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中国药房》2020年第24期
P. 11
遍认知相悖,这类案件的持续发酵对法律体系造成了一 更有助于把握研究脉络,并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奠定
定的冲击,在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学术界的 基础。
讨论热潮。主要研究范式为从案件出发,反思我国药品
犯罪侵害的法益,刑事法律体系不完善导致的过罪化与
保护不足并存的矛盾,类似“陆勇案”等案件的出罪路径
中法定不起诉与酌定不起诉之争,以及刑法本身的价值
研究,甚至情与法的冲突等。该类研究是基于假药、抽
象危险犯和行政犯等核心概念结合社会热点所衍生出
来的一个分支,很好地回应了社会热点事件,推动了立
法进程,且同时兼具理论价值,形成了时代背景下的一
[15]
大学术热点。典型的学术研究包括:李文涛 以“倪海
清案”为例,梳理了对生产、销售假药罪相关问题的认 年份
图5 关键词时区分布图
识,着重强调对假药应当进行更加准确地判断和认定,
Fig 5 Keywords time zone distribution map
并由此对完善生产、销售假药罪的适用提出建议;张明
[16]
楷 以“陆勇案”等为例,指出了司法实践中将行政违法 我国危害药品安全犯罪研究的变迁历程深受不同
行为认定为刑事犯罪的错误做法,并从理念指引、实质 阶段刑事政策、刑事立法模式与立法动态、行政监管理
解释和独立判断等3个方面提出了避免将行政违法行为 念与监管模式、行政立法动态、突发重大药害案件等因
[17]
认定为刑事犯罪的路径;劳东燕等 从法理的角度出 素的影响。总体而言,刑事层面与行政层面的沿革是危
发,从是否属于假药、是否达到定量要求、是否存在期待 害药品安全犯罪研究历程变迁所遵循的根本内在逻辑,
可能性等6个方面进行论述,充分阐释了“陆勇案”的出 而突发性的重大药害案件则是影响研究热点形成最重
罪理由;程龙 虽不赞成对陆勇进行刑事处罚,同时亦 要的外部因素。为便于清晰地展示其演进历程,本研究
[18]
指出在现行犯罪论体系对此案非罪化处理欠妥,并逐一 将刑事与行政重要立法动态和重大案件绘制于时间轴
[17]
针对劳东燕等 学者梳理的6项出罪理由进行分析和辩 上,结果见图 6(图中,“两高”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
驳,最终得出应从公诉裁量出发,从程序性的角度寻找 人民检查院),并对各阶段研究变迁历程的特点、时代背
解决办法,以酌定不起诉的方式免除刑罚。 景、内在逻辑和外部因素进行具体剖析。
2.5 我国危害药品安全犯罪研究热点变迁 “甲氨蝶呤案” “山西疫苗案” “毒胶囊案”“山东疫苗案”
“欣弗案”
为直观地分析我国危害药品安全犯罪研究热点变 “晋江假药案” “齐二药案” “糖脂宁案” “倪海清案” “陆勇案” “长春长生疫苗案”
迁,本研究利用CiteSpace 5.6.R4软件对危害药品安全犯 年份
1984 1985 1989 1993 1997 2001 2002 2006 2007 2009 2010 2011 2012 2014 2016 2017 2018 2019
罪研究的关键词进行了时区分析,详见图 5。由图 5 可
《药品管理 “ 两 高 ”颁 布 《药品管理 全 国 人 《刑法》《药品管理 《药品管理 “两高”出台 《刑法修正案 “两高”颁 《中 医 药 《药品管理
见,在研究探索期,研究成果中所出现的关键词数量匮 法》审议通 《关于当前办 法 实 施 办 大 常 委 修订 法》修订 法 实 施 条 《关于办理生 (八)》通过 布《关 于 法》施行 法》修订
办理危害
例》施行
会 通 过
理 经 济 犯 罪
过
法》施行
产 、销 售 假
案 件 中 具 体
刑事案件
案 件 具 体 应
应 用 法 律 的 《关于惩 “ 两 高 ”出 台 药、劣药刑事 药品安全 《疫苗管理
治生产、
《关于办理生
乏,且类型较为单一,集中于刑事领域的定罪量刑等基 若 干 问 题 销 售 伪 产、销售伪劣 用 法 律 若 干 若干问题 法》施行
解答》
问题的解释》
的解释》
劣 商 品
商 品 刑 事 案
“两高”联合司 犯 罪 的 件 具 体 应 用
决定》
法部、公安部发 法 律 若 干 问
题的解释》
本问题;在研究转型期,关键词数量呈现出小幅的增长, 布《关于抓紧从
严打击制造、贩
卖假药、毒品和
有 毒 食 品 等 严
其类型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丰富,“药品监督管理”“《药 重 危 害 人 民 生
命 健 康 的 犯 罪
活动的通知》
品管理法》”“案件移交”等关键词的出现表明行政监管 图6 1985-2019年危害药品安全犯罪相关立法动态与
与行刑衔接问题开始成为危害药品安全犯罪研究的主 重大案件时间轴
流方向之一;在研究蓬勃期,关键词数量急剧增长,呈爆 Fig 6 Legislative developments and major case time-
发状态,其类型也极为丰富,“程序与实体”“入罪标准” line of crimes against drug safety from 1985 to
“刑法价值”“法益保护”等问题均被纳入研究视野,且该 2019
阶段与前两阶段的关键词存在密切的共现关系,在发展 3.1 以刑为主、单一被动回应的探索型研究期(1985-
上具有紧密的关联性。 1996年)
3 危害药品安全犯罪研究的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尚处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动
任何领域的研究成果都不是凭空产生和一蹴而就 荡中,整个社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由行业
的,其既是时代的产物,也干预着时代的发展。危害药 自律向外部监督、由传统管控向现代监管逐步过渡的探
品安全犯罪作为相对新兴的法律问题和犯罪现象更是 索期,我国医药行业规模逐渐壮大,药品经济活动日益
与社会的变革与进步相生相伴。在展现危害药品安全 剧增。
犯罪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研究变迁过程中的 这一阶段,在刑事政策层面,“严打”政策在事实上
历史背景与影响因素,摸清研究所遵循的内在逻辑,将 取代了1979年《刑法》所确立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24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24 ·2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