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2021年17期
P. 42
可能是其多种成分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
2.5
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华佗豆不同极性部位的
2
1.5 HPLC指纹图谱并指认了5个共有峰成分;新绿原酸、异
1
VIP 绿原酸 A、异绿原酸 C 以及 1、4、7、9 号峰所代表的化学
0.5
0 成分可能是华佗豆发挥镇痛抗炎作用的药效物质。
-0.5 参考文献
-1 [ 1 ]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西瑶族习用药
10号峰 1号峰 4号峰 7号峰 11号峰 9号峰 3号峰 8号峰 2号峰 5号峰 6号峰 材质量标准:第一卷[S].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A. VIP值
2013:50-52.
0.2 [ 2 ] 王超,雷雨欣,彭彩云,等.月光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
0.1
作用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0(5):
0
-0.1 635-640.
回归系数 -0.2 [ 3 ] 梁洁,翁翎,温海成,等.壮药华佗豆化学成分的初步研
-0.3
-0.4 究[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1):62-64.
-0.5 [ 4 ] 梁洁,吕松林,林辰,等.华陀豆不同提取部位抗炎镇痛的
-0.6
-0.7 实验研究[J].中药材,2015,38(5):1030-1033.
1号峰 2号峰 3号峰 4号峰 5号峰 6号峰 7号峰 8号峰 9号峰 10号峰 11号峰 [ 5 ] 张赞,黄逯,张慧,等.壮药玉叶金花抗炎镇痛作用的谱效
B. 回归系数 关系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20,36(6):870-874.
图6 华佗豆不同极性部位共有峰与抗炎作用的PLS分 [ 6 ] 刘雯,刘云,刘进宝,等.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藤茶不同极
性部位在小鼠体内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J].中国药
析结果
房,2020,31(19):2382-2386.
Fig 6 PLS analysis result of common peaks and anti-
[ 7 ] 梁洁,麦嘉妮,徐晖,等.龙眼叶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
inflammatory effects in different polar parts of
酶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J].中药材,2019,42(6):1328-
C. muricatum
1333.
果显示,经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发现,所有共有峰与 [ 8 ] 张建勇,高冉,胡骏,等.灰色关联度和 Pearson相关系数
镇痛抗炎作用的关联度均大于0.6(除6号峰与镇痛作用 的应用比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
的关联度外),呈相关性;3、7、10 号峰与镇痛抗炎作用 (11):1-2.
的关联度均大于 0.8,呈高度相关性。经双关变量分析 [ 9 ] 陶旸,汤国安,王春,等.基于语义和剖面特征匹配的地形
发现,1、3、4、7、9、10、11 号峰与镇痛抗炎作用的相关系 粗糙度模型评价[J].地理研究,2011,30(6):1066-1076.
数均大于0.6,呈相关性。经PLS分析发现,1、3、4、7、9、 [10] 张智敏,阚雨村,江豪杰,等.枳壳挥发油抑菌活性的谱效
10、11 号峰对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较大。由此可知,1、 关系[J].中成药,2020,42(12):3269-3275.
[11] 商利娜,王亚静,赵鑫,等.基于谱-效关系探究黄芩抑制
3、4、7、9、10、11号峰可能是华佗豆发挥镇痛抗炎作用的
白色念珠菌的质量标志物[J].中成药,2020,42(5):1357-
药效物质,且这些峰主要在华佗豆的总部位、正丁醇部
1361.
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富集,这与本课题组前期相关研究
[12] 何兵,杨世艳,张燕.银花提取物多指标成分含量及指纹
[4]
结果基本一致 。另外,目前已有相关研究报道,3、10、
图谱同时检测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6):
11号峰所对应的化学成分(新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 1280-1284.
原酸C)具有抗炎作用 。故笔者推测,华佗豆的药效物 (收稿日期:2021-04-07 修回日期:2021-06-10)
[12]
质成分可能是其中等极性成分,且其发挥镇痛抗炎作用 (编辑:唐晓莲)
《中国药房》杂志——中文核心期刊,欢迎投稿、订阅
·2084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7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