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中国药房》2021年第1期
P. 121

[31]
        3.1.2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系统               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基本环节 。高糖饮食可引起肠
        常见的慢性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腹                            道中双歧杆菌以及产丁酸细菌的减少,而丁酸盐可降低
        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 。研究表明,在肠易激综                          血脂血糖水平,因此高糖饮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状态下
                                [21]
        合征的免疫应答中,可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                      肠道中丁酸水平降低;黄连生物碱可改善肠道菌群结
        来调节炎症和疼痛相关基因的转录,激活炎症因子的转                           构,修复肠促胰酶素的分泌,进而减轻胰岛素抵抗或减
        录,导致腹痛 。黄连生物碱可抑制肠易激综合征模型                           少2型糖尿病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同时能改善肠道菌群
                   [22]
        大鼠肠道 NF-κB 信号通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活化,                       降解酶系统,利用宿主肠道内不能被消化吸收的多糖,
                                                                                [32]
        增强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肠黏膜炎症;同时,还可                          将其转化为短链脂肪酸 。在短链脂肪酸合成中,黄连
        降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调节胆囊收                           生物碱能对短链脂肪酸合成酶起调节作用,并通过与脂
        缩素(CCK)从而对胃肠道功能进行调节,调节5-羟色胺                        肪细胞膜上G蛋白偶联的脂肪酸受体结合,促进游离脂
       (5-HT)从而缓解肠易激综合征引起的疼痛,进而产生治                         肪酸和葡萄糖的吸收,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
                                                                                                    [33]
              [22]
        疗作用 。                                                  目前,关于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已有许多报道,研
        3.1.3  治疗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胃肠道                   究表明其会使患者胰高血糖素水平降低                   [34-35] 。研究发
        炎症性疾病,具有易复发、病因复杂等特点,其病原学、                          现,小檗碱能通过“菌群-肠-脑”轴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
        遗传倾向、免疫反应及肠道菌群失调是发病的关键影响                           和多样性,使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神经肽Y水平升高,使
        因素。Zhang XJ 等 采用巴马汀治疗右旋糖酐硫酸钠                       胰高血糖素样肽 1 受体 mRNA 水平上调以及下丘脑活
                        [23]
        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小鼠,结果表明,巴马汀可使小鼠肠                           性改善,对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肥
                                                                            [36]
        道中类杆菌和硬壁菌的相对丰度增加,抑制血浆中色氨                           胖等具有明显疗效 。小檗碱还可通过促进胰岛素的
        酸的分解代谢,并降低结肠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1                        分泌,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抑制糖原异生或促进糖酵
       (即色氨酸分解代谢的限速酶)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减                           解,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还有研究表明,小檗碱可逆
                                                                               [37]
        轻结肠损伤、抑制上皮细胞凋亡、保护肠黏膜。黄连生                           转高脂饮食导致的双歧杆菌等保护性细菌的减少,增加
        物碱还能够抑制右旋糖酐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埃希菌数量,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保护肠道黏膜
        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转录活化蛋白 3(STAT3)和 NF-κB                    屏障,降低肠道通透性和提高血浆内毒素水平,增加脂
        p65 的磷酸化,有效抑制白细胞介素 6(IL-6)/STAT3/                  多糖释放入血 。小檗碱可调节脂多糖诱导的Toll样受
                                                                       [38]
        NF-κB 的活化,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阻断 IL-6/                    体 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增加肝
                                              [24]
        STAT3/NF-κB 信号通路,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同时,可                    脏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表达来减轻胰岛素
                                                                [38]
        促进短链脂肪酸合成,增强 IL-10 的表达,激活 Treg 细                   抵抗 。小檗碱还可增加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的磷脂
                              [25]
        胞,从而改善结肠炎症状 。研究还发现,小檗碱可缓                           酰肌醇 3 激酶(PI3K)、葡萄糖转运体 2(GLUT2)等蛋白
        解结肠炎症状,保护机体,并通过抑制肠道干细胞标志                           的表达,从而促进葡萄糖的代谢 。
                                                                                      [39]
        物和紧密连接蛋白的破坏,使咬合蛋白的表达水平上                            3.2.2  治疗高脂血症        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结构与肥胖
        调,达到维持肠黏膜机械屏障的稳态、修复肠道完整性                           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 。临床研究表明,黄连解毒
                                                                                 [40]
        的目的,在维持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系统方面具有显著作                           汤可以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影响其胆固醇代
        用 [25-26] 。                                        谢,使患者各项指标都趋向正常,该作用机制可能是通
        3.2  基于肠-脑轴等相关途径的疾病治疗                              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调整有益菌和致病菌比例,从而
                                                                        [41]
        3.2.1  治疗 2 型糖尿病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                达到机体平衡 。宋梦微 研究发现,黄连解毒汤可增
                                                                                  [42]
                                         [27]
        症”的范畴,中药治疗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糖尿病患                           加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促进
        者中,多数为2型糖尿病,其病理机制存在“痰”“瘀”“热”                       小鼠脂质代谢,降低其血脂水平。研究显示,中药复方
                  [28]
       “气”的特点 。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 2 型糖尿病,可调                         制剂泻心汤(含大黄、黄芩、黄连等成分)具有降血脂、降
        节肠道菌群、提高胰岛素水平,从而降低患者的血糖水                           血糖的作用,可增强肠道菌群中关键合成酶如乙酸激
          [29]
        平 。此外,还有许多黄连配伍的复方,如芪箭合剂(由                          酶、乙酸辅酶A转移酶和丁酸激酶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和
        黄芪、黄连等组成),可调节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                          活性,提高短链脂肪酸的合成,并可通过激活过氧化物
        通过肿瘤抑制蛋白 P53 基因(TP53)、苏氨酸蛋白激酶 1                    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y 辅激活因子 1α/解偶联蛋白 2 信
       (AKT1)和过氧化物增殖剂活化受体α(PPARA)蛋白发                       号通路,显著降低肥胖模型大鼠体内三磷酸腺苷(ATP)、
        挥作用,改变肠道菌群结构,有效调节血糖水平,从而治                          二磷酸腺苷(ADP)和一磷酸腺苷(AMP)的水平,并通过
        疗2型糖尿病 。                                           增加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基因的表达,阻断肥
                   [30]
            目前认为,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 2 型糖                       胖模型大鼠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靶点,从而显著改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  ·111 ·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