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中国药房》2021年07期
P. 74
中总黄酮的含量(以芦丁计)。 表6 止得咳颗粒水提工艺药材浸泡时间考察结果
(1)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 48.5 mg,置 Tab 6 Investigation result of immersion time of Zhide-
于 50 mL 量瓶中,加乙醇溶解并定容,制成质量浓度为 ke granules in water extraction technology
0.97 mg/mL 的芦丁对照品溶液。取止得咳颗粒水提物 序号 加水倍量,倍 浸泡时间,min 药材吸水后的质量,g 吸水率,%
约 0.1 g,精密称定,置于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 10 1 10 10 375.95 95.40
2 10 20 434.90 126.04
mL,称定质量,超声(功率 200 W,频率 40 kHz)提取 30
3 10 30 470.05 144.31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水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 4 10 40 505.92 162.95
过,即得供试品溶液。 5 10 50 536.04 178.61
6 10 60 539.85 180.59
(2)测定波长的确定:取“2.3.2(1)”项下芦丁对照品 7 10 70 543.32 182.39
溶液,分别加 5%亚硝酸钠溶液 0.4 mL,摇匀,静置 6 8 10 80 544.82 183.17
min;加入 10%硝酸铝溶液 0.4 mL,摇匀,静置 6 min;加 酮的含量,并计算次野鸢尾黄素的转移率(总黄酮无转
入1 mol/L氢氧化钠溶液4 mL,再加乙醇定容至25 mL, 移率之说,故不作考察):转移率=水提取浸膏中次野鸢
放置15 min。以相应试剂(即乙醇)作空白,使用紫外-可 尾黄素含量/药材中次野鸢尾黄素含量×100%,以考察
见分光光度计在 400~800 nm 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 不同提取时间的影响。结果,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次
芦丁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09 nm,故将其作为测定波长。 野鸢尾黄素和总黄酮的含量也有所增加。当提取时间
(3)方法学考察:按 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 [26] 达到90 min时,次野鸢尾黄素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达到
要求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以待测物质量浓度(X, 了 12.28 μg/g、40.25 mg/g,次野鸢尾黄素的转移率为
μg/mL)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求得回归方程为 8.51%;当再增加提取时间后,次野鸢尾黄素的含量和转
Y=1.099 1X+0.002 7(r=0.999 8),表明芦丁检测质量浓 移率均变化不大,而总黄酮的含量有所下降;此外,当提
度的线性范围为 0.019 4~0.077 6 mg/mL。精密度试验 取时间为 60、90 min 时,该方君药指标性成分次野鸢尾
的 RSD 为 0.39%(n=6);稳定性(24 h)试验的 RSD 为 黄素的含量差异不明显,详见表 7。从减少耗能等生产
0.28%(n=7);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总黄酮的平均含量 实际出发,选择提取时间为60 min。
为52.61 mg/g,RSD为1.52%(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表7 止得咳颗粒水提工艺提取时间考察结果
99.54%,RSD 为 1.34%(n=6)。这表明方法的精密度、 Tab 7 Investigation result of extraction time of Zhide-
重复性、准确度均良好,供试品溶液在 24 h 内稳定性 ke granules in water extraction technology
良好。
序号 提取时间,min 次野鸢尾黄素 总黄酮含量,mg/g
(4)样品测定:精密称取水提物样品,按“2.3.2(1)” 含量,μg/g 转移率,%
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3.2(2)”项下条件测 1 30 8.00 5.55 32.32
2 60 10.67 7.39 30.58
定吸光度。每份样品重复测定3次,按外标法计算样品
3 90 12.28 8.51 40.25
中总黄酮的含量,取平均值。 4 120 12.99 9.00 37.29
2.3.3 止得咳颗粒水提工艺的单因素考察 5 150 15.26 8.09 24.06
本研究对药材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 (3)提取次数:按处方比例称取药材,共 4 份,每份
素进行单因素考察 [25,27] 。 192.4 g,加入 10 倍量水,浸泡 50 min 后,分别提取 1、2、
(1)药材浸泡时间:按处方比例称取药材,共8份,每 3、4次,每次均加入10倍量水、提取60 min。合并提取液
份192.4 g(为原组方药材总质量的1/5,其中荆芥和薄荷 并浓缩后,按“2.3.1”“2.3.2”“2.3.3(2)”项下方法测定水
为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材残渣,下同),加入10倍量水分别 提物中次野鸢尾黄素、总黄酮的含量和次野鸢尾黄素的
浸泡10、20、30、40、50、60、70、80 min,滤过,称取药材吸 转移率,以考察不同提取次数的影响。结果,随着提取
水后的质量,按“2.2.1”项下方法计算其吸水率,以考察 次数的不断增加,各指标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
不同浸泡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浸泡时间≥50 min 势;当提取次数达到3次时,次野鸢尾黄素和总黄酮的含
时,药材的吸水率未见明显变化,说明药材吸水性已到 量分别为 49.57 μg/g、76.09 mg/g,次野鸢尾黄素的转移
达饱和状态,此时的吸水率为178.61%,详见表6。从生 率为 39.40%;而当提取次数为 4 次时,各指标含量及次
产实际出发,为确保药材得以充分浸泡,确定药材的浸 野鸢尾黄素转移率的增幅均不大,详见表 8。从减少能
泡时间为50 min。 耗等生产实际出发,选择提取次数为3次。
(2)提取时间:按处方比例称取药材,共 5 份,每份 2.3.4 正交试验优化止得咳颗粒的水提工艺
192.4 g,加入 10 倍量水,浸泡 50 min 后,分别提取 30、 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次野鸢尾黄素和总黄酮
60、90、120、150 min,提取次数固定为1次。将提取液浓 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因次野鸢尾黄素转移率的变化趋势
缩,按“2.3.1”“2.3.2”项下方法测定次野鸢尾黄素和总黄 与其含量基本一致,故未将转移率作为评价指标),选定
·836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7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