行恢复,大多数需要使
细胞刺激试验和皮肤贴片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猜测皮 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等进行对症治疗。当糖尿病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20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20 ·2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