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中国药房》2021年12期
P. 16
结束后,根据赋值表(如表2所示)和评分结果计算专家 表3 专家基本情况表
的判断依据(Ca)、熟悉程度(Cs)和评价等级。 Tab 3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experts
表2 问卷赋值表 第1轮咨询专家 第2轮咨询专家
项目
Tab 2 Questionnaire assignment table 人数 占比,% 人数 占比,%
年龄,岁
指标 依据 量化值 指标 依据 量化值 指标 依据 量化值 ≤40 3 20.00 10 55.56
Ca 理论分析 0.3 Cs 很熟悉 1 评价等级 很重要 5 41~50 10 66.67 6 33.33
实践经验 0.5 较熟悉 0.8 较重要 4 ≥51 2 13.33 2 11.11
参考国内外资料 0.1 一般熟悉 0.6 一般重要 3 工作年限,年
直观选择 0.1 不太熟悉 0.4 不太重要 2 10~20 11 73.33 14 77.78
不熟悉 0.2 不重要 1 ≥21 4 26.67 4 22.22
职称
应用 Excel 2010 和 SPSS 21.0 软件收集数据并进行
正高级 4 26.67 3 16.67
统计处理,以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积极系数(RR),RR一 副高级 8 53.33 10 55.56
中级 3 20.00 5 27.78
般应在70%以上,且RR越高,表明专家对本研究的关注
2.2 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
程度越高。以权威系数(Cr)反映专家权威程度[以 Ca
第 1 轮函询发出问卷 18 份,收回 15 份,回收率为
(专家判断依据赋值的平均值)和Cs(专家熟悉程度赋值
83.33%,其中有 13 位专家对初拟指标体系提出了 53 条
的平均值)的平均值计],Cr一般应在0.7以上,且其值越
修改建议;第2轮函询发出问卷20份,收回18份,回收率
[15]
高,表明研究结果越可信 。采用指标重要性赋值和满
为90.00%,其中有10位专家对指标体系提出了15条修
分比来反映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其中,指标重要性指专
改建议。两轮函询回收的问卷均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
家对该项指标的评分,以 x±s 表示;满分比指对该指标
100% 。 两 轮 专 家 咨 询 的 RR 值 分 别 为 83.33% 和
给出4分及5分的专家占专家总数的百分比 。上述均
[15]
90.00%,均大于70%,说明专家关注程度较高。
数和满分比越大,表明该指标的重要性越高,专家意见 第1轮函询的Ca为0.738,Cs为0.807;第2轮函询的
的集中程度也越高 。以CV和协调系数(Kendall’s W) Ca为0.727,Cs为0.826,根据“1.4”项下方法得出两轮咨
[13]
反映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其中,CV为标准差与均数的 询的Cr分别为0.772、0.777,说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
比值,反映的是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评价的波动程度; 2.3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Kendall’s W是借助SPSS 21.0软件根据所有专家对所有 第 1 轮函询中,所有指标的重要性平均得分为 4.28
指标的评分结果计算得出的,其显著性检验的P值若小 (3.75~4.50);第 2 轮函询中,所有指标的重要性平均得
于0.05,说明专家评估或预测协调性好,结果可取,反之 分为4.30(3.89~4.72)。第1轮函询中,满分比为0.67~
则不可取。通常 CV 越小、Kendall’s W 越大,代表专家 0.92;第2轮函询中,满分比为0.72~1.00,表明专家的意
意见一致性程度越高 。 见集中程度较高,详见表1、表4。
[13]
1.5 指标筛选标准 2.4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第 1 轮函询中,二级指标重要性 CV 为 0.14~0.24;
纳入指标应首先满足下列要求:专家对该指标的重
第 2 轮函询中,二级指标重要性 CV 为 0.09~0.20,详见
要性评分结果均数>4.00,满分比>0.40,CV<0.22 [14,16] ;
表 1。应用 SPSS 21.0 算得第 1 轮函询的 Kendall’s W 为
其次,结合专家意见和课题组集体评议,最终确定指标
0.083(χ =17.505,P=0.290),因有 3 位专家对其中 3 个
2
筛选结果。
条目的重要性未给出评价,故此轮专家意见的总体协调
2 结果
性不高;第2轮函询的Kendall’s W为0.169(χ =51.798,
2
2.1 专家基本情况
P<0.001),表明专家意见的总体协调性较高。
本研究最终共邀请了 33 位专家完成了两轮函询问
2.5 最终的专家共识条目
卷的填写。这些专家分别来自青海省藏医院、西藏自治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第 1 轮咨询专家在“蒂达”的定
区藏医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藏藏医 义、治疗病位、资源疗效差异及管理方面[第(1)、(6)、
药大学、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青海 (11)、(13)、(15)条]达成5项共识(同意或非常同意比例
师范大学、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三级甲等医院、高 在 80%及以上 ),有 3 项[第(3)、(10)、(14)条]接近达
[16]
校/研究所及藏药企业;其研究专业包括临床医学、药理 成共识(同意或非常同意在 70%~79%之间 )。结合
[16]
学、药用植物资源、药学教育、生物科学、炮制技术研究 专家建议,并经过课题组讨论,对于初拟的指标体系进
等。专家基本情况见表3。 行了相应修改。例如,初拟指标体系中第(2)条“‘蒂达’
·1418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2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