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中国药房》2021年12期
P. 18
所获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共达成16项共识,包括基原和 参考文献
名称、药材选择、用药过程等3方面,内容涵盖了“蒂达” [ 1 ] 钟国跃,王昌华,周华蓉,等.藏药材的生药学特点及品种
药材的基原名称及地理信息的流变、“蒂达”药材的合理 整理研究策略[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
选择、“蒂达”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等主要内容, 10(2):28-32,41.
有助于为“蒂达”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 [ 2 ] 钟国跃,古锐,周华蓉,等.藏药“蒂达”的名称与品种考
参考。 证[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3):3139-3144.
由分析最终获得的共识条目可知,在基原和名称方 [ 3 ] 文检,张艺,刘川,等.藏药“蒂达”的基原、药性及功效的
面,专家普遍认为虽然“蒂达”药材基原众多,但是根据 考证[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4):609-612.
临床病症使用不同的基原品种才能充分发挥治疗作用 [ 4 ] 钟国跃,阳勇,冯婷婷,等.常用藏药“蒂达”(藏茵陈)基原
这点尤为重要。“蒂达”同一基原植物由藏文音译后有较 物种药用合理性及资源利用价值评价[J].中国中药杂
志,2012,37(17):2639-2645.
多发音相似的名字,由此衍生出多个汉文名,如印度獐
[ 5 ] 龙一文,陈勇. Delphi 法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评价指标
芽菜 Swertia chirayita(Roxb.ex Fleming)Karst.为基原的
体系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2):
药材音译名便有“地格达”“斗合达”“甲蒂”“迦滴”等 ;
[2]
181-184.
《中国药典》收录的“迭达”只是这类传统药物的代表名
[ 6 ] DIAMOND I R,GRANT R C,FELDMAN B M,et al. De-
称之一。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命名应尊重当地用药历
fining consensus:a systematic review recommends metho-
史。在药材选择方面,目前“蒂达”的资源匮乏、使用混
dologic criteria for reporting of Delphi studies[J]. J Clin
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统一监管市 Epidemiol,2014,67(4):401-409.
场,重点培育优势基原品种并集中种植,此举可为不同 [ 7 ] 韩涛,郭炜,等.德尔菲法在中医方药研究中的应用与思
藏医院统一使用“蒂达”提供一定的帮助。由于地理环 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8):7-8.
境及习用药材差异,“蒂达”药材之间是否可以相互代 [ 8 ] 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M].王斌,译.南京:江苏凤凰
用、药效学强弱是否有区别、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一 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17-125,281-286.
[3]
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 。此次函询专家也就这一问 [ 9 ] 蒂玛尔·丹增彭措.晶珠本草[M].毛继祖,罗尚达,王振
题达成了共识,即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基础上, 华,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79,181.
“蒂达”药材相互替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辨明 [10]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20年
“蒂达”基原植物,针对临床病症选择不同批次、不同来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40,204,454,
源的药材药效区别不大。在用药过程方面,明确治疗肝 463,1096,1166.
胆疾病是“蒂达”的首要用途,且其临床用药安全性总体 [1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志[M].西宁:青海
较好。 人民出版社,1991:104-117.
但是本研究还有部分条目存在异议,需在今后的研 [12] 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藏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
究和临床实践中进一步达成统一。例如,在第2轮专家 技术出版社,2002:68,107,145,169,186,235.
[13] 何鸽飞,孙吉,黄娟娟,等.基于Delphi法的抗菌药物使用
函询中,对于第(2)条有15位专家认同该说法,另有3位
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药房,2019,30(14):
专家仍坚持味苦是“蒂达”的主要特征。据文献报道,龙
1881-1885.
胆科植物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如龙胆苦苷、獐芽菜苷等
[14] 邓明影,史天陆,姜玲,等.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
[17]
为本类植物苦味的物质基础 。对于第(15)条目,有16
性评价指标筛选方法的探讨[J].中国药房,2011,22
位专家同意,另有2位专家认为单味药毒性较大,临床应
(33):3159-3162.
慎用。对于第(16)条,有 14 位专家同意,另有 4 位专家
[15] 吴巧媚,张利娟,郑静霞.基于 Delphi 法 ICU 患者误吸风
认为应因人而异,需根据病症灵活运用。鉴于现有文献
险评估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报,2018,25(2):1-6.
中较少涉及“蒂达”单用的毒性问题,故需在今后的相关 [16] 朱文艺,藏磊,海涌,等.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神经根型颈椎
毒理学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病保守治疗的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
综上所述,本研究经过两轮函询,在 18 个咨询条目 (11):1195-1198.
中,最终就藏药“蒂达”的基原名称、药物选择、用药过程 [17] AMAKURA Y,YOSHIMURA M,MORIMOTO S,et al.
等 3 方面的 16 个条目达成共识,2 个关于“蒂达”特征以 Chromatographic evalu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m-
及配伍用药的条目未达成共识。达成共识的 16 项内容 ponents of gentian root extract used as food additives[J].
涵盖了“蒂达”基原名称及地理信息的流变、“蒂达”药材 Chem Pharm Bull,2016,64(1):78-82.
的合理选择、“蒂达”临床用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等主要内 (收稿日期:2020-10-11 修回日期:2021-05-24)
容,有望为其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编辑:孙 冰)
·1420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2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