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2020年17期
P. 33

重视度尚有欠缺,致使资源投入有限,这也是制约企业                                (2017-10-08)[2020-04-05].http://www.gov.cn/zhengce/
        相关工作进一步开展的重要因素。建议中型企业继续                                 2017-10/08/content_5230105.htm.
        提升主体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应提升药物警                           [ 2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品上
        戒体系的有效性与适用性,如优化组织结构、加强专业                                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不良反应事宜的公告(2018年第
                                                                66号)[EB/OL].(2018-09-30)[2020-04-05].http://www.
        人员配备、提升制度可操作性、加强信息化建设等,使药
                                                                cdr-adr.org.cn/xwdt/201810/t20181010_22596.html.
        物警戒体系足以支持日常工作并能满足未来需求;另一
                                                           [ 3 ]  王丹,董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不良反应制度
        方面应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拓展报告收集途径、完善监
                                                                探讨[J].中国药物警戒,2018,15(11):648-651.
        测与报告流程、努力提升企业收集药品安全性信息的广
                                                           [ 4 ]  任经天,郑文科,张俊华,等.生产企业在药品上市后风险
        度与深度,结合品种特点推进主动监测,为后续开展药
                                                                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药物警戒,2014,11(2):
        品风险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88-93.
        4.3  建议小型企业切实提高重视程度,重点改善药物警                        [ 5 ]  彭丽丽,范燕,李馨龄.浅议生产企业如何履行药品上市
        戒体系及具体工作的合规性                                            后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J].中国药物警戒,2016,13
            当前小型企业的药物警戒体系、药品安全性监测与                              (3):159-161.
        法律法规要求尚有差距,作为药物警戒后半程工作的风                           [ 6 ]  张琪,颜建周,马旭锋,等.美国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法律制
        险管理更是薄弱,这可能使其在药物警戒制度正式实施                                度实施的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药房,2019,30
        后受到较大冲击;同时小型企业中不乏以创新药或高风                                (15):2017-2022.
        险品种为主打产品者,这些企业作为监管部门重点关注                           [ 7 ]  田克仁,高菁,缪健,等.我省药品生产企业药品不良反应
        的对象,其药物警戒工作必须加快取得实效。因此,建                                监测和工作体系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4,11(5):
        议小型企业从理解药物警戒理念入手,切实提高重视程                                285-287、290.
                                                           [ 8 ]  张雪梅,郭佳栋,冯变玲,等.药品生产企业药品不良反应
        度,加大资源投入,并在当前阶段重点关注药物警戒体
                                                                工作的调查研究[J].医药导报,2016,35(8):902-905.
        系完善及具体工作的合规性建设,使药物警戒工作能跟
                                                           [ 9 ]  陈新,温宝书.《药品管理法》中药物警戒制度实施的思
        上政策法规的要求和趋势,同时建议具有创新药或高风
                                                                考[J].中国药事,2019,33(11):1217-1221.
        险品种的小型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计划药物警戒发
                                                           [10]  奚晓云,李国芬.美国、欧盟和日本药物警戒法规体系简
        展进度。
                                                                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9(10):587-591.
        5 结语                                               [11]  王涛,王丹,董铎,等.美国药物警戒体系浅析及对我国的
            本研究抽样调查了江苏省不同规模药品生产企业                               启示[J].医药导报,2017,36(4):361-365.
        的药物警戒工作,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不同规模                           [12]  田峰,谢雁鸣.欧盟人用医药产品药物警戒体系译介[J].
        企业在药物警戒工作中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结                                 中成药,2010,32(12):2154-2157.
        果显示,与中小型企业相比,大型企业的药物警戒体系                           [13]  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
        较为完善,在药品安全性监测、药品风险管理等方面也                                (2017)》的通知[EB/OL].(2017-12-28)[2020-04-12].
        普遍优于中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对药物警戒工作主体                                 http://www.stats.gov.cn/tjgz/tzgb/201801/t20180103_156-
        责任意识不足,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可能存在一                                9254.html.
        定的欠缺。小型企业在药物警戒体系等具体工作方面                            [14]  彭丽丽,范燕,李馨龄.浅议生产企业如何履行药品上市
                                                                后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J].中国药物警戒,2016,13
        仍然有较大欠缺,药物警戒工作合规性方面仍然存在较
                                                                (3):159-161.
        大的改进空间。
                                                           [15]  彭丽丽,范燕,刘巍,等.探讨药品生产企业如何建立药物
            由于本次调研由各市监测中心采取方便抽样的原
                                                                警戒体系[J].中国药物警戒,2017,14(11):666-670.
        则抽样,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调研误差。此外,由于我国
                                                           [16]  杨悦.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不良反应制度实施
        药物警戒概念刚刚兴起,因此本次问卷仅对药物警戒的
                                                                问题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9,16(11):649-653、665.
        主要关键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未涉及药物警戒全部工                            [17]  赵霞,冷美玲,王朋,等.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从医疗机构收
        作。这都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                                        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药
        参考文献                                                    物警戒,2018,15(11):652-657.
        [ 1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                                (收稿日期:2020-05-11   修回日期:2020-07-05)
             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EB/OL].                                                         (编辑:刘明伟)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7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7  ·2075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