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中国药房》2021年07期
P. 123
然药物资源扩展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脓性链球菌的生长,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 )值小于 10
1 药用植物内生菌的分离及鉴定 μmol/L;体外杀菌动力学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良
寄生于药用植物的内生菌种属繁多,其次级代谢产 好的杀菌活性,其在体外可抑制细菌基因的转录/翻译,
物的种类更是庞杂,因此在进行药用植物次级代谢产物 也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葡萄球菌黄素的产生。研
的药理活性研究前,首先要进行内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 究发现,甘肃野生与栽培品甘草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对
物的分离、提取和鉴定。传统的分离培养法(如组织块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均具有抑制
法、平板划线法)可分离出内生菌株实体,是分离植物内 活性,且JTZB005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对肺炎链球菌的
生菌最主要且不可替代的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采集 抑菌活性强于栽培甘草水煎液和总皂苷,而JTZB018菌
新鲜植物材料、选取拟研究的部位清洗干净、用 75%乙 株的次级代谢产物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活性强于栽培
[24]
醇等灭菌后用无菌水冲洗并晾干、去除植物外部组织、 甘草水煎液和总黄酮 [22-23] 。Pansanit等 发现,卡萨蒙纳
用无菌刀片将内部组织切成薄片后植入培养基中,当有 姜内生真菌Arthrinium sp. MFLUCC16-1053的次级代谢
菌丝长出后,挑出菌丝于新的培养基上做进一步培养分 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
离纯化,直至得到纯化的菌株,然后通过分子生物学方 阴性菌的作用,对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
[13]
法进行鉴定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寄生于药用植 度(MIC)分别为31.25、7.81 µg/mL;气相色谱分析发现,
物的内生菌种属可通过非培养方法进行高通量快速鉴 其乙酸乙酯粗提物中含有β-环柠檬醛、3E-西柏烯、
定,如采用分子杂交、DNA 指纹技术、rDNA 序列分析、 Laurenan-2-one、香紫苏醇、2,6-金合欢醇、β-isocomene
宏基因组方法等,但这些方法无法得到内生菌株实体, 和γ-姜黄烯等化合物。从药用植物Euphorbia geniculate
[14]
从而限制了对其代谢产物的进一步研究 。 中分离的内生真菌可产生生物碱和萜类,具有抗真菌活
2 药用植物内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概况 性 。黄花蒿极少被植物致病性真菌所侵染,提示其可
[6]
[25]
内生菌从寄主植物中吸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产生 能具有抗真菌的活性,Liu等 研究发现,从黄花蒿种分
的物质称为次级代谢产物 [10-11] 。研究发现,药用植物内 离出的 39 株内生菌的发酵液具有良好的抗植物真菌作
生菌不仅可以产生与宿主植物活性成分相同或相似的 用,但其是否可抗人致病真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由
次级代谢产物,而且还能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新代谢产 此可见,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有助于宿主抵抗病原菌,
[26]
[15]
物。例如Yin等 从川芎中分离出5株可产生川芎嗪的 亦可抗人致病真菌,是抗生素的资源库 。
枯草芽孢杆菌,其中 1 株在发酵 144 h 后的产量高达 3.2 抗炎
[16]
[16]
10.69 g/L。Qi等 从雷公藤内生曲霉属真菌,分离发现 雷公藤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中药,Qi等 从
了4种新的丁烯酸内酯(Terrusnolides A-D),可显著抑制 其内生曲霉属真菌次级代谢物中分离发现了具有抗炎
脂多糖诱导的 RAW264.7 巨噬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 1β 活性的物质,且与临床抗炎药物吲哚美辛的活性比较无
[27]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且 显著差异。Maharjan等 从黄芩根中分离出内生真菌镰
其抑制活性与临床抗炎药物吲哚美辛的活性无显著差 孢菌 Fusarium sp. QF001,并在其次级代谢产物中发现
[17]
异。Kim 等 从魁蒿的内生真菌 Phoma sp.PF2 分离出 了对光敏感的同分异构体,这些化合物可抑制脂多糖诱
了2个新的异色酮和6个已知化合物,这8个物质均可中 导的巨噬细胞中 NO 的产生、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
等强度地抑制脂多糖诱导的 RAW264.7 巨噬细胞中 NO 达,提示其可能是潜在的抗炎药物。杨志军等 分离
[28]
的释放,且其中4个化合物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另外,内 的甘草内生细菌 JTYB006 和 JTYB029 属于芽孢杆菌
生放线菌也可产生生物碱、多肽、聚酮类、萜类等多种生 Bacillus.属、内生真菌JTYF023属于曲霉属,其发酵液提
物活性物质 。 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
[18]
3 药用植物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 管通透性增高均具有缓解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草
3.1 抗菌 内生菌 JTZB005、JTZB006 和 JTZB063 的次级代谢产物
青霉菌是抗生素(青霉素)最著名的真菌属,研究者 可使痰浊阻肺模型大鼠肺组织中NO、TNF-α、细胞间黏
们在多种药用植物中分离出了内生青霉菌,这些内生菌 附分子 1 的含量及环氧化酶 2 的活性均显著降低,并显
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除青霉 著升高水通道蛋白 AQP1、AQP5 的表达水平,提示甘草
[19]
菌属外,其他很多内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也具有抗菌活 内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抗炎祛痰作用 [29-30] 。
性。Shah 等 [20] 从光果甘草中分离的内生菌 Fusarium 3.3 抗肿瘤
solani 可产生具有抗菌作用的化合物。Arora 等 从甘 1993 年,Stierle 等 从短叶紫杉中分离到 1 株内生
[21]
[12]
草真菌培养物 GG1F1 中萃取的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菌 真菌Taxomyces andreanae,其可产生与宿主植物一样的
活性,经鉴定为硫代二酮哌嗪衍生物;其中的2种化合物 肿瘤治疗剂紫杉醇及相关物质,并在微生物中找到了紫
均能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 杉醇的合成路径。美登素(Maytansine)是一种强烈的微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7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7 ·8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