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2021年14期
P. 32
为阳性药物,对 TPME 的保肝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初步 清中C-Ⅳ的含量随之上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
[26]
探索。 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LN、PC-Ⅲ、C-Ⅳ的含量均显
著升高,提示该组小鼠出现了肝损伤和肝纤维化;TPME
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LN、PC-Ⅲ、C-Ⅳ的含量,且
高剂量组的 LN、PC-Ⅲ降低更明显,提示 TPME 可减轻
模型小鼠的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程度,有剂量依赖趋势。
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在肝纤维化发展进程中有着
重要作用,检测血清中SOD活性、MDA含量可反映机体
氧化损伤发生情况 [27-28] ,而血清中TNF-α、IL-6含量可反
映机体炎症反应发生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
A.正常组 B.模型组
TPME治疗后,模型小鼠血清中MDA、TNF-α、IL-6的含
量均显著升高,SOD 的活性均显著降低,且高剂量组的
IL-6升高更明显,说明TPME能减轻肝纤维化模型小鼠
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有剂量依赖趋势。
4.3 肝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的检测及意义
α-SMA 是 HSC 激活的特征标志物,其表达水平与
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
[29]
C.阳性对照组 D. TPME低剂量组 TPME 能 够 显 著 下 调 肝 纤 维 化 模 型 小 鼠 肝 组 织 中
α-SMA 蛋白的表达水平,提示 TPME 抑制了 HSC 的活
化。TGF-β 1/Smad信号通路是介导HSC激活、促进HSC
增殖和产生 ECM 的主要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的发生
和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因此阻断 TGF-β 1/Smad 信号
[4]
通路,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
示,TPME 能够显著下调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组织中
TGF-β 1和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且作用强度与药物剂
E. TPME中剂量组 F. TPME高剂量组 量呈正相关,提示TPME能够剂量依赖性地阻断TGF-β1/
图3 TPME对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影 Smad信号通路,这可能是TPME抑制HSC活化、减少胶
响的显微图(Masson染色,×200) 原合成,进而减轻模型小鼠肝纤维化程度的作用机制
Fig 3 Microscopic images of the effects of TPME on
之一。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liver tissue in hepa- 5 结语
tic fibrosis mice(Masson staining,×200)
综上所述,TPME 对 CCl4致小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
4.2 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及意义
的改善作用,能减轻模型小鼠的肝损伤和纤维化程度,
[23]
ALT 和 AST 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 。本
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胶原合成、抑制氧化应激反应、降低
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活性均
炎症因子含量、下调α-SMA和TGF-β 1/Smad信号通路相
显著升高,由此说明模型组小鼠出现了肝损伤 。与模
[23]
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型组比较,TPME 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 AST 和
参考文献
ALT的活性,说明TPME可减轻CCl4所致小鼠的肝损伤
[ 1 ] PUCHE J E,SAIMAN Y,FRIEDMAN S L. Hepatic stel-
程度。LN、PC-Ⅲ、C-Ⅳ是临床上常用于反映肝脏受损
late cells and liver fibrosis[J].Compr Physiol,2013,3(4):
程度和肝纤维化水平的指标。其中,LN 是非胶原性结
1473-1492.
构糖蛋白,当肝纤维化发生时,肝窦内LN明显沉积并被 [ 2 ] NAKANO Y,KAMIYA A,SUMIYOSHI H,et al. A deac-
释放入血,使血清中 LN 含量升高 ;PC-Ⅲ是在基底膜 tivation factor of fibrogenic hepatic stellate cells induces
[24]
胶原纤维形成的过程中被氮末端酶裂解后释放入外周 regression of liver fibrosis in mice[J].Hepatology,2020,
血的氨基端前胶原肽,血清中 PC-Ⅲ的含量会随着纤维 71(4):1437-1452.
形成的增多而升高 ;C-Ⅳ为肝血窦基底膜的主要成 [ 3 ] 徐诗雨,郭惠婕,刘揭,等.肝纤维化治疗靶标研究进
[25]
分,在肝纤维过度增生时,C-Ⅳ的合成处于较高水平,血 展[J].医学综述,2020,26(10):1930-1934.
·1690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4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