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中国药房》2021年07期
P. 76
成分作为止得咳颗粒剂的指标性成分;而射干的另一指 科学版),2018(3):92-94、97.
标性成分次野鸢尾黄素在上述相同条件下不受阴性对 [ 9 ] 李婷婷.柳叶白前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延
照的干扰,因此选择将其作为止得咳颗粒剂的指标性成 吉:延边大学,2015.
分,并建立了测定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此外, [10] 牛成伟,蓝建东,王童珍,等.正交实验法优化黄芩中总黄
[11]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该方中黄芩、射干和青天 酮的提取工艺[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21):39-
41.
葵等多味药材均含有黄酮类成分 [12-20] ,且黄酮类化合物
[1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15年
在抗炎、镇咳、抗菌、抗病毒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药理活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97、109-110、204-
[21]
性 ,因此本研究选择总黄酮含量作为另一考察指标,
205、232-233、277、280-281、285、301-302、377-378.
并建立了以芦丁为对照、经亚硝酸钠-亚硝酸铝-氢氧化
[12] 齐建红.超声细胞粉碎法提取射干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
钠显色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陕西农业科学,2019,65(8):1-3.
3.3 止得咳颗粒提取工艺的筛选和优化 [13] 谢雄雄,张迟,曾金祥,等.中药桔梗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
为避免以化学成分为指标所导致的评价片面性和 性研究进展[J].中医药通报,2018,17(5):13、66-72.
局限性,本研究首先采用药效学实验初步筛选了该制剂 [14] 刘洋,王四旺,唐志书.白前的现代研究与开发应用前
的提取方法,结果发现以水为溶剂所得提取物的药效优 景[J].西北药学杂志,2015,30(6):768-770.
于乙醇提取和水提醇沉所得提取物,故选择水提法。止 [15] 朱芳,陈晓靓,邓红军,等.黄芩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
得咳方中荆芥和薄荷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故参考其颗 2020,47(12):135-136.
粒制备路线,本研究优化了荆芥、薄荷挥发油提取的水 [16] 蔡乐.青天葵药材生化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辽宁
蒸气蒸馏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考察浸泡时间、加水 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8):244-246.
[17] 肖旭坤,王翰华,阮洪生.枇杷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
量、提取时间等3个因素,优选出挥发油最优提取工艺,
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9,25(21):60-66.
即加 5 倍量水,浸泡 30 min 后提取 3 h。最后,本研究以
[18] 王梦迪,靳光乾.柴胡中药资源研究进展[J].山东林业科
次野鸢尾黄素和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考察的基
技,2019,49(3):107-110、114.
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水提工艺,最终确定其最优水
[19] 徐军,武毛毛,邓芬,等.薄荷中黄酮的研究进展[J].内江
提工艺为加 12 倍量的水,浸泡 50 min 后提取 3 次,每次 科技,2012(1):24、40.
1 h;3 次验证试验所得提取物中次鸢尾黄素、总黄酮的 [20] 黄晓巍,刘玥欣,刘轶蔷,等.荆芥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
平均含量为76.47 μg/g、92.45 mg/g(RSD<2.2%,n=3)。 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7,37(8):817-819.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优化的止得咳颗粒水提取工艺 [21] 汪海峰,刘沁源.黄酮类化合物药理活性及其治疗效果研
稳定、可行,可为该制剂的后续研发提供参考。 究新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20,30(6):593-595.
参考文献 [22]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
[ 1 ] 辛静,李丽丽,凌爱思.止得咳冲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 壮药质量标准:第 2 卷[S].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发作期的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 2011:162-163.
(1):35-36. [23] 匡淼,杨巧丽,王林林,等.蒿蓝感冒颗粒抗炎、镇痛、镇咳
[ 2 ] 黄敏,黄国东,韦瑀龙,等.止得咳颗粒质量标准的研 及解热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29(6):144-
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0):106-110. 147.
[ 3 ] 周昱杉,梁洁,黄光强,等.基于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分析止 [24] 刘海锋,黄山,玄光善,等.复方桔梗合剂止咳及抗炎活性
得咳颗粒的抗炎谱效关系[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7,23(4):59-62.
2020,26(22):156-163. [25] 陆赛卫,玄振玉.风叶止咳口服液止咳、平喘、化痰的实验
[ 4 ] 杨红梅,陈斯宁,潘玲,等.止得咳颗粒治疗风热犯肺型咳 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5,17(5):448-452.
嗽变异性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 [26]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S]. 2015年
国药,2020,31(5):1150-1151.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74-377.
[ 5 ] 王继华,曹阳,蔡时可.南药龙脷叶的研究进展[J].园艺与 [27] 张丹参.诱发咳嗽动物模型方法及评价[J].神经药理学
种苗,2018,38(1):59-62. 报,2011,1(2):35-42.
[ 6 ] 王红丽,张晓明,焦正花,等.正交试验法优化射干扶正口 [28] 谷捷,李鑫,余黄合,等.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模
服液的提取工艺[J].西部中医药,2012,25(2):23-24. 型的建立[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5):32-35.
[ 7 ] 汪天青,张颖,姜鸿,等.中药射干提取物改善豚鼠呼吸道 [29] 杨巧芳,孟庆刚.炎症动物模型探要[J].中华中医药学刊,
合胞病毒感染后气道炎症的作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 2008,26(3):516-517.
刊,2019,37(9):2128-2132、2313. (收稿日期:2020-09-04 修回日期:2021-01-19)
[ 8 ] 王船英.桔梗最优提取工艺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 (编辑:张元媛)
·838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7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