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2020年20期
P. 53
以化合物51为例,在正离子模式下其准分子离子为
m/z 203.033 7[M+H] ,推测可能的分子式为 C11H6O4。二
+
级质谱结果显示,分子离子峰丢失 1 分子 CO 得到碎片
+
m/z 353.087 6 离子 m/z 175.039 0[M-CO+H] ,丢失 2 分子 CO、3 分子
CO 分别得到碎片离子 m/z 147.043 8[M-2CO+H] 、m/z
+
-C7H10O5 -C9H6O3
+
119.085 6[M-3CO+H] ,丢失 1 分子 CO2得到碎片离子
+
m/z 159.044 0[M-CO2+H] ,丢失1分子CO2和1分子CO
得到碎片离子 m/z 131.048 4[M-CO2-CO+H] 。根据
+
[12]
m/z 179.034 8 m/z 191.056 0 该裂解规律并参考化合物成分数据库及相关文献 ,推
测化合物51为花椒毒酚(其裂解途径图略)。
在香豆素类成分的二级裂解碎片中发现,其母核上
的内酯位置有相似的中性基因丢失,主要为丢失 CO 或
CO2至氧失尽;同时,母核苯环上的取代基,烷基先丢失,
m/z 135.045 0
m/z 173.045 2 有甲氧基取代时易丢失甲基产生碎片,有较大基团时易
图6 隐绿原酸的裂解途径 发生氢重排而产生中性基因丢失。
Fig 6 Fragment pathways of cryptochlorogenic acid 2.5.5 其他 (1)酯类成分。本研究共鉴别出 4 种酯类
尼酸类化合物相似的裂解途径,碎片离子m/z 191或m/z 成分,分别为化合物20、44、50、59,丁公藤、枳壳、陈皮为
173 表明存在奎尼酸基团,碎片离子 m/z 179 或 m/z 135 上述成分的主要来源药材。(2)氨基酸类成分。本研究
表明存在咖啡酸基团,提示内部取代基位置的不同可能 共鉴别出 4 种氨基酸类成分,分别为化合物 1~3、7,枳
是区别的关键点。根据该裂解规律,经与对照品比对后 壳为上述成分的主要来源药材。(3)其他类化合物。本
推测化合物 36、33、43 分别为异绿原酸 A、B、C(其裂解 研究共鉴别出 15 种其他类化合物,包括 4 种挥发油类
途径图略)。 (化合物 10、18~19、26),2 种萜类(化合物 47、49),2 种
2.5.4 香豆素类 本研究共鉴别出 7 种香豆素类化合 酰胺类(化合物41~42),1种酚类(化合物46),6种不确
物,其结构简单,取代基均在苯环上,属于简单香豆素类 定分类的成分(化合物9、17、22、27、32、55),桂枝、枳壳、
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 21、23、28~29、48、51、58,丁公 丁公藤、陈皮、麻黄为上述成分的主要来源药材(裂解途
藤、枳壳为上述成分的主要来源药材。其中,化合物 21 径略)。
秦皮乙素和5,7-二羟基香豆素互为同分异构体,秦皮乙 3 讨论
素来源于丁公藤,5,7-二羟基香豆素来源于枳壳。
本研究前期分别考察了 60%甲醇、70%甲醇、80%
以化合物 29 为例,在正离子模式下准分子离子为
甲醇、无水甲醇等不同溶剂的溶解效果。结果发现,以
m/z 193.049 5[M+H] ,推测可能的分子式为 C10H8O4。二
+
80%甲醇为溶剂时,仪器响应较高,图谱基线较为平稳,
级质谱结果显示,苯环上的甲氧基丢失甲基后形成碎片
得到峰数较多,故选择 80%甲醇为溶剂。同时,又考察
+
离子m/z 178.025 8[M-CH3+H] ,内酯位置处失去CO形
了水-甲醇、0.1%甲酸水溶液-甲醇和 0.1%甲酸水溶液-
成 m/z 165.054 5[M - CO + H] 碎 片 ,碎 片 离 子 m/z
+
乙腈等不同流动相系统。结果发现,流动相中加入少量
+
133.028 2[M-CO-CH3OH+H] 推断由 m/z 193.049 5
的酸,能有效改善峰形,提高分离度,且甲醇、乙腈均未
[M+H] 内酯环上丢失 CO,苯环上甲氧基上丢失 CH3并
+
影响色谱峰峰形,故选择 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
脱去邻位的 OH 形成的特征碎片。根据该裂解规律,经
相进行梯度洗脱。
与对照品比对后确定化合物29为东莨菪内酯,其可能的
UPLC-Q-Exactive-MS 技术能通过正负离子切换和
裂解途径见图7。
全扫描模式进行测定,根据精确质量进行定性研究,再
根据二级质谱数据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为更好地检
[31]
测与解析样品成分和低丰度的化合物,鉴别更多的分子
m/z 178.025 8 离子峰,本研究采用正、负离子模式进行监测,该方法不
仅可系统、全面地对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中的主要活性
m/z 193.049 5
成分进行快速识别,还可对有效成分化学谱进行探索,
m/z 165.054 5 m/z 133.028 2 为其药效物质、质量控制及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图7 东莨菪内酯的裂解途径 本研究共鉴别出 59 种化合物,包括 12 种黄酮类、8
Fig 7 Fragment pathways of scopoletin 种生物碱、9种有机酸类、7种香豆素类、4种酯类、4种氨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20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20 ·24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