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中国药房》2020年第24期
P. 125

[ 9 ]  管伦兴,储益平.云南丽江山慈菇品种考证及有效成分秋                   [32]  夏文斌,薛震,李帅,等.杜鹃兰化学成分及肿瘤细胞毒活
             水仙碱含量的研究[J].中药与临床,2015,6(3):1-3.                   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3):1827-1830.
        [10]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15                [33]  朱毅.杜鹃兰的化学成分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2.                            学,2014.
        [1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物志:第                     [34]  申勇.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化学成分及抗肿瘤
             1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65.                          活性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7.
        [1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第7卷[M].北                  [35]  林松,高欢,张帅,等.杜鹃兰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活性研
             京:科学出版社,1997:823-824.                              究[J].中草药,2016,47(21):3779-3786.
        [13]  云南省卫生局.云南省药品标准[S].昆明:云南科技出版                  [36]  何红平,刘复初.秋水仙碱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1998,
             社,1974:36-68.                                      29(10):712-714.
        [14]  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卷十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                  [37]  MUKHOPADHYAY MJ,MUKHOPADHYAY S. A bio-
             1959:1105-1125.                                    technological approach for enhancement of colchicine ac-
        [15]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物志:第                          cumulation in Iphigenia indica kunth[J]. J Plant Biochem
             14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64.                           Biot,2008,17(2):185-188.
        [16]  缪希雍,郑金生.神农本草经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                  [38]  袁理春,徐中志,赵琪,等.丽江山慈姑秋水仙碱HPLC测
             社,2002:47-60.                                      定[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1):120-122.
        [17]  陈嘉谟.本草蒙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39]  尹艺林,郭雷.光慈姑主要成分分析测定[J].中国林副特
             60-90.                                             产,2009,13(3):32-35.
        [18]  张介宾.景岳全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0]  杨小花.光慈姑多糖的提取纯化、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
             653-680.                                           活性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6.
        [19]  王国强.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41]  余晓雪,苏畅,周龙飞,等.老鸦瓣叶中黄酮成分的提取及
             社,2014:543-560.
                                                                初步鉴定[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9,38(3):5-8、12.
        [2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 8
                                                           [42]  李雪莲,李智,黄芊,等.山慈菇介导VEGF-A血管生成抑
             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228-7229.
                                                                制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师杂
        [21]  蔡光先.湖南药物志:第 1 卷[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
                                                                志,2019,21(11):1658-1662.
             版社,2004:30-49.
                                                           [43]  徐小娟,周志涵,毛宇,等.山慈菇多糖对 H22 肝癌小鼠
        [2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
                                                                IL-2 及 p53 蛋白表达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
             技术出版社,2006:1203-1547.
                                                                37(18):6-10.
        [23]  陈藏器.本草拾遗[M].尚志钧,辑校.芜湖:皖南医学院科
                                                           [44]  刘颖,马丽杰,董欣敏,等.山慈菇正丁醇提取物对
             研科,1983:10-39.
                                                                NR8383 细胞分泌的 IL-1β和 TNF-α水平的影响[J].科学
        [24]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技术与工程,2019,19(24):93-97.
             781-798.
                                                           [45]  Fujisawa Pharmaceutical Co.,Ltd. Antihypertensive cre-
        [25]  兰茂.滇南本草:第 3 卷[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mastosine Ⅰ and Ⅱ isolation:JP,57035518[P]. 1982-
             2013:69-98.
                                                                02-26.
        [26]  萧步丹.岭南采药录[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
                                                           [46]  唐荣平,苏汉林.丽江山慈菇的濒危机制和保护对策探
             40-59.
                                                                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9,28(3):19-20.
        [27]  河南省卫生厅药品检验所.河南中药手册:第1册[M].郑
                                                           [47]  LI EK. Gout:a review of its aetiology and treatment[J].
             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59:71-86.
                                                                Hong Kong Med J,2004,10(4):261-270.
        [28]  卫生部药政管理局.中药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48]  肖玉燕,翁金月,樊建霜.土贝母与丽江山慈姑的鉴别[J].
             社,1959:9-38.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2):194-195.
        [29]  XUE Z,LI S,WANG SJ,et al. Mono ,bi ,and triphen-
                                         -
                                             -
                                                           [49]  丁云岗,黄育新.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安全性评
             anthrenes from the tubers of Cremastra appendicula-
                                                                价[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085-1086.
             ta[J]. J Nat Prod,2006,69(6):907-913.
                                                           [50]  袁理春,陈保生,吕丽芬,等.丽江山慈菇栽培技术研究初
        [30]  李小平.杜鹃兰化学成分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
                                                                报[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6):98-99.
             2016.
                                                                        (收稿日期:2020-08-06   修回日期:2020-11-17)
        [31]  刘新桥,李小平,原文珂,等.杜鹃兰的化学成分研究[J].
                                                                                                (编辑:罗    瑞)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3):41-44.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24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24  ·3059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