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中国药房》2021年8期
P. 133
[16] 陈嘉谟.本草蒙筌[M].王淑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38] 中国中医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第 1 册[M].北京:
社,1988:123-124.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155-160.
[17] 李时珍.本草纲目[M].王育杰,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39] 徐国钧.中国药材学:上[M].北京:中国科技医药出版社,
社,1999:30, 1996:564-567.
[18] 朱棣.救荒本草:卷四[M].北京:商务印书局,2008:735. [40]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1977
[19] 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3:185- 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177.
186,245,868. [41] 卢赣鹏. 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M].北京:中国中
[20] 邱声祥,李德铢,张壮鑫,等.鹅绒藤属及其近缘属的化学 医药出版社,1999:7-10.
分类:兼论 Vincetoxicum 的恢复问题[J].云南植物研究, [42]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S].
1989(1):41-50.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86.
[21] 杜亚泉,周藩,吴德亮,等.植物学大辞典[M].上海:商务 [43] 雷斅.雷公炮炙论[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
印书馆,1918:305. 出版社,1991:51.
[22] 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M].上海:世界书局,1935: [44] 汪昂.本草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27
402-403. [4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20年
[23]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1963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13-114.
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86-87. [46] 掌禹锡.嘉祐本草:辑复本[M].尚志钧,辑复.北京:中医
[2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 63 古籍出版社,2009:204.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37-339、353-356. [47] 王好古.汤液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87.
[2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 17 [48] 《续修四库全书》编撰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 990:子部:
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50-353. 医家类:本草集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61.
[26]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1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49] 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M].夏魁周,校注.北京:中国中医
2002:353-356. 药出版社,1997:140.
[27] 王文洁.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卷一[M].刊本.积善堂, [50] 李中梓.医宗必读[M].徐荣斋,范永升,点校.上海:上海
1582(明万历十年). 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81.
[28] 陈仁山.药物出产辨[M].广州:郎明印刷社,1930:123. [51] 吴仪洛.本草从新[M].曲京峰,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9] 卫生部药政管理局. 中药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 社,1990:28.
版社,1959:56-57. [52]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1985
[30] 湖北省卫生厅.湖北中药手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 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87.
社,1960:12-13. [53] 段金廒,严辉,宿树兰,等.药材适宜采收期综合评价模式
[31]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药饮片切制规范:上册[S].北京: 的建立与实践[J].中草药,2010,41(11):1755-1760.
北京市卫生局,1974:59. [54] 常雅晴,薛紫鲸,杨贵雅,等.基于 GC-MS 和化学计量学
[32] 金世元.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M].北京:中国中医 的不同采收期祁艾挥发油成分动态变化研究[J].中国中
药出版社,2012:2-3. 药杂志,2020,45(10):2417-2424.
[33] 陈士林.中国药材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M].北京:科学出 [55] 薛紫鲸,郭利霄,郭梅,等.不同采收期祁艾化学成分差异
版社,2011:135-140. 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9,44(24):5433-5440.
[34] 陈宏康,万美亮,刘国杜,等.提高柳叶白前产量和质量的 [56] 彭亮,杨冰月,张琳,等.基于HPLC特征指纹图谱分析不
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4):204-207. 同生长阶段款冬花有效成分积累特征[J].中草药,2018,
[35] 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49(21):5018-5023.
2013:261. [57] 王兴,谢宏赞,罗纯清,黄蛟.不同生长年限与采收期玉竹
[36] 黄宫秀.本草求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活性成分累积动态变化[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
160. 23(3):30-34.
[37] 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上海药材公司.药材资料汇编:下 (收稿日期:2020-12-19 修回日期:2021-02-21)
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12. (编辑:孙 冰)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8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8 ·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