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中国药房》2021年07期
P. 124
管蛋白抑制剂,其抗肿瘤活性为阿霉素的 150~300 倍, 物的2倍,而无内生菌的组织培养植株几乎不产生可抑
是比较理想的靶向化疗药物,该物质最初被认为是植物 制α-葡糖苷酶的化合物,故提示波叶青牛胆中放线菌是
中的化合物,但其基本结构与一系列被称为安萨米托素 产生α-葡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来源 。Akshatha等 从
[40]
[41]
[31]
[32]
的细菌产品类似 。Kusari 等 研究指出,寄生于美登 抗糖尿病药用植物绣球防风和萝芙木的内生放线菌 S.
木根部皮质区的内生菌是产生美登素的主要来源,其可 longisporoflavus和Streptomyces sp.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
将安萨米托素P3转化为美登素,被植物摄取以抵御病原 出了α-淀粉酶抑制剂。
[33]
体侵入。Eyberger等 从足叶草的根茎中分离出2株真 3.5 抗寄生虫
菌,在肉汤培养基中培养 4 周后发现,其可产生 0.5~ 内生菌作为天然产物药物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研
189 mg/L 的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这是一种具有 究者对2 700多种内生真菌提取物进行了抗利什曼原虫
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和抗病毒作用的芳基四氢萘木脂 活性筛选,结果表明,高达 17%的菌株具有抗寄生虫活
素。Martinez-klimova 等 [26] 从某种植物内生青霉属菌 性,其中活性最强的菌株属于蜜环菌科、毛球菌科和羊
Penicillium sp. sh18.中发现了1种杂萜化合物,其可通过 驼科 。从巴西植物中分离的内生真菌可抵抗亚马逊
[42]
抑制 Wnt 信号通路、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 利什曼虫,其中 11 种真菌提取物能抵抗亚马逊利什曼
[43]
路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并诱导肿瘤细胞 虫,其 IC50为 4.6~24.4 μg/mL 。金鸡纳树含有的喹啉
的耐药,是介导组织癌变的关键通路,提示该杂萜化合 类衍生物,能与疟原虫的 DNA 结合,抑制 DNA 的复制
物可能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腺苷脱氨酶(ADA)是治 和RNA的转录,从而抑制疟原虫的蛋白合成,可用来治
[45]
[44]
疗淋巴组织增生紊乱和癌症(如肺癌、结肠癌等)的潜在 疗疟疾 。Maehara等 研究指出,在日本和印度栽培的
[34]
靶点,Zhang 等 从 20 种药用植物的种子中分离出 128 金鸡纳树中的内生菌在属水平上有显著差异,而日本金
种内生菌,并通过光谱测定法检测其次级代谢产物对 鸡纳幼茎中分离出的3株内生丝状真菌可产生金鸡纳生
ADA的抑制作用,其中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p.的次级 物碱,但其产量较印度金鸡纳内生菌少很多,且日本金
代谢产物 5-hydroxy-2-hydroxymethyl-4H-pyran-4-one 显 鸡纳植物中产生的生物碱的含量,特别是奎宁的含量也
示出最强的抑制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与 显著低于印度金鸡纳。可见,内生菌可产生与药用植物
ADA的活性口袋能非特异性结合,是ADA的抑制剂,具 相似的成分,且与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密切相关。
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麦克欧文文殊兰的内生不动杆 3.6 其他活性
菌 Guillouiae 的粗提物在 12.5、6.25、3.13 µg/mL 的浓度 内生真菌是多种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潜在来源,如
[46]
下均可抑制 50%恶性胶质瘤细胞株 U87MG 的生长 。 Phongpaichit 等 报道了从藤黄属植物中分离的内生真
[35]
Yang 等 从钩藤的内生真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 菌提取物具有抗分枝杆菌、抗病毒、抗氧化、抗增殖、抗
[36]
[47]
oides 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出 9 种化合物,其中 Cyclo 细胞毒性等作用。Yuan 等 从银杏的根、茎、叶和皮中
(L-leucyl-L-leucyl)和 Breviana-mide F 可显著抑制磷脂 分离出多种内生菌,发现内生菌能够产生多种植物化学
酰肌醇 3-激酶α(PI3Kα)的活性,其 IC50值分别为 38.1、 成分,如黄酮类、萜类和其他新化合物(包括生物碱、小
4.8 μmol/L。PI3Ks 是脂激酶家族成员,在细胞的增殖、 分子有机酸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心血管疾
存活和迁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 PI3Kα是抗肿瘤药 病、抗微生物等作用。抗氧化剂对于防治癌症、心脏病、
[37]
[38]
物的重要靶点 。申丽等 从山麻黄内生真菌Myrothe- 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具有重要的意
cium roridum LLY 固体发酵中分离得到 9 种化合物,其 义,而多种植物内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活
[48]
中化合物 3 能诱导人肝癌 SMMC-7721 细胞凋亡(化合 性 。研究者在多种药用植物中分离出了内生青霉菌,
物 3 的 IC50为 38.0 μg/mL,顺铂的 IC50为 11.5 μg/mL),且 发现了280多种活性次级代谢产物;除抗菌活性外,还发
其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S期细胞周期 现这些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
阻滞相关。 炎、抗寄生虫、免疫抑制剂、降糖、减肥、抗纤维化及神经
[19]
3.4 抗高血糖 保护等作用 。Shah 等 从光果甘草中分离的内生菌
[20]
α-葡糖苷酶是一种水解葡萄糖的酶,其抑制剂在糖 Fusarium solani可产生抗结核作用的化合物。
尿病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且α-葡糖苷酶抑制剂具有抗 4 结语
[39]
病毒和抗菌活性 。Kaur等 从牛角瓜内生真菌Allter- 药用植物中寄生的内生菌具有多样性特征,每个内
[39]
naria destruens中分离出既可抗菌、又可抑制α-葡糖苷酶 生菌又有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且相关学者已从内生菌
的次级代谢产物;该研究还指出,糖尿病患者紊乱的高 次级代谢产物中发现了许多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
血糖性免疫系统极易受到感染,故而具有抗菌活性的降 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高血糖、
血糖药可能会是更好的治疗药物 。波叶青牛胆及其内 抗寄生虫等药理活性,其活性甚至要强于宿主植物的活
生 放 线 菌 BWA65 均 可 产 生 α- 葡 糖 苷 酶 抑 制 剂 ,且 性物质 [16-18]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最初被认为是由宿
BWA65 所产生的α-葡糖苷酶抑制剂的活性是其宿主植 主植物产生的“植物化学物质”可能是由内生菌产生,或
·882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7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