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中国药房》2021年07期
P. 39

补阳还五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相关生物

        学指标的影响               Δ


        凌 爽 ,冯月男,刘思莹,毕 悦,卞敬琦,肖洪彬 ,牛雯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哈尔滨 150040)
              *
                                                            #b
                                                    #a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07-0801-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07.06

        摘  要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
        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造模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分组喂养至少6周以复制
        高脂血症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0.004 g/kg)和补阳还五汤低、高剂量组(3.5、14.0
        g/kg,以生药量计),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各药物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0.01 mL/g,每日1次,
        连续4周。末次给药30 min后,检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作用相关指标[黏附率、血管性血
        友病因子(vWF)、纤维连接蛋白(FN)]、血小板释放作用相关指标[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小板纤溶系
        统相关指标[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和凝血4项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变
        率)、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以及 vWF、FN、β-TG、PAI-1、PLT、MPV、PCT、PLCR、FIB 含量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 或 P<
        0.01),t-P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全血黏度(除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高切变率全血黏度外)、
        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以及vWF、FN、β-TG、PAI-1、PLT、PDW(除补阳还五汤低、高剂量组外)、MPV、PCT、PLCR(除补阳还五汤
        低剂量组外)、FIB含量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t-PA含量(除阳性对照组外)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阳还
        五汤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液黏度和FN含量、改善血小板黏附性、增强纤溶活性、改善血小板聚集状态、抑制凝血及血小板释放亢进
        等途径,来发挥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病理状态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高脂血症;血小板;黏附;释放;纤溶;大鼠


        

             325(1):309-315.                                    粉雾剂的制备及其抗菌作用研究[J].中草药,2018,49
        [16]  李雨宸,陈正浩,潘远风,等.巯基改性纤维素的制备及其                        (24):5803-5811.
             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20,28                [21]  胡玉贞.防治肺纤维化的肺吸入姜黄素大多孔微粒的研
            (1):34-41.                                          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7.
        [17]  冯甜华.姜黄素的提纯、稳定性及抗氧化性研究[D].重                   [22]  李楠,刘佩莉,孔令钰,等.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干粉吸
             庆:重庆大学,2016.                                       入剂的质量评价及初步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房,2016,
        [18]  邹佳辉,黄偲偲,邱娜,等.用于肺部给药的磷酸奥司他韦                        27(34):4838-4841.
             微粉的制备及肺组织分布初步考察[J].中国医药工业杂                    [2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 2010年
             志,2017,28(5):692-698.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12-附录13.
        [19]  张国立,肖志美,于翔,等.治疗急性损伤的莪术油和莪术                   [24]  SILVA A L D,CRUZ F F,ROCCO P R M,et al. New per-
             醇粉雾剂的比较研究[J].药学学报,2020,5(6):1312-1319.             spectives in nanotherapeutics for chronic respiratory dis-
        [20]  朱李飞,刘晓妍,陈红君,等.白藜芦醇二棕榈卵磷脂脂质                        eases[J]. Biophys Rev,2017,9(5):793-803.
            Δ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No.81703981,  [25]  FERNANDO J M,MEILAN K H,JAMES P A,et al. At
        No.82074326);中 国 博 士 后 科 学 基 金 第 13 批 特 别 资 助(站 中)      the root:defining and halting progression of early chronic
       (No.2020T13018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 65 批面上资助二等项目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Am J Respir Crit Care,
       (No.2019M651320);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经费(No.LBH-Z18250);黑            2018,197(12):1540-1551.
        龙 江 省 普 通 本 科 高 等 学 校 青 年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计 划(No.UN-
                                                           [26]  张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小气道改变及其对
        PYSCT-201823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No.2019M39)
                                                                吸入剂的治疗反应评价[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6.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方剂学配伍规律与药学基础。电话:
        0451-8219349。E-mail:986990984@qq.com               [27]  SANTUS P,RADOVANOVIC D,PECCHIARI M,et al.
           #a 通信作者: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方剂学配伍规律与药学基                       The relevance of targeting treatment to small airways in
        础。电话:0451-8219342。E-mail:hrbxiaohongbin@126.com         asthma and COPD[J]. Respir Care,2020,65(9):1392-1412.
           #b 通信作者: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方剂学配伍规律与药学                                 (收稿日期:2020-11-24  修回日期:2020-02-02)
        基础。电话:0451-8219349。E-mail:121505982@qq.com                                              (编辑:林    静)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7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7  ·801 ·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