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中国药房》2021年13期
P. 21
数据核查、新药和仿制药报批政策的改革等,都对药物 1 400 1 320
1 200
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 项 1 000 1 048
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 专利数量, 800 755 733 655
600
器械创新的意见》,明确了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要向纵深 400 557 541 532 531 516 483 475 431 410 373 372 362 360 356 339
200
发展,使药物研发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0
浙江大学 江南大学 中山大学 复旦大学 山东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合作专利数量 专利数量
合作专利数量占比 中国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14 000 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12 000 6
10 000 5
项 8 000 4 %
专利数量, 6 000 3 占比, 图2 授权专利数量排前20名的申请人分布情况
4 000 2 Fig 2 Distribution of the top 20 applicants for the
2 000 1 number of authorized patents
0 0 业专利申请数量少,故不纳入分析范围)。1998-2006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年份 年,大学-企业合作占比最高,为35.14%,其次是研究所-
图1 医药制造业授权专利及合作专利数量变化趋势 研究所合作和企业-研究所合作,均占20%以上。这表明,
Fig 1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number of authorized 此阶段合作模式主要以大学和研究所的合作为核心,而
patents and cooperative patents in pharmaceuti- 企业研究能力较弱,参与药物创新的动力不足。2007-
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2012 年,研究所-研究所合作占比从 1998-2006 年的
23.42%下降到7.77%,企业-企业合作占比从1998-2006
1998-2019年,产学研合作专利有4 680项,占医药
年的5.41%上升到23.67%,反映出我国医药制造业产学
制造业授权专利总量的4.48%。1998-2002年,医药制
研合作模式在2007-2012年期间起发生了明显变化,即
造业产学研合作专利较少,数量在 1 000 项以下。从
2002 年开始,产学研合作专利占比逐渐增加,虽然经历 大学和研究所参与药物创新的优势逐渐弱化,而企业在
一系列科技政策和药物创新政策推动下,研发动力和实
了 2007-2011 年间的持续小幅下降,但总体呈增长趋
势,在2012年之后开始持续快速增长。 力都不断增强,逐渐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导。2013-
获得授权专利数量最多的前 10 名申请人分别为浙 2019年,企业-企业合作占比持续上升,达到31.77%,企
江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 业-研究所合作占比下降到 10.86%,进一步体现出企业
农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复 作为创新主体的优势逐渐增强。1998-2019 年我国医
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山东大学,如图 2 所示。在前 药制造业分阶段产学研合作专利数量及比例见表1。
20 名申请人中,有 1 个申请者为制药企业,3 个为研究 表1 1998-2019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分阶段产学研合作
所,其余均为大学,反映出大学在医药研发中具有较强 专利数量及比例[项(%%)]
的创新能力。 Tab 1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
2.2 我国医药制造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化分析 research cooperation patents in different sta-
技术创新主体是合作模式的重要决定因素。根据 ges in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专利申请人职能定位,从大学、企业、研究所3个维度划 from 1998 to 2019[item(%%)]
分,将技术创新主体合作类型分为企业-企业(I-I)合作、 阶段 合作类型
大学-企业(U-I)合作、企业-研究所(I-R)合作、大学-大学 U-I U-R I-R U-U I-I R-R U-I-R
1998-2006年 39(35.14) 13(11.71) 23(20.72) 3(2.70) 6(5.41) 26(23.42) 1(0.90)
(U-U)合作、大学-研究所(U-R)合作、研究所-研究所 2007-2012年 84(29.68) 41(14.49) 57(20.14) 10(3.53) 67(23.67) 22(7.77) 2(0.71)
(R-R)合作、企业-大学-研究所(U-I-R)合作。医院同时 2013-2019年 169(27.39) 90(14.59) 67(10.86) 31(5.02) 196(31.77) 56(9.08) 8(1.30)
承担大量医药领域的研究,其中大学附属医院由于同时 由上述变化可知,医药制造业产学研合作模式逐渐
承担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故将其定位为大学;其他医 由以大学、研究所为核心转变为以企业为主导,与其他
院以科学研究为主,则定位为研究院。 产业发展趋势相同 。这一趋势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一
[23]
为进一步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 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络的变化,将研究时期分为3个阶段,即1998-2006年、 二是国家大力支持创新药物研发,推动医药产业由仿制
2007-2012年和2013-2019年(1998年前,因医药制造 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性转变,药物创新也成为企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3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3 ·1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