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中国药房》2021年第1期
P. 123

药组比较,解毒化瘀汤给药组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等氨                           [ 2 ]  DEVARAJ S,HEMARAJATA P,VERSALOVIC J. The
        基酸含量更高。16S rDNA 肠道菌群检测结果表明,解                            human gut microbiome and body metabolism:implica-
        毒化瘀汤可调控 AD 模型小鼠肠道 Firmicutes、Bacte-                     tions for obesity and diabetes[J]. Clin Chem,2013,59(4):
        roidetes、Proteobacteria 等菌属的多样性。通过对代谢                   617-628.
        组学和肠道菌群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解毒化瘀汤的作                           [ 3 ]  李敬光.盐酸小檗碱保留灌肠治疗小儿侵袭性细菌性肠
                                                                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1):2467-
        用机制是通过调控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ATP
                                                                2468.
        酶(ATPase)/AMPK信号通路,上调AD模型小鼠海马腺
                                                           [ 4 ]  丁美林,董宏利,江国荣,等.黄芩-黄连配伍治疗 2 型糖
        苷和肠道多尔氏菌属水平,重塑大脑和肠道的沟通。
                                                                尿病的研究概述[J].中国药房,2019,30(17):2440-2444.
        4 结语
                                                           [ 5 ]  田明敏.《伤寒论》黄芩汤方证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最复杂、种群数量最高的共生微                              大学,2018.
        生物生态系统,在其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氧化还原酶、水                           [ 6 ]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解酶、裂解酶等多种酶类,可进行水解、还原、甲基化、乙                              2008:53-57.
        酰化、脱糖基等一系列生化反应,从而显著影响多数口                           [ 7 ]  沈丹.溃疡性结肠炎近十年中医证治规律文献研究[D].
        服药物的体内吸收及生物活性 。近年来,肠道菌群影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9]
        响中药有效成分代谢已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中药多为                           [ 8 ]  王利红,唐文照,辛义周.黄连中生物碱成分及药理作用
        口服,给药过程中有效成分完全暴露在肠道微环境下,                                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4):389-
        肠道菌群和中药的相互作用不仅包括肠菌对中药的生                                 392.
        物转化,也包括中药配伍复方通过调控肠菌构成或恢复                           [ 9 ]  崔祥,陶金华,江曙,等.小檗碱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
                                                                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29(12):1373-1377.
        肠道微生态系统来治疗疾病。
                                                           [10]  ZHAO Y,XING DM,DING Y,et al. Comparison of ber-
            黄连是常见的“苦寒”中药,一方面其所含生物碱类
                                                                berine between normal and febrile rats:pharmacokinetic
        成分的结构特点是分子较小,具有2个甲氧基和亚甲基,
                                                                study of antifebrile complex YL2000[J]. Chinese Pharma-
        在肠道菌群作用下易发生代谢转化;另一方面,大量研
                                                                cological Bulletin,2003,19(10):1170-1173.
        究发现,苦寒中药不仅对生理性肠道菌群结构有影响,
                                                           [11]  徐君.黄芩-黄连药对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D].南
        还对病理性肠道菌群结构有调节作用 。黄连及其配                                 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62]
        伍复方的多种药理作用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前述研究                           [12]  CAO Y,LIU WQ,PU GC,et al. Advances in studies on
        表明,其可通过调节多种蛋白质与信号通路的代谢,改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of proberberine[J]. Drugs Clinic,
        变肠道菌群,有效调节血糖水平,从而治疗2型糖尿病;                               2013,28(6):1012-1017.
        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可降低肝毒性,并具有调节睡                           [13]  史小林,龚雅婷,牛晶晶,等.肠-脑-肝轴治疗糖尿病中西
        眠、改善抑郁症等活性。黄连生物碱(如小檗碱)与肠道                               医病理机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2):
        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已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但其作用机                                87-92.
        制尚不十分明确,如参与黄连生物碱代谢的肠道菌种                            [14]  戴永娜,付志飞.中药调控肠道菌群防治脂代谢紊乱相关
        类、肠道菌群参与病征调控的途径、基于“肠-脑”轴治疗                              疾病的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神经系统障碍等疾病的作用机制等。同时,研究黄连生                                2019,21(6):1118-1126.
                                                           [15]  李雨庭,范琳琳,袁茵,等.黄连温胆汤药理作用及临床应
        物碱通过肠道菌群治疗疾病时会发现,其达到疗效的同
                                                                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8,46(2):115-119.
        时往往会抑制炎症因子,因此在抗炎作用下黄连生物碱
                                                           [16]  方贞花,许海莲. 12例腹泻病人误诊分析[J].中国民族民
        是否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或是具有一定的协同作
                                                                间医药,2010(21):111、114.
        用,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目前,黄连及其配伍复方影
                                                           [17]  杨晓忱.中医治疗腹泻之葛根芩连汤[J].中国社区医师,
        响肠道菌群结构的研究多数停留在双歧杆菌、大肠埃希
                                                                2014(20):36.
        菌等菌群数量以及肠菌丰度和多样性的改变方面,而难                           [18]  蔡学宁,冯素诗,宋多灵,等.盐酸小檗碱联合双歧杆菌四
        以归纳总结出一定规律,研究方法也存在局限,未来研                                联活菌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的影
        究的重点应从现象观察转移至作用机制的阐明。                                   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0,20(1):66-68.
        参考文献                                               [19]  任婷婷,索丽霞,陈晓鸥,等.黄连素及益生菌改善二甲双
        [ 1 ]  BENSON AK,KELLY SA,LEGGE R,et al. Individuality  胍肠道不耐受性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in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s a complex polygenic trait  2018,12(19):5-8.
             shaped by multiple environmental and host genetic fac-  [20]  YUE SJ,LIU J,WANG WX,et al. Berberine treatment:
             tors[J].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0,107(44):18933-  emergent mild diarrhea associated with gut microbiota
             18938.                                             dysbiosis[J]. Biomed Pharmacother,2019. DOI:10.1016/j.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  ·113 ·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