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2021年17期
P. 47
2.4.1 色谱条件 笔者在进行铁线蕨药材差异成分含 方 程分别为 y=1 308 445x-7 632(R =0.995 5)、y=
2
量测定研究时发现,若采用“2.1”项下色谱条件,会导致 724 515x-38 962(R =0.997 1)、y=806 074x-22 310
2
2
分析时间较长、各成分分离度较差。故笔者在原色谱条 (R =0.998 1),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 10.0~
件基础上,调整梯度洗脱程序为甲醇(A)-0.05%磷酸水 200.2、11.0~220.0、10.2~203.4 μg/mL。
溶液(B)(0~30 min,30%A→48%A)。 2.4.4 精密度试验 取铁线蕨药材粉末(编号S9)适量,
2.4.2 专属性试验 取“2.2.1”“2.2.3”项下供试品溶液、 按“2.2.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4.1”项下色
混合对照品溶液和空白溶液(即溶剂80%甲醇)适量,按 谱条件连续进样测定6次,记录峰面积。结果显示,绿原
“2.4.1”项下调整后的色谱条件进样分析,记录色谱图。 酸、槲皮素-3-O-β-D-吡喃葡糖苷酸、山柰酚-3-O-芸香糖
结果显示,空白溶液不干扰绿原酸、槲皮素-3-O-β-D-吡 苷峰面积的 RSD 分别为 0.87%、1.12%、0.29%(n=6),
喃葡糖苷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的测定,说明该方法 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专属性良好,详见图8。 2.4.5 重复性试验 取铁线蕨药材粉末(编号S9)适量,
按“2.2.1”项下方法平行制备 6 份供试品溶液,再按
0.20
0.18 “2.4.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根据标准
0.16
0.14 曲线法计算待测成分含量。结果,绿原酸、槲皮素-3-O-β-
0.12
AU 0.10 山柰酚- D-吡喃葡糖苷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的平均含量分别
0.08 绿原酸 3-O-芸
香糖苷
0.06 槲皮素-3-O- 为 1.483 4、1.218 9、3.542 6 mg/g,RSD 分别为 1.49%、
β-D-吡喃
0.04 葡糖苷酸
0.02 2.83%、2.56%(n=6),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2.4.6 稳定性试验 取铁线蕨药材粉末(编号S9)适量,
t,min 按“2.2.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于室温下放置
A.供试品溶液
0、2、4、8、24、48 h 时,再按“2.4.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
0.20
0.18 定,记录峰面积。结果显示,绿原酸、槲皮素-3-O-β-D-吡
0.16
0.14 喃葡糖苷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峰面积的 RSD 分别
0.12 绿原酸
AU 0.10 槲皮素-3-O- 山柰酚- 为 1.61%、2.70%、0.87%(n=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室
0.08 β-D-吡喃 3-O-芸
0.06 葡糖苷酸 香糖苷 温下放置48 h内稳定性良好。
0.04 2.4.7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成分含量的铁线蕨药
0.02
0 材粉末(编号 S9)9 份,每份 0.5 g,分为 3 组;分别按待测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t,min 成分已知含量的 80%、100%、120%分组加入单一对照
B.混合对照品溶液 品,按“2.2.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4.1”项
0.20
0.18 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计算加样回收率,
0.16 结果见表3。
0.14
0.12 2.4.8 样品含量测定 取 19 批铁线蕨药材粉末 1.0 g,
AU 0.10
0.08 精密称定,按“2.2.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
0.06
0.04 “2.4.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根据标准
0.02
0 曲线法计算样品含量。平行操作2次,取平均值。结果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显示,19 批铁线蕨药材中绿原酸、槲皮素-3-O-β-D-吡喃
t,min
C.空白溶液 葡糖苷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图8 铁线蕨药材中3种差异成分含量测定的专属性试 0.10~4.25、0.31~7.11、0.61~12.00 mg/g,详见表 4。由
验HPLC-DAD图谱 表 4 可见,不同产地铁线蕨药材中上述 3 种成分的含量
Fig 8 HPLC-DAD chromatograms of specificity test 差异明显。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3 differential com- 3 讨论
ponents in A. capillusveneris 本研究的前期预实验考察了不同体积分数提取溶
剂(25%、50%、80%、100%甲醇)、不同提取时间(30、
2.4.3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2.2.2”项下单一 60、90、120 min)等因素对铁线蕨药材供试品溶液制备的
对照品溶液适量,置于同一 10 mL 量瓶,加 80%甲醇定 影响,结果发现,以 80%甲醇加热回流提取 60 min 的条
容至刻度,制成同时含绿原酸、槲皮素-3-O-β-D-吡喃葡 件最优;同时,考察了不同柱温(25、30、35 ℃)、不同流速
糖苷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的系列线性工作溶液,按 (0.8、1.0、1.2 mL/min)和不同流动相系统[水-甲醇、水-乙
“2.4.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记录色谱图。以待测 腈 、甲 醇 -0.05% 磷 酸 溶 液 、甲 醇 -0.1% 磷 酸 溶 液] 对
成分的质量浓度(x,mg/mL)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 HPLC-DAD 色谱图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流动相为甲醇
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结果,上述 3 种待测成分的回归 (A)-0.05%磷酸溶液(B)、流速为 1 mL/min、柱温为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7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7 ·20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