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中国药房》2021年8期
P. 134
布拉氏酵母菌防治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Δ
*
向金波 ,罗 军 ,胡小燕,竺 琴(三峡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1)
#
中图分类号 R985;R424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08-1020-0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08.21
摘 要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防治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研究进展。方法:查询相关文献,对布拉氏酵母菌的生物学和药
动学特征,防治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作用机制、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布拉氏酵母菌具有对抗生
素天然耐药和高度稳定性的生物学特性;其在体内能顺利到达肠道,可维持益生菌活性,且不在肠道中持续定植。布拉氏酵母菌
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其对肠道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及对肠黏膜的直接作用可能是其潜在作用机制。现有证据均表明
了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及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有关该菌引起的不良反应仍应引起临床重视。目前关
于布拉氏酵母菌的用药方案尚缺乏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的指导,有待于在后期研究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益生菌;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生物学特征;药动学特征;作用机制;疗效;不良反应
随着抗生素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广泛使用,抗生 宜在 30~33 ℃下生长,在酸性条件下的生存活力显著
[19]
[23]
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已成 下降 。Offei等 在201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布拉
为儿科临床的常见并发症,是儿童药源性腹泻的常见类 氏酵母菌能在 37 ℃的环境中产生高水平的乙酸,可以
型 [1-3] 。据估计,在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的过程中,约有 抑制细菌生长,这可能是其发挥益生菌独特作用的关
11%~40%的儿童会出现AAD [4-5] 。抗生素的使用可能 键;该研究团队还对布拉氏酵母菌和啤酒酵母菌进行了
会造成大量肠道病原菌快速增殖,进而导致其肠道菌群 全基因组测序,通过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技术在布拉氏
失调 [5-7] 。因此,引入外源性益生菌,使用益生菌制剂成 酵母菌中发现了两个特有基因sdh1F317Y和whi2S287*,
为临床防治儿童AAD的重要策略之一 [2,7-15] 。世界胃肠 并认为其可能是通过显著影响抑制细菌生长的乙酸的
组织的《益生菌全球共识》推荐将布拉氏酵母菌(Saccha- 生成量来发挥益生菌治疗活性,尤其是 whi2S287*等位
romyces boulardii)作 为 防 治 儿 童 AAD 的 益 生 菌 之 基因,其拷贝数越高则影响越明显;但在啤酒酵母菌的
一 。近年来,布拉氏酵母菌制剂作为药品在欧洲、北 研究中并没有同样的发现。这项研究结果首次从分子
[16]
美和南美、中东和亚洲超过80多个国家的儿科临床中得 角度解释了布拉氏酵母菌发挥益生菌作用的遗传学基
到了广泛应用 。布拉氏酵母菌对抗生素天然耐药并 础,也再次诠释了其与啤酒酵母菌的部分差异。
[17]
具有高度稳定性 [14,18] ,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现 1.2 对抗生素天然耐药
有研究确定的机制并不能完全反映其与人体的全部相 一般情况下,细菌性益生菌对抗生素普遍敏感。抗
互作用。为了解近年来布拉氏酵母菌相关制剂应用于 生素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损伤细胞膜、抑制细
儿童AAD的研究进展,笔者查询相关文献,对布拉氏酵 菌蛋白质合成及核酸代谢而导致细菌性益生菌的活性
[24]
母菌的生物学和药动学特征及其防治儿童AAD的作用 下降 。与细菌性益生菌不同,布拉氏酵母菌属于真菌
机制、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如下综述。 类益生菌,其细胞壁由内外两层组成,形成天然屏障,抗
1 布拉氏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 生素不能突破细胞壁与其真菌核蛋白体结合而干扰其核
1.1 遗传学特点 酸合成,这使得布拉氏酵母菌对抗生素天然耐药 [14,18] 。因
布拉氏酵母菌是由Henri教授于1923年从印度尼西 此,当布拉氏酵母菌与抗生素同时使用时,其活力不受
亚的荔枝和山竹果外皮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非致病性酵 后者影响。
母菌。其在遗传学上与酿酒业中广泛使用的啤酒酵母 此外,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抗生素的耐
[25]
菌极为相似,二者拥有几乎相同的基因组序列,故在其生 药性(AMR)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
物学物种划分问题上,布拉氏酵母菌是作为一个单独的 导致AMR细菌出现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质粒介导的AMR
种属还是啤酒酵母菌的变种,业界已经争论很久 [15,19-22] 。 基因转移。质粒是一种可以编码不同功能基因组的环
但二者又具有显著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布拉氏酵母菌最 状DNA,可在细菌之间水平传播,细菌性益生菌与胃肠
适宜生长温度为37 ℃,具有耐酸性;而啤酒酵母菌则适 道原籍菌之间也可能发生耐药质粒的传播 [22-23] 。而真
菌与细菌之间缺乏遗传物质传递,因此布拉氏酵母菌不
Δ 基 金 项 目 :湖 北 省 卫 生 计 生 委 科 研 立 项 项 目(No.
会促进抗生素AMR的传播,从而有利于临床对AMR的
WJ2017M226)
控制 [18,26-27] 。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儿童感染、肾脏病、免疫疾
1.3 体积大、稳定性良好
病。电话:0717-6555214。E-mail:415326896@qq.com
14
# 通信作者: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儿童感染、肾脏病、免疫 人类肠道共生的微生物约有 1×10 个,绝大多数原
疾病。电话:0717-6554671。E-mail:luojunne@163.com 籍菌为细菌,真菌不足全部微生物的0.1%,从正常肠道
·1020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8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